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背镇(199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9 【成文日期】1998-12-18 【点击率】5048次


【简况】 坦背镇位于中山市北部,距市城区7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外来人口4930人。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1998年,全镇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财政收入3384万元。


【工业】 1998年,全镇工业克服国内经济环境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实现工业总产值7亿元,完成计划102%,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镇办工业总产值2.3亿元,完成计划的106.5%,比上年增长32.9%;村办工业总产值4.7亿元,完成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3.8%。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1998年在全镇推行文明服务公约,10多个职能部门制订了服务公约,实施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先后制订了《坦背镇关于鼓励投资的优惠措施》、《坦背镇关于优惠出让工业用地的规定》和《坦背镇投资指南》,成功地举办了“3·18”招商洽谈会,签订6项合同,投资总额达1238万美元。新办企业32间,完成计划的106.6%,比上年增长33.3%。合同投资金额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总额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出租厂房1.7万平方米,完成计划170%,比上年增长1倍多。


【农业】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进一步得到巩固,实现农业总产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粮食总产量15757.6吨,蔬菜总产值量2.7万吨,水果总产量1775吨,水产品总产量7873吨,畜牧、肉类总产值2507吨,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全镇10个村按照市的要求全面完成村委会的选举工作,以胜龙村为代表的各村“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和村容、村貌建设均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全镇上下组织突击队3000多人,投入各种救灾物资30多万元,取得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全年共投入水利设施建设资金300多万元,铺设中顺大围水泥路面1.7公里,修建电排站2座,防汛亭1座,加固护堤2公里,完成石方工程1000多立方,水利工作获1996~1998年市水利工作三等奖。结合实际调整生产布局,全年两造稳定水稻种植面积3.88万亩,旱粮种植1300亩,鱼塘1.07万亩,蔬菜4500亩,花木草皮300多亩。坦背镇因完成市粮食生产计划获1998年全市粮食责任考评表扬奖。


【基础设施建设】 镇、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全镇投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00万元。镇政府投资100万元完成沥心桥改建工程并投入使用。连福园小区道路配套工程、水电配套设施投入资金40多万元。坦背新市场于1999年1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镇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相继完成。太平、坦背、胜龙、利生、北洲等村共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高压线路改造工程、公路、排水道、水泥路、加固河堤、学校教学楼等10项工程。


【外经贸易】 外经办本着“服务企业,服务客商”的宗旨开展工作。1998年,全镇共有8家“三资”企业投产,2家在建,总产值1.75亿元。出口创汇7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新办“三来一补”企业2家,“三资”企业增资项目1宗,投资总额为250万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工缴费实收汇12.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签订来料加工合同14宗。先后帮助丹麦商人、艺升工艺公司、长伟鞋材厂等理顺关系,解决所遇到困难,帮助他们挽回了经济损失。


【商业·物价】 1998年商业销售收入1.75亿元,比上年下降12.5%;上缴国家税收80万元。镇供销社商品总购进1450万元,商品总销售134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0万元,重点开拓自选商场和房地产促销,其中商场营业额为756万元,月均营业额63万元。房地产促销63.7万平方米,销售额为1015万元。新办企业18户,私营企业办理注册登记39户,个体工商户111户开业,46户停业,28户歇业,企业年检203户,吊销49户。对企业做好回访工作,回访旧企业100户,新增企业回访率达100%。对辖区内70多户经营饮食业的商户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个体饮食业监督管理办法》,规范行业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整顿20多间发廊,严格监管汽车经营资格审查和交易。全年受理来访来信12人次,处理消费者投诉3宗,查处非法经营7宗。吊销发廊证照4间、饮食店1间,没收黄色书籍及VCD碟一批,查处非法收购粮食3宗,没收稻谷11.45万公斤。全年共罚没人民币8899.9元。多次进行物价检查,要求明码标价,并在市场设立公秤处。全年进行市场安全防火检查20次,查处违章72宗,罚没收入635元。


【财政·金融】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3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完成预算109.13%,其中可支配财政收入为1390万元。创税收1745万元,比上年增长26%;财政税收返还492万元,比上年增长192万元,增长64%;全年财政支出3763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额为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1998年存款余额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工商、农业银行存款余额为0.712亿元。公粮不仅完成全年上缴任务,且交清30多万元历史欠帐。在完成农业税的基础上,清缴部分农户欠税款项。财政部门大力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方案,在银行设置资金共管户。通过法律手段追回债权,处理债务500多万元。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对水利等专项拨款予以跟踪,确保专款专用。


