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2 【点击率】565次 | |||
2004年和2005年,在2000年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逐个单位对调查的数据逐项进行核实、分析研究和整理归档。建立经济动员潜力调查数据库。同时在全市开展军需动员、动力动员、油料动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和完善食品等生产加工单位的平战转换预案,共拟制修订预案若干份,形成种类齐全、格式规范的经济动员预案,确保平时经济潜力向战时保障能力的转化。 二、人力资源 2005年,中山市总人口140.82万人,18—35岁40.85万人。 2005年,中山组建民兵医疗救护分队和民兵海上医疗救护分队,有200人,在市直属医院设定点救护站。 2005年,全市有初级职称以上与军事相关或相近专业的科技人员1000人,主要分布在电子、机械、外文翻译、水文气象等行业。 三、经济动员 四、战备建设 中山有航道180条,总长996公里,其中干流航道11条,共301公里;机动船只3200艘;全市有各类码头26个,规模较大的有中山港、小榄港、神湾港和黄圃港,共有泊位113个。港湾和码头在战时均可转为军用,运送兵员和装备。 2005年,全市程控电话交换和容量111.5万门,移动电话用户312.9万户,小灵通用户67万户,宽带用户16.2万户,全市信息化指数为71.3。发达的通讯网络,为战时的信息传输提供有力保证。 在2003年举行民船海上动员演练的基础上,于2004年和2005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种运输工具的数量、质量、型号、载重量及所属单位,为运力动员征用做好准备。做好民船动员征用工作,重点组织调整民船运输保障大队,落实人员船只。做到人船结合、编组合理,并组织点验及明确任务。建设交通战备队伍,制定训练方案及组织训练,提高交通战备队伍的素质及执行任务的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