一、科技计划管理
市科技部门通过对科技计划的管理,综合平衡全市科技项目的实施,确定科技资源分配比例,争取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在技术、资金及政策的支持。1993—2003年,中山市实施国家和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推广项目9项;实施推广的企业有中山市顺华塑料机械总公司、中山南方钛金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005年,全市实施国家级“863”计划3项、国家级火炬计划40项、省级火炬计划18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1项、省级星火计划29项、国家级新产品计划65项、省级新产品计划268项、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9项、省级16项。为管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建立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度,发挥镇(区)科技办的作用,共同构建全市的计划管理网络。2005年,全市有62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科技经费支持共1529万元。有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得到科技部无偿资助和配套经费296万元。中山市今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计算机多用户系统负载测试软件”和中山市黄圃镇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粤式传统肉制品现代加工技术”2个项目在“2005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竞标中中标,共获经费支持220万元。中山火炬区临海工业园基础工程建设项目获得科技部290万元的贷款贴息。全市还有22项新产品被列入2005年度国家、省重点新产品计划,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0项;6个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另有1个项目列入2005年国家科技兴贸计划。全市共受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447项,其中工农业197项,医疗卫生250项。经市政府批准,下达两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共205项,安排科技经费1525万元。
二、科技成果管理
1985年,国家科委和省市科委制定一系列科技成果鉴定、成果奖励、成果推广等政策和办法,当年市级科技成果鉴定18项。1995年,国家科委颁布新的鉴定办法,使科技成果管理更加严密、科学、公平、公正。当年市级科技成果鉴定24项。2000年,鉴定省级成果7项、市级成果125项,省级成果登记17项;2005年,鉴定省级成果6项、市级成果90项,省级成果登记19项。1980—2005年,全市实施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分别是123项和843项,省、市级科技成果登记分别是407项和233项。
1978—2004年中山县、市获国家科技奖项目表
年度 |
奖励名称 |
等级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或完成人 |
1978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
连续煮红糖澄清技术的研究 |
中山县海洲糖厂 |
|
加快压榨机线速提高制糖能力 |
中山县东风糖厂 |
|
气压输送技术 |
中山县石岐港务局 |
|
鼻咽癌防治研究 |
中山肿瘤防治队 |
1991 |
技术发明奖 |
4 |
高压互感器的电陶瓷线圈框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1993 |
科技进步奖 |
3 |
真丝砂洗绸系列产品 |
中山丝织印染总厂 |
1996 |
科技进步奖 |
2 |
精密轴承钢球生产线 |
机械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中山市轴承总厂 |
2004 |
技术发明奖 |
2 |
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及其应用 |
孙逢春、张承宁、王建群、杜炬、孙立清、宋强 |
技术进步奖 |
2 |
瘦肉型猪营养需要与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技术研究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广东新粮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泰山饲料厂
桂林市漓源粮油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金银卡饲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 |
1980—2005年中山县、市获广东省科技奖项目表
年度 |
奖励名称 |
等级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1980 |
科技成果奖 |
4 |
高频高压硅堆(ZDGL型) |
中山县无线电二厂 |
4 |
25吨/日片糖机械成型机 |
中山县海州糖厂等(外协) |
4 |
25升—250Kgf/cm2胶囊式蓄能器 |
中山糖厂等(外协) |
4 |
蔗糖醣化蛋白的饲料中间试验及产品饲养效果 |
中山糖厂等(外协) |
1982 |
4 |
YWC—150型液压水陆两用挖泥船 |
佛山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
中山县疏浚公司
中山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顺德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
4 |
YQ—GJ—1型轻革折裂仪 |
轻工业部皮革研究所
中山县量具刃具厂 |
1983 |
3 |
QRZ—100气动可燃气体热值指数仪、QJF—100气体减压阀 |
华东工学院
中山县调节阀厂
山东齐鲁石化总公司第一化肥厂 |
4 |
中山太阳能游泳池 |
广东省体育科研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山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
4 |
萨利麝香 |
中山县石岐化工厂
北京大学化学系 |
1984 |
4 |
榨蔗期糖浆磷酸上浮法 |
广东省中山糖厂
广州南中塑料厂 |
