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19 【点击率】3248次 | ||||||||||||||||||||||||||||||||||||||||||||||||||||||||||||||||||||||||||||||||||||||||||||||||||||||||||||||||||||||||||||||||||||||||||||||||
【工业】 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招商引资,增强工业素质。成立镇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完善公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快企业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步伐。实行股份合作制,鼓励企业增资扩股。通过“嫁、卖、让”对企业进行改造,实施低成本技改和引进,实现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立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制订《招商引资工作总体纲要》。“八五”期间新办工业企业46家,新增产值2.47亿元。初步形成电子、化工、服装、食品、饮料、机械、纸制品、纺织、五金、电机、人造花为主的产品结构。涌现了一批实力强,规模大,效益高的企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多元化行业体系。主要行业产品有“名人”电脑记事簿、“高力”音响、“小霸王”VCD机、“大洋”电机、“绿色伊甸园”饮料、“椰岛”牌果汁饮料、“黑人”牙膏、“海龙”涂料粘合剂、“艺成”人造花系列,其中名人电脑记事簿、黑人牙膏、艺成人造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电子行业成为全镇工业主导产业,1997年电子行业产值1.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6.35%。全镇已办工业小区7个,上交税金1608万元,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1997年,工业总产值4.97亿元,比1990年增长16.3倍,年均增长12.2%,其中,镇办工业产值4.32亿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650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6倍和19.5倍。 【农业】 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增加投入,调整了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形成以养殖罗氏沼虾为主,以水稻、蔬菜为辅的“三高”农业生产布局,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在全市率先进行罗氏沼虾养殖试验,从技术、资金方面优惠广大农户,使其养殖面积增加到6300亩,成为全市养虾面积最大的镇区,也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养殖基地。1997年,成功打开了活虾北运的销路,促进了生产,当年全镇养虾总收入5300万元。全镇可耕地面积1.4万亩,其中禾田种植面积保持3100亩,机械化、集约化经营的面积进一步扩大。1997年,粮食总产量3032吨,蔬菜总产量8316吨,生猪上市量达3118头,“三鸟”饲养量达21.5万只,水果总产288吨,水产品1662吨。镇内有高效养殖场12个,小庄园3个。1997年,农业总产值2828万元,比1990年增长一倍,年增长12.2%;农村经济总收入4.94亿元,比1990年增长27.9倍,年均递增74.2%,管理区集体经济生产性纯收入506万元。 【第三产业】 1992年推出金沙花园等一批外销楼宇,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1993年,镇党委、镇政府经过科学论证,扬长避短,首创提出“第三产业立镇”的战略目标。根据全国实行宏观调控的新情况,审时度势,进行策略调整,发展以内销为主、价格较低的公寓式住宅,抢占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既有高级豪华别墅,又有中低档公寓式住宅,还有商住两用店铺的多元化房地产市场,市场淡中见旺,潜力较大。先后兴建了金叶广场、蔬果批发市场、金沙综合市场、建材市场等四大市场。拓展运输市场,组建了朗运(香港)集团公司、中兴船务公司等。开拓信息广告、文化娱乐、金融期货市场等领域。1995年,制订了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计划,整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绿色基地、培育绿色市场、开展绿色旅游,发展具有水乡田园特色的近郊旅游农业,把旅游业嫁接到“三高”农业的发展中。成功兴办了“绿色生命环保科普”为主题的“'95沙朗绿色伊甸园绿色嘉年华”活动,开创了无土栽培基地,建成了中山蝴蝶博物馆。 【财税·金融】 扎实推行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经纪律,完善了“收支两条线”的体制。加大征管力度,抓好预算内外和镇自筹资金的收入,严格把好收支关,健全了管理、监督机制。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通盘安排好各项开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国地税于1995年分家后,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税收的关系,实行依法治税。开展了税源调查工作,大力培养税源,加大稽查力度和税收财务大检查,增值税等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对无牌或无办理税务登记证等违法经营户依法整治。做好清理逾期税款入库工作。1997年,全镇工商税收2390万元,比1990年增长20.53倍,年均增长66.8%;财政收入3362万元,比1991年增长近13倍,年均增长56.38%,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推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类金融机构。1997年各项存款余额2.96亿元,比1990年增长15.1倍,年均增长58.9%;贷款总额4.10亿元。 【人民生活】 1995年建成镇中心幼儿园,基本满足镇内常住人口小孩入园需要。1997年市肉联厂在沙朗镇落成投产,当地群众吃上放心肉。1997年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200元,比1990年增长1.5倍,年均递增17.1%。人均储蓄存款1.35万元,比1990年增长6.4倍,年均增长39.6%。全镇住宅电话普及率为87.66%,拥有摩托车1300台,汽车300台。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6.4平方米。1995年被评为市农村小康达标镇。 【教育】 按照“教育强镇”的方针,增加教育资金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每年对教育资金投入占财政总支出20%以上。现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955人,教师144人,中学教师5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6.9%;小学教师83人,大专以上学历占57%。1990年以来,新建了镇中心幼儿园,改建扩建了沙朗中学、沙朗小学、隆平小学、隆昌小学等4所学校。1997年投资2000多万元,重建沙朗中学,建筑校舍总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教师住房107套,面积9805平方米,基本解决教师住房问题。7年来,中小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有10人获奖,其中国家级奖励5人,省级奖励2人,市级奖励3人。