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资源
(一)陆生野生动物
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是市境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但由于植被的破坏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过去曾经存在过经济价值较高和体型较大的珍贵动物,如华南虎、苏门羚、水鹿、猕猴等现已绝迹。残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以及各种鸟类和蛇类等。市境平原地区大、中型哺乳动物较少,爬行类(蛇)、两栖类(蛙)以及鼠类(主要为板齿鼠及黄毛鼠)较多。鸟类常见的有麻雀、八哥、棕背白劳、雨燕、翠鸟、大山雀、珠颈斑鸠以及各种鹡鸽、鹎类、鹀类和鹬类等。在秋季还可见相当数量的黄胸鹀(禾花雀)南来。80年代以后,有数千只鹤类在黄圃镇牛岗山上栖息。市境横门口至外沙一带以及磨刀门大涌口一带的滩涂及红树林,基本没有哺乳动物,但却是涉禽和水鸟的世界。夏季常见的鸟类有白胸苦恶鸟、绿鹭、苍鹭、池鹭、白鹭等,冬天常见数量较大的鹬、鸻类。滩地外缘水面还可见有斑嘴鹈鹕、野鸭及白骨顶等水鸟。
根据1987年调查资料显示,中山市分布有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4个纲25个目约137种陆生野生动物。
其中哺乳纲翼手目有果蝠、大蹄蝠、普遍伏翼、彩蝠;鳞甲目有穿山甲;食肉目有黄鼬、鼬獾、小灵猫、果子狸、豹猫;啮齿目有赤腹松鼠、红白鼯鼠、红颊长吻松鼠、豪猪、小泡巨鼠、小家鼠、板齿鼠、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社鼠;偶蹄目有野猪。
鸟纲目有小;鹈形目有普通鸬鹚;鹳形目有绿鹭、池鹭、牛背鹭、白鹭、夜鹭、大白鹭、中白鹭、草鹭、大麻、苍鹭;雁形目有豆雁、绿翅鸭、斑嘴鸭;隼形目有黑耳鸢、松雀鹰、蛇雕、普通、红隼;鸡形目有鹧鸪、灰胸竹鸡、白鹇、雉鸡;鹤形目有白胸苦恶鸟、黑水鸡;鸻形目有凤头麦鸡、金眶鸻、白腰杓鹬、白腰草鹬、翻石鹬、针尾沙锥、丘鹬、黑翅长脚鹬、普通燕鸻;鸽形目有山斑鸠、珠颈斑鸠;鹃形目有四声杜鹃、大杜鹃、褐翅鸦鹃、小鸦鹃;鸮形目有领角鸮、雕鸮、斑头鸺鹠、鹰鸮;夜鹰目有普遍夜鹰;雨燕目有白腰雨燕、小白腰雨燕;佛法僧目有斑鱼狗、普遍翠鸟、白胸翡翠、栗头蜂虎、三宝鸟、戴胜;形目有蚁、大斑啄木鸟、黄嘴栗啄木鸟;雀形目有家燕、小云雀、灰鹡鸰、田鹨、树鹨、红耳鹎、白头鹎、棕背伯劳、黑枕黄鹂、丝光椋鸟、黑领椋鸟、八哥、鹩哥、红嘴蓝鹊、喜鹊、灰树鹊、大嘴乌鸦、红点颏、鹊鸲、北红尾鸲、黑喉石即鸟、蓝矾鸫、紫啸鸫、虎斑山鸫、乌灰鸫、黑脸噪鹛、画眉、红嘴相思鸟、白眶雀鹛、黄眉柳莺、大山雀、普通、红胸啄花鸟、暗绿绣眼鸟、麻雀、白腰文鸟、斑文鸟、金雀翅、黄胸鹀。
爬行纲龟鳖目有平胸龟、乌龟、三线闭壳龟、花龟;蜥蜴目有变色树蜥、大壁虎、蓝尾石龙子;蛇目有蟒蛇、过树蛇、白花锦蛇、玉斑锦蛇、三素锦蛇、渔游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中国水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绿瘦蛇、竹叶青。
两栖纲无尾目有黑眶蟾蜍、沼蛙、泽蛙、黑斑蛙、虎纹蛙、大树蛙、花姬蛙。
(二)水生野生动物
中山的水生动物以鱼类为主。在近海入海口附近索饵及产卵繁殖的常见鱼类有:棘头梅童鱼(黄皮、黄皮狮头鱼)、七鲧鲚(马鲚、凤尾)、多种蛇鲻(狗棍)、青鳞鱼、黄鲫(黄雀)、金色小沙丁鱼(横泽)、狼虾虎鱼(乃鱼)、马鲛、马友、康氏小公鱼(白春仔)、中国鲳(白鲳)、鲻鱼(蚬鲚)等。从近海溯江河回游产卵的有鲥鱼(三黎)、斑鱼(黄鱼)等。常年在江河生息繁殖的有多种舌鳎(龙利)、广东鲂(鱼)、弹涂鱼(花鱼)、多种白甲鱼(白鸽)、多种银鱼(白饭鱼)、鲤鱼、花鲈(鲈鱼)以及已被人工广泛养殖的草鱼(鲩鱼、白鲩)、青鱼(黑鲩)、鲮、鳊、鳙(大头)、鲢鱼等。冬季从江河入海回游产卵的有:日本鳗鲡(白鳝)、花鳗鲡(风鳝、鳝王)等。此外还有生鱼、塘虱、鲫鱼等杂鱼。
除鱼类外,市境水域还有丰富的甲壳类水生动物,如多种沼虾(河虾、大头虾)、脊尾白虾(白虾)、宽沟对虾(青虾)、锯缘青蟹(青蟹)以及多种贝类如牡蛎、蛤蚧等。
二、植物资源