4 |
LMK1—0.5型、LQG—0.5型、HL—23型电流互感器 |
中山县和泰机电厂 |
1984 |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奖 |
2 |
彩色玻璃马赛克 |
中山市石岐玻璃厂
江门市玻璃厂 |
2 |
水稻氮素调控施肥法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厅生产处
番禺县农业局
中山县农业局
番禺县科委
广州市郊区农业局 |
3 |
卫生气雾剂“灭害灵” |
中山市石岐农药厂 |
3 |
上浮法处理造纸白水 |
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
中山糖厂
广州市糖纸公司 |
3 |
PW82—1型程控数序绕线机 |
中山市电子厂 |
1986 |
科技进步奖 |
2 |
威力牌XPB20—S双桶洗衣机 |
中山洗衣机厂 |
3 |
荔枝爻纹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 |
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市林业局
东莞市果树研究所
东莞市黄旗林场 |
3 |
500m3开体泥驳 |
广东省粤中船厂 |
3 |
W型9.5系列箱式冷却器 |
中山市利航船舶机械厂 |
1987 |
科技进步奖 |
3 |
国家标准《2CL61—68型玻封高压硅堆详细规范》 |
广东省中山市无线电二厂
电子部第四研究所
电子部第五研究所 |
1988 |
3 |
无霜电冰箱用风扇电动机 |
中山市小榄镇华联电器厂 |
3 |
玻璃装饰工艺镜 |
中山玻璃工艺厂 |
3 |
3—35KV电流电压互感器计量箱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1989 |
3 |
新型甜味剂—甜蜜素 |
中山市食品添加剂厂 |
3 |
BA—2型印花台〈地〉板胶 |
中山市南下制漆厂
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
3 |
威利发面包生产技术 |
中山市面包食品公司 |
3 |
轻便型水流式气体热量计 |
中山市调节阀厂 |
1990 |
3 |
《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 |
《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
3 |
花粉乳酸豆奶(饮必美) |
中山糖厂
广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
3 |
仕春纱系列涤棉漂白布 |
中山丝织印染厂 |
3 |
塑料彩虹灯 |
中山市恒辉电器厂 |
3 |
十字匙门锁 |
中山市小榄镇铜铝制品厂 |
星火奖 |
2 |
中山市星火计划的管理 |
中山市科委
中山市乡镇企业管理局 |
1991 |
科技进步奖 |
3 |
中小功率中波广播发射机低前级固态化电路设备及其推广应用 |
潮州市广播转播台
中山市广播转播台
澄海县广播转播台
广播电视厅技术中心地方台管理处 |
3 |
气雾罐(含喷嘴) |
中山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3 |
洗衣机装配生产线改造 |
中山威力洗衣机厂 |
3 |
仕春呢系列仿毛丝绸 |
中山丝织印染总厂 |
3 |
“植发18”植物营养液的研制及应用 |
中山市莲华生化制品厂
华东化工学院
中山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
自然科学奖 |
2 |
椭圆形Monge-Ampeve方程解的正则性 |
中山大学孙文学院(廖亮源) |
1992 |
科技进步奖 |
1 |
真丝砂洗绸系列产品 |
中山丝织印染总厂 |
3 |
MSY—1030电脑速印机及系列产品 |
中山四通通用机电有限公司 |
3 |
110KV工频电压比例标准自校系统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星火奖 |
2 |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工厂化生产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中山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3 |
泰山牌全价配合饲料 |
中山市粮食局饲料厂 |
1993 |
科技进步奖 |
3 |
3MG4625高精度钢球磨床 |
中山市轴承总厂
机电部机械第十设计研究院 |
3 |
舒尔柔高级衬衫面料 |
中山丝织印染总厂 |
3 |
鼻咽癌早诊研究——EB病毒血清学与光纤镜检查的前瞻性观察 |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市肿瘤研究所
湛江医学院肿瘤研究室
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病理研究室
四会肿瘤研究所 |
1994 |
3 |
TKC—12型太空飞车 |
中山市金马游乐设备实业公司 |
3 |
中山市中顺大围东河水闸集中程控系统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山市中顺大围管理处 |
3 |
低铬钝化镀锡板的研制与生产 |
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 |
3 |
梦春呢系列纺毛织物 |
中山市仕春纺织实业公司 |
3 |
CFXB系列微电脑饭煲 |
中山川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3 |
改造引进格法生产线,开发薄玻璃新产品 |
中山市冠华薄玻璃有限公司 |
1995 |
2 |
3—35KV高动热稳定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3 |
精密轴承钢球生产线 |
中山市轴承总厂
机械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
3 |
中小型密封低噪音电机轴承 |
中山市轴承总厂 |
3 |
DN150mm钢管全自动热浸镀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 |
中山市钢管工业集团公司 |
3 |
KNQ45C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程控器 |
中山威力洗衣机有限公司 |
1995 |
科技进步奖 |
3 |
轿车、摩托车用VS420新型聚酯、三聚氰胺树脂高级面漆 |
中山大桥化工有限公司 |
3 |
仕春绒(涤纶仿真丝绸) |
中山市仕春纺织实业公司 |
3 |
理科虫草王口服液 |
中山市理科虫草制品有限公司 |
1996 |
2 |
微起绒真丝绸(麂皮型) |
中山市仕春纺织实业公司 |
1997 |
3 |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法) |
中山市中山生物工程公司 |
1998 |
3 |