【人民生活】 1998年,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980元,比上年增9.6%。全镇居民储蓄2.18亿元,人均3930元,全年发放保障金9.36万元,使39户困难家庭195人得到及时救济;为64户“五保”户65人发放供养金22.75万元,为37名孤老烈属、伤残军人定期发放优抚金和统筹优待金21.4万元,为38户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为19万元,安置2名退伍义务兵。


【教育】 在“科教兴国”的指导下,全镇狠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教育部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山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镇《教师队伍管理规定》,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在教师中开展抓坐班制、抓工作态度和禁赌博、禁体罚学生活动。全年有20人申请入党,已吸收党员6名。先后成立了男子篮球队和教师文艺队,舞剧《海的女儿》获得市第四届创作舞蹈比赛优秀奖。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和中学继续教育颇有成效。1998年,全镇初中升高中、中专、大专的学生报考率达100%。考上市级以上学校的正取生229人,占考生的50.6%。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国家省、市各项活动中,集体获奖有10项,教师获奖有15人次,学生获奖76人次。全镇已消灭三类学校(校舍、设施及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不断完善教育设施,投资70万元完成坦背理工学校首期工程,其中包括有20个课室的教学大楼,建成电脑室并完成校道、围墙、校门等设施。幼儿教育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龄儿童入幼率达89%,幼师学历达标率为87.5%,各项指标均达到市要求。


【科技】 广泛开展科技普及工作,重点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的宣传推介,举办外向型经济学习班以及《地震法》学习班。配合企业加快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盛兴幕墙厂、金山铝材厂等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盛兴幕墙厂被农业部门评为科技创新示范单位。组织农户参加种养专业培训,3人取得省绿色食品上岗证。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推广良种良法,无公害蔬菜种植,采用科学方法防治病虫害,1998年粮食亩产达779公斤,比上年亩产增加1公斤。


【文化·体育】 党委机关报《乡情》质量进一步提高,1998年由双月报改为月报,1998年发行量达6万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乡情》编辑黄刚撰写的文章《为了不被血癌摧谢的花朵》、《坦背盘活厂房增产值逾亿元》、《提倡“大中山”观念》、《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天上有云不下雨》等先后获中山日报社季度好新闻奖、征文一等奖,获市“双学”征文三等奖和市文艺精品三等奖。广播电视站制作新闻400多条,专题10余个,上送市台160条。全镇在《中山日报》、《香山报》、《文化艺术报》共发表文章90多篇,有3人被评为《中山日报》积极通讯员。积极举办诸如慈善晚会、民间曲艺表演、国庆乒乓球比赛、卡拉OK比赛、老人麻雀赛等健康文明的活动。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省十运会,5人获第三名,1人获第六名,2人获第七名。年内举办全镇性比赛3次,并协助村开展了拨河比赛、篮球比赛、五人赛艇比赛。在“迎十运'98中山市全民健身活动日”中,参加市乒乓球、象棋、足球、羽毛球比赛取得理想的成绩。各中小学共举行各类体育比赛20多次,较好地贯彻和落实了《体育法》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环境卫生】 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积极改善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采取措施搬迁了污染严重的隆丰洗染厂,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卫生死角进行了整顿,严格控制有污染项目的审批,加强绿化、美化清洁工作,全镇环境卫生状态进一步好转。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一村一站”医疗网点建设,医疗服务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条件得以改进,坦背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已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以下简称精防)工作初见成效,全镇举办2期精防培训班,建立健全三级精防网络,落实村兼职精防卫生技术员,通过普查,对全镇10名关锁精神病人全部解锁送院治疗,使其重见天日。


