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
1978年5月,中共中山县委党校与县“五七”干部学校分离,科级建制。1983年12月,县委党校更名为市委党校,建制不变,设行政、教研、教务3个科。1988年1月中山升格后,党校升为正处级;2001年4月,与市干部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实行三校合一,保留办公室、政治理论教研室、经济管理教研室、科学文化教研室、图书资料室和教务科,行政科改为总务科,增设培训科、信息电教室,接收干部培训中心的综合成人中专学校。2003年7月,校址由石岐莲塘路良朋里内迁至东区博爱六路20号。同年8月,市教师进修学校(2005年10月更名市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单位性质不变,业务上接受市教育局指导,行政事务由党校统一管理,增加教育行政管理教研室和教师继续教育教研室。2005年9月,增设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公共管理教研室、科研办公室、教育科学教研室。至此,党校共有12室3科1校。
二、干部教育培训
1979—1984年,党校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举办理论研讨班,学习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1985—1998年是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起步和加速发展阶段,党校紧跟国内外形势和中山发展需求,从一般党员、干部轮训扩展到分层次培训,设处级干部理论研修班、高级知识分子学习班和农村基层组织班等,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这一时期,党校建立培训证书和培训档案制度,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逐步规范化。1999—2005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目标,推进主体班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分级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设置相应的培训目标与内容,安排三分之一时间学综合理论、三分之一时间学专业管理、三分之一时间学实操技能,确保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实现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大力推行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景模拟、案例式、体验式、论坛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1999年8月,在中山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首次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题材,以教学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情景模拟教学剧目;首次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教师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扩大市场、机构改革、工业立市等热点难点问题与学员互动、对话、研讨。2005年,在中山市选调生培训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将学员应该掌握的知识设置成理论学习、理念创新、能力提升、展示与评价等模块,并依据模块设置专题课程。
2000年起,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培训方针,即横向培训对象包括党政干部、党外人士、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非公有制组织人员,纵向培训对象包含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一般公务员、农村(社区)两委成员。1979—2005年,党校培训党员干部50213人次。
1979—2005年中共中山县、市委党校轮训培训党员干部统计表
年 度 |
理论培训 |
岗位培训 |
合 计 |
期 数 |
人 数 |
期 数 |
人 数 |
期 数 |
人 数 |
1979—1984 |
42 |
5019 |
|
|
42 |
5019 |
1985—1998 |
82 |
11915 |
33 |
2185 |
115 |
14100 |
1999—2005 |
81 |
12505 |
126 |
18589 |
207 |
31094 |
合 计 |
205 |
29439 |
159 |
20774 |
364 |
50213 |
三、学历教育
1983年5月,党校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重点轮训在各级领导班子调整中年龄在50岁以下、各方面表现都较好、但文化水平低的中青年干部,以适应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后干部专业文化素质急需提高的现实需要,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党校批准,中山县、市委党校于1985年正式启动党校正规化学历教育工作,9月开办第一个党政干部脱产中专班,学制2年。此后,市委党校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的办学原则,遵循函授教育办学规律,严格规范办学,推进学历教育健康发展。1989年10月,首次独立举办广东省委党校大专(中山)班;1994年10月,首次举办广东省委党校函授本科(中山)班;1995年首次举办广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中山)班;2000年9月,首次举办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1985—2005年,市委党校开办学历教育共培养毕业生8511人。
1987—2005年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学历教育毕业人数统计表
年 度 |
中 专 |
大 专 |
本 科 |
在职研究生 |
合 计 |
1987—1998 |
554 |
1707 |
265 |
70 |
2596 |
1999—2005 |
619 |
3294 |
1908 |
94 |
5915 |
合 计 |
1173 |
5001 |
2173 |
164 |
8511 |
四、教育科研与服务
党校科研工作贯彻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的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党校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指导。1979—2005年,党校教师发表的论文获国家级奖励37篇、省级149篇、市级154篇,出版专著5部,完成《中山市工业发展中主导产业的定位与培植问题研究》、《中山市工业产业链延伸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5个市重点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