三相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3 |
中山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
中山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心 |
3 |
馥丽纱衬衫面料 |
中山市仕春纺织实业公司 |
3 |
SWING WIRLⅡDV631电容式涡街流量计 |
中山市调节阀厂 |
3 |
名优荔枝丰产隐产综合技术的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东莞市横沥镇农办
中山市水果办
东莞市水果发展总公司 |
3 |
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的确立 |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四会市肿瘤研究所
中山市肿瘤研究所 |
1999 |
2 |
年产100吨增效醚 |
中山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 |
家用燃气无线遥控、蒸汽系列快速热水器 |
中山市爱利特燃气具有限公司 |
3 |
中山城市景观规划研究与信息系统开发 |
中山市园林管理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
3 |
中山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 |
中山市规划局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
3 |
DVD视盘影碟机 |
广东帝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3 |
110—220KV户外干式防爆防污高精度、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 |
中山市和泰机电厂 |
1999 |
科技进步奖 |
3 |
K—300型薄绝缘干式变压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 |
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3 |
进口五十铃柴油发动机曲轴国产化研究 |
中山市公共汽车公司 |
3 |
威力牌KF—25GW/E分体挂壁穿墙式房间空调器 |
中山威力集团公司威力空调器厂 |
3 |
乐百氏健肠型AD钙奶饮料 |
广东今日集团有限公司 |
3 |
GVES—2100型视觉电生理检查诊断系统 |
中山市盖尔医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3 |
第三代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免测定试剂盒 |
中山市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00 |
3 |
年产150吨氯菊酯的合成与应用 |
中山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3 |
25Ah方型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 |
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 |
2001 |
3 |
白石种猪及配套系选育推广应用 |
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公司白石猪场 |
3 |
TFS(无锡钢板)的研制 |
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 |
3 |
年产60吨右旋反式菊酸的合成与应用 |
中山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02 |
2 |
软包装袋自动装嘴封口机 |
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3 |
钢球传动式燃气灶具安全阀 |
中山市长青气具阀门有限公司 |
3 |
JDQX—110W2型户外式六氟化硫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中山市泰峰电气有限公司 |
3 |
FDK1500型数控玻璃雕刻机 |
中山市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
3 |
DK315型CNC玻璃刻花机 |
中山市迪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3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法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 |
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03 |
科技进步奖 |
3 |
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 |
中山市东溢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3 |
FYKDI公安出入境智能管理系统 |
中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 |
3 |
快速电池充电器 |
中山市发思特电源有限公司 |
3 |
SDFM型高速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 |
中山市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3 |
年产300吨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的合成与应用 |
中山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3 |
幕墙钢索有限分析计算软件系统(FACSS) |
中山市盛兴幕墙有限公司 |
2004 |
1 |
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
中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众邦慧智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科技大学
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市东凤医院 |
3 |
悬索桥复合式隧道锚碇施工技术 |
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
3 |
建立DNA数据库及其应用的研究 |