【精神文明建设】 镇领导班子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将全镇人民思想统一到十五大和省八次党代表精神上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镇、文明单位、安全文明小区和文明户活动。有效发挥广播电视站、《乡情》报的宣传舆论作用,产出了一批好新闻和文艺作品获市以上奖励。大力弘扬博爱精神,1998年镇红十字会共收到善款37万元,殡葬改革在全镇全面铺开,火化率逐步提高,全镇完成火化31具,到1998年11月,火化率达41.7%。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达8次,参加人数近8000人。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3间小学分别被评为市教学先进单位。加强安全生产与卫生工作,坦背镇被评为1998年度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卫生工作基本落实“一村一站”网点建设。政府机构政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镇政府机关职位设置编制说明方案和党政机关公务员过渡工作基本完成。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已开始实施。征兵工作连续第六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计划生育】 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和《广东省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并根据镇情况制订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措施。1998年,全镇落实“四术”507例,出生486人,合理率为90.33%,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15.4‰,全镇清理超生户50户,清理罚款56.8万元。全年共举办各种计划生育学习班20多期,新婚夫妇学习班12期,参加人数约5000人,进行专题宣传40次,上门说服教育近30户人次。出动车辆30多台次,人员400多人次,先后3次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同时,抓好两孩户及纯女户福利基金建设,计划生育协会会员达1633人,有力地配合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侨务】 加强外引内联,使统战和侨务工作为当地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年内3次组团赴港澳参加香港联社第二届就职典礼暨第二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会,拜见港澳商人,参观海外企业。有力配合镇“3·18”招商洽谈会的召开,引进外资1238万美元。以商引商,引进外商企业3个,投资额达4650万元人民币。协助香港中山坦背同乡会开展会务工作,积极发动内地会员捐资捐物,助其发展会员及换届选举。多次为港、澳、台商解决开办厂企所遇到的困难,并对500多个非公有制经济法人代表做好团结、教育、帮助、服务工作。成功地成立了商会,首批会员达98人,自筹经费30万元,在全国特大洪水灾害募捐及红十字会赞助活动中,统战侨务系统和镇红十字会共筹得人民币30余万元,衣物4612件,大米1.5吨。


【社会治安】 1998年,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治安稳定。年内,公安分局认真贯彻落实“打、防、管、建、教”的综治方针,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79宗,破59宗,破案率为74.7%,发案数与上年相比下降5.9%;其中大案66宗,破47宗,破案率为71.2%,大案数与上年相比上升9.1%。另外破获年前积案8宗,协助兄弟单位破案14宗。管理治安案件241宗,查处229宗,查处率为95%。全年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384名(流窜人员占517名),55名被逮捕法办,64名被强制戒毒,98名被治安拘留,27名被收容教育,268名被处以教育警告,38名被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处理;推毁犯罪团伙4个17人。为群众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50万元,分局有2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5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1名民警受到嘉奖奖励。在全镇1998年度综合治安表彰会上,评出优秀安全文明小区3个,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40名。


【民主与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决定》,严格遵守镇党委《关于加强党委建设的十三条规定》,坚持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及支部生活会制度。党委分工负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人大和人大代表的作用。顺利完成镇长、人大主席的补选工作以及村民委员会和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举办村两委成员培训班,提高村干部的业务水平。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组织举办“三讲”培训班,5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剖析腐化蜕变分子的反面材料,观看电教片,邀请市纪委领导作反腐保廉报告,深入开展反腐保廉教育。全面清理公费安装通讯器材,严格实行财务分级负责和一支笔审批制度。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年内发展新党员27名,培养建党对象60多名。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党支部,33名党员被评为市优秀党员。6月16日,在私营企业中山市盛兴幕墙有限公司建立镇内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依法治镇工作成绩突出。通过开展全镇性的执法大检查,提高干群法制意识。全年共调解民间纠纷95宗,成功率达94%。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13宗,结案105宗,审结率比上年上升20%,执行案件22宗,执行标的额达53万多元。


【《乡情》报】 创办于1996年3月,是中共坦背镇党委的机关报。至1998年底,《乡情》出版19期,总发行量达7万份。1998年由双月报改为月报。省有关领导评价该报“既严肃正派,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刊载于该报的文章有30多篇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且多次获市以上奖励。《乡情》在镇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受到省、市、镇领导及广大群众的好评。


【虾王肖金强】 坦背镇养虾专业户肖金强拥有一个300多亩的罗氏虾养殖场,故而被当地人称为“虾王”。近两年来,肖金强针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布局,新建了50亩越冬虾场,科学管理,电脑网络推销。1998年罗氏虾亩产量达300公斤,产值超过130万元。


【冼文玲走出癌魔之掌】 1998年1月,坦背小学年仅8岁的冼文玲患上血癌。获悉此情,校长张满全四处奔走呼救。在学校师生以及镇、市红十字会、新闻媒体的帮助下,社会捐款达12万元。经过悉心治疗,而今,冼文玲已摆脱癌魔之掌,重返校园。博爱,挽救了冼文玲的生命,也谱就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黄刚)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郑劲立

镇 长:吴东就

上一篇: 坦背镇(1991-199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