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民众镇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15 【点击率】568次

 

  民众自明代中期已有人筑围垦耕,清末形成圩市,属黄旗都。1930年番禺人黄泽生迁到九区六百六围十字涌口处建一茶室,名“民众”茶室,并由此形成圩市,民众圩由此得名。1934年浪网、浪鳡、三墩新涨3条乡合并称民众乡,属中山东海十六沙之一部分。1961年8月与三角人民公社合并称民众公社,1974年分出浪网人民公社,2000年合并,称民众镇。

  民众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东至珠江口,西与三角镇接壤,南临横门水道与中山港区相邻,北靠洪奇沥水道与番禺万顷沙镇相望。镇境是由海滨草滩经过筑堤围垦而成,又称围田,属典型大沙田地区。2005年,总面积120.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3691人,其中户籍人口74779人,流动人口28912人;辖新伦、民平、新平、沙仔、锦标、义仓、裕安、新建、接源、沿江、群安、上网、浪网、新平四、东胜、三墩16个行政村和民众、多宝、浪网3个社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9.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33:59.11:26.56,财政收入1.41亿元,税收1.48亿元。全镇方言属粤语沙田话及顺德话,通用普通话。

  1979年前,民众工业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仅有制砖厂、木竹社等几间手工作坊。改革开放后,一些港澳乡亲回乡投资,以“三来一补”(来样、来料、来技术、补偿贸易)及合资、合作形式办企业。1979年7月全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新华手套厂在浪网开业。1986年有镇办工业企业43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家,村办企业7家,工业总产值2607.5万元。同年,被省定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1991年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扶持个体、民营企业发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构建布匹产业链条,投资7500万元在番中公路民众路段建成大骏布业城。2003年,民众镇被确立为广东省纺织科技创新专业镇,民众纺织工业城升格为中山纺织工业园。至2005年,全镇有工业企业419家,工业总产值68.9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2家,工业产值66.36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2.3%。

  自1992年中山港大桥建成及广珠东线番中公路全线通车后,交通能力的提高使民众镇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并组团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深圳、东莞等地区招商,1995—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8亿美元。其中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307万美元,出口总额1.62亿美元。

  民众是中山的粮食主产地之一,1979年以前,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种植水果及水产养殖为辅。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逐步向效益型发展。1985年起实行“稳粮蔗、促蕉和菇”的措施,实施科技兴农,逐步形成“民众一粒菇”的特色品牌。引进香蕉试管种植技术,推广中国台湾、泰国、巴西等地多个优良品种,通过优胜劣汰,提纯扶壮,以有机肥料种植香蕉,获得出口资格,民众香蕉打入日本市场。民众的水产养殖从“四大家鱼”(鳙、鲢、鲮、鲩鱼)发展到养殖鲤鱼、桂花鱼、鳗鱼、罗氏虾、南美白对虾等高值水产品。1994年江苏省镇江市龙山鳗鱼有限公司落户镇内,开发4320亩鱼塘,大规模养殖鳗鱼。1997年,全镇共开发养殖鳗鱼面积6500亩,引进资金17.99亿元。2005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2.5万亩,水产品产量1.88万吨,收入2.15亿元。同年,整治低产鱼塘4668亩,修建农路28公里、农桥8座,加固裕安、三宝围水闸,重修田基沙水闸;绿化植树2.5万棵;引进夏威夷木瓜、澳洲笋壳鱼、红脚虾等种养新品种;同年农业总产值4.63亿元。

  1979年后,全镇个体工商户由1979年的365户增至1991年的801户。1992年民众闲庭路建成商业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分别建立民众、浪网、锦标、新平4个农贸市场。1997年民众市场成为中山市东北部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1999年起大力发展饮食、娱乐、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社区服务配套体系。2003年民间资本进入饮食、商业、娱乐服务业,形成壹加壹连锁超市、商业步行街、东怡酒店、艳阳天酒店等商业网点汇聚的镇中心商贸区。大骏布业城有商业铺位330个,主要经营休闲服装面料,成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布匹市场之一。2005年全镇有民众、浪网、锦标、新平、三墩5个集贸市场,建筑面积2.34平方米,年集贸成交额1.4亿元;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亿元。

  旅游业是民众的一大特色产业。1996年在番中公路民众路段开办大地一龙养殖场,主要繁殖各种锦鲤、中华鳖种苗,养殖销售锦鲤兼营观赏。1999年在番中公路民众路段兴办多宝珍稀宠物繁殖场,提供集餐饮、销售、观赏一体化服务。2000年于番中公路民众路段东侧开辟岭南水乡景区,面积100亩,游览面积35平方公里;景区内设农趣园、水乡风情展览、传统农具展、水乡特色餐厅和水乡民歌与婚俗现场表演等,是中山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年均接待游客24.36万人次。2001年,民众镇新伦村建起集科普、生产、旅游于一体、占地280亩的丰本农业科技园,引进50种国外名优水果,内设温室奇瓜观赏、高新科技灌溉、科普文化长廊、科普活动基地、乡村表演舞台等。2001年6月被省科技厅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15.5万人次。

  1992年,番中公路通车后,民众修筑道路与之衔接,引进大规模城镇建设,先后修建公路桥梁7座,总长512.5米;修筑镇内道路7条,总长6.17公里。1996年建起占地2.45万平方公里的民众市场。2000年建成民三工业区并修筑工业园主干道,完善供电、供水设施。2005年,阳光大道通车,连通京珠高速公路浪网出入口;建设污水处理厂,全面整治农村直排式厕所。公共绿化地9.33公顷,园林绿化地12.22公顷,绿化覆盖率31%,人均绿地15平方米。

  民众镇198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2年实现校舍无危房。民众、浪网两中心小学被评为市“四优”(优美校园、优质教学、优良校风、优化管理)标准学校。1996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浪网中学新校园,1997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5.33万平方米的民众中学新校舍。2005年开始创建教育强镇,投资5755万元改造薄弱学校及调整布局,投资1500万元按省市标准完善教学设施及室场配备。2005年,全镇有中学4所、小学18所、幼儿园22所。在校中小学生15066人,幼儿3125人,中小学教师638人。于1994年创办成人学校。1996年设成人教育班。至2005年,共有16条村开办成人学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720期,培训9.71万人次,351人获得农作物栽培技术证书,255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990年成立镇书画之友联谊会,创办《民众教育研究》、《书画之友》等刊物。2002年7月成立镇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曲艺、摄影、集邮等协会,至2004年会员作品获国家级奖7人,省级奖2人,市级奖3人。2004年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同年全镇实现电视光纤联网。2002年承办中山市第三届高桩观摩醒狮大赛。2004年举办镇首届水乡龙舟赛。2005年,全镇有400米田径场3个,200米田径场2个,篮球场47个,羽毛球场33个,乒乓球室8间,球台151张,健身广场1个,溜冰场1个。全镇有医院1间(市一级甲等和国家爱婴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5间,卫生站11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6万人,医疗保险1.47万人。有低保户518户162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额140万元。2003年12月民众镇敬老院通过省民政厅验收,为省一级敬老院。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03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8亿元,人均存款14257元;人均居住面积34.3平方米。 

                                                 

                             2005年12月4日,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广东省纪念毛泽东为中山县民众新平乡青年突击队事迹的报道写下按语50周年座谈会。图为当年的部分突击队队员与市领导合影。

  全镇有华侨华人174人,旅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日本、巴拿马等国家;港澳台同胞2068人;1979—2005年民众镇华侨、港澳台胞为家乡建设捐款1318万元。

上一篇: 第十四节 阜沙镇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十六节 港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