广东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山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
3 |
广东中山古镇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防治系列研究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中山市古镇医院
广东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 |
2005 |
科技进步奖 |
2 |
网络型车辆报警服务系统 |
中山市公安局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分公司 |
3 |
水产深层增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中山市农业局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3 |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智能天线阵 |
中山市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3 |
WJD-BJ-02C新型智能防伪点钞机 |
广东百佳百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三、科技人员管理
1980年起由市科技部门负责管理科技干部。1980—1985年为科技干部进行技术职称套改、晋升。1986—1994年,开展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1995年后对技术干部职称的评定、考核、晋升、培训、选拔、推荐、奖励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其间,1994年12月,市政府将科技干部工作划归市人事局管理,市科技部门工作重点转为技术培训、落实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推荐、奖励优秀科技人员,调整、充实、壮大科技人才队伍。2005年起,制定《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中山市技能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中山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修订中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等,进一步强化科技干部的制度化管理;市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项经费、专利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地方技术创新基金并提高科技奖励的奖金标准。
2005年中山市专业人才情况表
合计 |
学历情况 |
职称情况 |
研究生 |
博士 |
硕士 |
在职研究生 |
本科 |
专科 |
中专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未取得职称 |
492825 |
3361 |
153 |
2291 |
917 |
62724 |
129066 |
294313 |
7930 |
34015 |
125276 |
325604 |
注: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110.32万人(含技能人才)。专业人才指受过中专以上专业教育或取得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
四、科技情报管理
1979年底成立中山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配备专职干部,开展科技情报工作。1979—1993年,以选编文献资料交流为主,编印《中山科技》、《科技简报》、《科技参考》、《科技动态》、《科技信息》、《科技兴市》及其他专业技术资料选辑300期,近10万份,寄发至全国20个省、市、县400个单位及全市各镇、区、企业。
1994年市科委与市建委合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中山市经济科技信息中心,是国家信息中心的二级结点,即国家联合信息网中山地区的服务中心。该中心设在中山科学馆5楼。1995年该中心开通国际、国内联机检索业务,通过电脑终端与国家科委的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当年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美国DIALOG系统联机,接通中国通讯网和国际通讯网,可检索18类中英文数据库。为有效利用信息,该中心科技人员创办《中山经济》、《天天读》等内部刊物,其信息使用量进入当年全国前3名。同年3月,全国“科技兴市”信息通道会议在中山召开,并在该中心首家开通“科技兴市”信息通道,为全市开发科技信息资源,实现国内外科技信息传播和双向交流。同年10月,全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暨1995年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信息网二级代理工作会议在中山召开,该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地区服务中心。1996年6月,该中心与广东省科技情报所合建科技情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计算机检索查新系统,供全市企业和单位检索,(过去要到广州查)。1997年,加强全市科技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市科委为各镇、区科委免费配置计算机装置,并实现市科委与镇(区)科委联网。
1998年6月,在中山科学馆建立中山市金科信息网络中心,开通中山市金科信息网,为5000家海内外企事业和机关单位提供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服务;先后增建中山黄页、中山市投资指南、中国灯饰网等多个大型网站,成功为中山1999年召开的“3·18”招商会实现网上招商。业务量以每月超过20%的增值速度增长,成为中山市企业最信赖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2003年,金科信息网络中心易名为中山市今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中山市今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中山市互联网技术开发及应用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广东省1万家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