199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 #p#副标题#e# 【文化·体育】 全镇现有广播电视站1座、文化站1间、村级文化活动室3间、露天歌舞厅1间、电影院1间、图书中心1间,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100%。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各管理区经常开展文化活动,活跃文娱生活。1995、1996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以“绿色生命环保科普”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绿色伊甸园绿色嘉年华”活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7年举办了卡拉OK大赛、曲艺欣赏会、著名歌星演唱会和“庆七一香港回归文艺汇演”。 【环境卫生】 按市区标准要求,对镇内的环境实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管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卫生镇”活动,全面治理城镇“脏、乱、差”的现象,整改不符合镇总体规划要求的项目,整治了不按规定乱张贴的广告,对全镇的路灯进行了更换。镇内有固定的环卫工人41人,各管理区的住宅新村均设有固定环卫工人,居民垃圾日产日清。1996年起,对全镇饮食行业进行常年性卫生等级评定,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给予亮牌警告。1997年着重整治隆平管理区的六冲河,投资2万元在六冲河两岸设置了68个垃圾池,并由5名环卫工人天天清理。注重护理保养原有的绿化地,在街头巷尾新增建设了一些园林小景。全镇绿化总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25.9%,公共绿地达到4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4.3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镇党委带头,建立学习考核制度,党委成员每月集中一次学习政治理论,并将每个成员学习情况造册登记。定期进行辅导讲课,观看电教片。1997年,70人参加了党建对象学习班;40多名镇人大代表参加了《代表法》学习班;300多名党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学习十五大精神培训班。1996年起对镇内各职能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等进行民主评议,公开评议结果,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经营户等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卫生镇”活动。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大力宣传讲文明、守公德,纠正不文明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抓好农村“两公开一监督”和依法治镇工作。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好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伍军人、离退休干部、职工、五保户、特困户的慰问工作。1997年全镇评出了文明单位9个,文明经营单位4个,文明标兵5个,文明户为全镇总户数的86%。 【计划生育】 完善计生工作责任制,坚持镇区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实行计生一票否决制。镇长与各管理区每年签定计生目标责任书,镇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主管领导主持的村支书、妇女主任会议,分析计生工作情况。继续贯彻“三为主”方针,以为育龄群众服务为宗旨,把计生服务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坚持一季一查环制度,及时发现计划外早孕和妇科病。利用婚育学校阵地向新婚夫妇进行政策法规教育、晚婚教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等教育,开办青春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学习班。成立两女户基金会,为两女户解决后顾之忧。大力抓好“三结合”工作,成立了“三结合”领导组,把“三结合”与发展“三高”农业和“双学双比”等活动结合起来,与农村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1997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9.42‰,合理率86.41%。7年来,控制人口增长率为7.86‰,达到市要求。 【金沙花园】 位于沙朗镇东面,紧靠广珠公路,距市城区3公里,是一处高级别墅区。整座花园规划用地面积66.6公顷,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现建成别墅300套。区内环境优美,高标准规划市政设施,供水、供电充足,通讯方便,配套完善。园内有高级住客会所,购物商场、中西美食中心、网球场、泳池、酒巴、餐厅。成立了业主管理委员会,设有物业管理公司。拥有110名专业素质较强的员工队伍,配备30多个治保员,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24小时巡逻。该花园在香港举办的“1992年中国房地产展销会”引起轰动,推出的第一期楼宇销售一空,创中山市外销高档别墅的先河,成为沙朗镇房地产的龙头。199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优秀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金沙花园连年被评为中山市安全文明小区。 【罗氏沼虾养殖】 1993年以来,确立以养殖优质高值水产品为主产农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成立服务协会等措施,促进了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该虾是热带淡水大虾。1997年,养虾面积达6300亩,总产量超1.6万吨,产值达4700万元,亩利润由1996年的1500元增加到2500元以上,罗氏沼虾养殖成为全镇农业的龙头,创出了一镇一品的“沙朗一只虾”。其中高产养殖户黄占权于1997年获412.9公斤的亩产量,每亩纯利达7454元。 【中山市金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2年12月26日,是全市第一家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是经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批准成立的法人与内部职工混合持股公司,总股本为1.3亿元,法人股为沙朗镇经济发展公司、广东省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广东省五金交电公司、佛山市华侨企业总公司、中山市糖烟酒总公司等13家省、市和沙朗镇的实业、商业、房地产公司。 #p#副标题#e# 【沙朗绿色伊甸园】 1995年8月5日,以“绿色生命科普环保”为主题的'95沙朗绿色伊甸园绿色嘉年华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开幕。这次活动由沙朗镇政府和金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通过实物、标本、图片、声像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及三高农业风姿,让人们体会回归自然的艰辛和愉悦,自觉保护环境。活动为期1个月,期间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前来参加。(魏子华) 1991~1997年沙朗镇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书记:梁 毅(1984.9~1991.8) 陈尔昌(1991.8起) 镇长:黄土金(1983.11~1993.12) 卢锐洪(1994.1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