中山市的植物资源调查始于80年代,其中《中山县林业资源清查树木名录》(1982年手稿)记载575种,《中山市植物名录》(《中山市城市林业规划》1996年)记载了619种,《中山市五桂山可行性调查报告》(2001年)记载了484种,《中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初稿,2003年12月)记载962种。2004年,全市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植物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初步统计,中山市共有维管植物217科912属1771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86科646属1235种,种类约占广东省总数的1/6。
(一)中山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中山市森林植物中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科6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的10.94%,均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4科4属4种。
2004年中山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表
序号 |
种名 |
科名 |
保护级别 |
主要用途 |
1 |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 |
蚌壳蕨科 |
II级 |
药用、淀粉、淀粉、观赏 |
2 |
大黑桫椤 Gymnosphaera gigantea |
桫椤科 |
II级 |
药用、观赏、淀粉 |
3 |
黑桫椤 Gymnospaera podophylla |
桫椤科 |
II级 |
药用、观赏 |
4 |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
樟科 |
II级 |
用材、观赏、药用、芳香 |
5 |
土沉香 Aquliria sinensi |
瑞香科 |
II级 |
药用、用材、观赏 |
6 |
四药门花 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
金缕梅科 |
II级 |
用材、观赏 |
7 |
绣球茜 Dunnia sinensis |
茜草科 |
II级 |
观赏 |
相对来说,土沉香、金毛狗和樟树较为常见;大黑桫椤在大寮有群落;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黑桫椤非常罕见,其中黑桫椤仅见于银坑,而绣球茜除在2004年曾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采到过标本后,现已很难再次发现。在这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土沉香、四药门花和绣球茜同样也是珍稀濒危植物。其中的四药门花和绣球茜还是中国特有属、特有种。
(二)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共计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75种的8.24%,均为被子植物。其中濒危1种,渐危4种,稀有2种。
2004年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表
序号 |
种名 |
科名 |
濒危度 |
主要用途 |
1 |
土沉香 Aquliria sinensis |
瑞香科 |
渐危 |
药用、用材、观赏 |
2 |
毛茶 Antirhea chinensis |
山茶科 |
稀有 |
用材、药用 |
3 |
粘木 Ixonanthes chinensis |
粘木科 |
渐危 |
用材、鞣料 |
4 |
四药门花 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
金缕梅科 |
稀有 |
用材、观赏 |
5 |
白桂木 Artocarpus hypargyreus |
桑科 |
渐危 |
用材、野果、药用 |
6 |
野荔枝 Litchi chinensis |
无患子科 |
渐危 |
果树、用材、药用、观赏 |
7 |
绣球茜 Dunnia sinensis |
茜草科 |
濒危 |
观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