五、地震工作
1978年成立中山县地震办公室。1985年底因机构调整被撤销,由市科委兼管地震工作,全市地震测报站保留6个,进行地震群测群防、地震前兆宏观和微观异常现象分析与研究、防震抗震知识宣传工作。1990年8月,恢复市地震办公室,归市科委领导和管理。1990年成立中山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在市科委内设办公室,与市地震办公室合署办公。1994年起,实行地震电脑入网预测预报。
2000年,市防震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办公室、中山军分区、市科委、市建委等23个单位组成,当年8月建成市地下液体前兆观测站,改造遥测台,加强地震监察预测能力。更新对珠江三角洲遥测台网中山点设备,使地震信息传递更畅通、更直观、更及时。市地震办公室制定《中山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经过选址勘测,分别在城区、小榄、三乡和火炬开发区建起4个强震(烈度)观测台。建立市地震灾情速报基础资料数据库和联席会议制度。编制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修订《中山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市地震办公室按照《中山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参与工程建设立项、初步设计审查等联审,注重评价地震安全性。
六、技术市场管理
1987年5月,市科委成立中山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市科委与工商管理局、税务局等单位合作,制定鼓励发展技术经营、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动员科技人员参与搭桥引线,寻找技术合作转让单位。1990年底,审批成立国营、集体、民办的技术经营机构40个,登记技术合同50个,合同交易金额达230万元。贯彻实施《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1991年,中山市技术市场获全国首届技术市场“金桥奖”(集体)。1993年,市无线寻呼工程公司、市大松机电液一体化研究所分别获国家科委第二届技术市场金桥奖。1995年,全市各类技术经营机构152家。1998年全年技术登记合同金额5699万元,在全省排名第四。同年12月28日,广东中山技术市场在西区成立,成为中山市常设的技术交易市场,内设中山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广东中山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技术市场信息中心等机构,构筑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雏形。1999年3月19日,广东中山技术市场召开中山'99科技信息交流会,参展单位90个,提供转让、合作项目5000项,为中山企业的70项技术难题推介招标。2000年,广东中山技术市场进场单位42家,全年技术合同登记20个,技术交易额362万元;为进场单位引进孵化企业7家,为10个科研单位办理技术性收入免征营业税资格证书,协助进场单位举办各种技术发布会、展示会、推广会。2001年后,中山市的技术交易按市场经济规律规范运作。2004年1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山分中心,引导中山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全市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的技术产权转让、科技成果转化开辟渠道。2005年,中山市实施技术转移工程,培育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技术需求买方市场,技术市场办公室加强对技术合同的认定和登记,2005年技术合同登记1354宗,技术交易额4186万元,为科技开发企业减免税款209万元。
七、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民营科技企业由市科委的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管理。1994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科技工作会议,制定《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民营科技企业是全市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合法权益和正当经营受法律保护,与国营、集体企业一视同仁,可享受国家、省、市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型企业、新产品及中间试验、技术市场、技术出口和税收优惠待遇。1996年,先后建立起大洋科贸集团、中兴集团公司、嘉乐集团公司、汇丰空调集团公司、永骏集团公司等九大民科集团公司,全市民科企业103家,其中年工贸收入超亿元的有8家,年超千万元的有18家,从业科技人员1800人。1999年12月,在石岐区建立中山民营科技园(简称民科园),是中山唯一的民营高科技产业示范区。市政府成立市民营科技示范园领导小组,帮助落实促进民科园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民科园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电为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为辅的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2001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广东省民营科技示范园区,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民营科技园。2004年9月,民科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民营科技园。在园内设立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资助、支持园区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开发;园内相继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中山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数控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民科企业走出去,向外发展。