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饲料生产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7 【点击率】587次


  中山饲料工业始于1977年中山县食品进出口公司在石岐建立的华丰饲料厂,生产玉米粉、玉米角和混合饲料,1979年,时产能力达到两吨。80年代,配合饲料推广,饲料厂数量增加,产品从混合饲料转为配合饲料。外贸、粮食、水产、畜牧、乡镇企业等部门都开办饲料厂,也有外商投资和个体联营开办。1983年7月,华丰饲料厂扩大厂房和新增机械设备,建立完整的配合饲料生产线一条,生产能力达时产配合粒料5—10吨,成为中山市首家配合饲料生产厂家。1987年6月,中山市粮食局饲料厂建成。1992年更名为中山市泰山饲料厂,引进全套国外配合饲料生产线,生产“泰山牌”猪、鸡、鸭等多种配合饲料,同年配合饲料产销量达3万吨。1988年4月,中山市饲料工业办公室成立,加强饲料工业管理和指导。到1990年,全市有中、小饲料厂17家,其中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1家、4000—10000吨的4家、2000—4000吨的12家,总计年产配合饲料12万吨。1993年,全市饲料产销量达14.9万吨,品种除大宗猪、禽料外,还生产虾料、鳗鱼料等水产配合饲料和特种动物饲料,产品合格率达90%以上。中山市泰山饲料厂获1993年全国饲料工业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1994年起,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和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饲料销售市场萎缩,饲料产量连续3年下降,1996年降至11.26万吨。各饲料厂开拓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的饲料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新改造设备。1997年,饲料产销量大幅上升,达17.98万吨。

  1997年,全市投入更新设备改造资金159.5万元,提升产品质量,4个系列30个品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统检合格率达92%以上。泰山饲料厂与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中山大学水产研究室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1998年,泰山牌Z301仔猪配合饲料、Z311特别乳猪料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推荐产品。2000年,全市有饲料、饲料添加剂厂20家,年单班生产能力(指每八小时的生产能力)达21.6万吨,全年饲料产量22.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饲料产销量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列第九。

  2002年,泰山饲料厂与省畜牧研究所共同开发的“瘦肉型肉猪营养需要研究”项目获广东省农科院科技一等奖和2003年广东省科技一等奖;2004年,“瘦肉型肉猪营养需要与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泰山牌猪配合饲料”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至2005年,中山初步建立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饲料产品有鸡、鸭、鹅、猪、水产配合饲料和猪用复合预混合饲料等6大系列80多个品种。

1987—2005年中山市饲料生产情况表

表8-2-7 单位∶万吨
年 份 单班生产能力 全年产量
1987 3.89 3.6694
1988 4.80 8.1331
1989 8.4 10.4
1990 8.7 12.01
1991 8.5 13.5575
1992 8.7 14.8218
1993 9.1 14.904
1994 8.4 13.4965
1995 8 11.6736
1996 12.5 11.2589
1997 18.6 17.9767
1998 18.6 17.7745
1999 21.6 19.1026
2000 21.6 22.0899
2001 23.6 23.91
2002 24 23.3
2003 24 22.96
2004 24 20.15
2005 24.2 23.73

上一篇: 第五节 畜禽产品流通与加工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