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3 【点击率】499次 | |||
无线寻呼是引进国外的新型电脑通信设备,用高频电磁波将用户呼叫的信息传到半径25公里范围内的相关接收机,以代码的形式显示出简要的内容,这种接收机成为“数字显示传呼机”(俗称BB机),体积只有一包香烟大小,轻巧方便,甚受欢迎。 1986年12月24日,中山开设无线寻呼台。1987年发展BB机用户1189户,随后几年发展快速。1990年,中山电信部门对无线寻呼网络进行扩容,寻呼台的发射点由原来的5处增加到9处,增加黄圃、坦洲、神湾、南朗4处,同时增开珠江联网台,1991年网络容量达4万户,年末用户达23861户。 1991年7月17日,研制开通容量为4万户、人工/自动兼容、一机多频点、叠加开放的新型无线寻呼系统,并于11月26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92年发展用户24562户,年末用户达48308户,比上一年倍增,其中城区平均为每百人14部,达到同期香港的普及水平。随后网络容量每年以新增4万户的规模发展,1994年,市邮电局主要经营181和9811两家无线寻呼台,容量达20万户。1996年是无线寻呼业务发展放号最多的一年,全年放号45630户。1997年后,移动电话迅速普及,无线寻呼的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开始缩小,1997年底邮电无线寻呼用户数为175202户。电信部门通过对信号接收不稳定的BB机进行改频换机,开办异地转移交费业务,降低重新入网的收费标准,加强欠费的追踪调查,减少客户流失,1998年末,用户总数151822户。 2000年10月,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国信寻呼整体并入联通。同年联通收购中山火炬台,完成126、128省网基站的优化工程和国网覆盖区的升级。2001年,寻呼业务萎缩,中山联通对寻呼通信网进行技术改造,完成宇龙营销系统的接入调整,完善和发展寻呼系统和营销系统。同时,推出“如意呼”和“足球信息机”新业务,收购中山第三大寻呼台——328寻呼台,使代销网点从60家增加到300家。2002年,通过兼并润讯、瑞华等寻呼台,完成中山寻呼市场的调整,全年发展用户20万户,“如意通1+1”业务被省公司在全省推广。2003年,开发“查号系统”,发展“中文秘书”业务,推广“查费直通车101901”、“联通气象站”、“如意呼”、“出入境”等新业务。由于传统寻呼市场不可遏制的衰退,导致寻呼业务收入大幅度下降。2004年7月15日,寻呼省网126台、国网198全网关网,中山联通以退网和优惠转网(以优惠方式转入联通移动通信网)方式完成在网寻呼用户的清退工作,寻呼业务全面停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