2002年9月21—22日,在印度尼西亚举办中山市民营科技企业(雅加达)产品展示会,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等27家民营科技企业参加,签订购销合同11项、代理(经销)和总代理(总经销)协议32项、合作投资和技术转让协议8项,总贸易投资额达3523.7万美元。2003年11月12—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民科企业产品洽谈会,组织TCL、东洋电机、华帝等63家民营企业近300人参加,签订购销合同、代理(经销)、总代理(总经销)、合作投资和技术转让协议46项,总贸易投资额1.06亿美元。2005年5月,由1998年成立的市民科协会牵头组织全市61家民营企业250人到印度加尔各答市举办中国广东中山产品(加尔各答)展览会,签订近3000万美元的合资合作协议。至2005年,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426家,其中广东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3家。

2004年6月30日,省科技厅厅长谢明权(右)向中山民营科技园颁发“国家级重点民营科技园”牌匾。
八、专利工作
1989年11月,市科委成立中山市专利管理办公室。1993年成立中山市专利事务所,在石岐、小榄、火炬开发区、坦洲等镇(区)设立分所和代办点。贯彻《专利法》、《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1995年制定《中山市技术专利管理规定》。1998年5月成立中山市知识产权研究会。2000年制定《中山市发明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办法》。2001年8月成立中山市知识产权局,挂靠中山市科学技术局。2004年市知识产权局制定《中山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配套文件。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399件和21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各是139件和29件,分别比1989年增长77倍和59倍。全市的专利申请量连年递增,专利申请量居于全省第五位。
2005年中山市被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市,成为全省继佛山、汕头后第二批获此荣誉的城市。中山将专利执法工作的重点由市科技局进行调解转为依靠以省知识产权局名义进行立案处理,市局参与执法处理案件全过程。这种准委托的专利执法方式成为广东省的新尝试,解决过去调解案件久拖不决、难以结案、执法手段不强的问题。2005年,在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设立专利服务处,现场处理专利侵权投诉,维护灯博会的良好交易秩序。
探索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至2005年,全市有1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省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9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7家市级专利试点企业和10家市专利信息试点企业。2005年起,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培训专利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及在校大学生。
九、科技交流与合作
1981—1989年,市科协及所属团体主要在工农医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1984年,邀请美国三藩市太平洋中心长老医院史毕维博士率领鼻喉及颈外科查理士·利宝博士、眼科罗伯韦斯博士、心脏内科约翰盖利博士、妇产科威廉·沙罗门博士、放射科高级技师海伦·叶等6位专家,到中山市作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1985年邀请北京、哈尔滨、青岛、四川、广州等省市医科大专院校、著名专家、学者到中山,进行胆肝疾病的学术交流。1986—1987年,与省人民医院专家合作,在中山开展动物模拟体外循环直观手术获得成功,市人民医院于1987年成功为2例心脏病人施行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开创中山心脏禁区外科手术的先例。
1990年6月,国家科委、省科委和中山市政府在中山联合举办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港、澳、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界、工商界、金融界人士142人和国内各地代表500人参加,签订6份合同、12份协议、25份意向书,吸引外资2700万美元。1994年9月,市科委与外资企业嘉华电子集团公司嘉华电子科技研究中心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协议书,成为首例全市科技合作交流项目。1996年2月市科委设科技交流合作科,加强中山与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合作。1997年3月,市科委接待国家科委派驻美国、巴西、印尼、法国的科技参赞。当年还承接国家科委在埃及举办的中国星火成就及适用技术产品展览会和省科委在印度举办的中国实用技术与产品贸易洽谈展示会境外产品展览会的组织工作。1998年,首次编印《中山市优秀科技论文集》、《中山科技十年成果专辑》。组织中山企业参加或举办1998年粤港高新技术合作项目推介会、2000年香港—广东经贸洽谈会、尤里卡计划亚洲2000年展览会、2001年中山市新产品重庆展览会、2001年广东省新产品北京展示会等;2003—2005年,组织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和印度加尔答市举办中山产品展销洽谈会。2001年11月28日在中山体育馆举办广东(中山)科技合作暨成果交流洽谈会,展示、交流和推介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1万件科技成果,其中现场展示重点科技成果1500项,有清华大学等45家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37家科研院所、清华紫光集团等69家高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和工程研究中心等151个单位的265名科技人员参会,市内小榄、古镇、沙溪、大涌等专业镇和民营科技园及市内50家企业参与交流洽谈,与15所大学签订校企业合作项目54项,投入科技经费4.91亿元,项目完成后年增产值30亿元;达成合作意向300项,意向投资金额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