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镇(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23 【点击率】2582次


【基本情况】 坦洲镇位于市境南部,东、南面毗邻珠海、澳门,北接三乡和神湾镇,西南隔西江口与珠海市斗门区相望。面积131.58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各7个。户籍人口7.08万人,外来人口4.58万人。土地肥沃,河涌密布,水乡风光优美,是咸水歌发祥地。镇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东接105国道,坦神公路贯穿全境,沙坦公路连接城区;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主线和支线穿越镇境并设有出入口。坦洲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是市工业强镇和经济强镇。2007年,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5%;工农业总产值146.42亿元,增长15.2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工业总产值1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7%。全镇工业企业688家,大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企业165家,年产值132.59亿元。支柱工业行业生产稳定,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皮革、金属制品等五大行业完成产值91.14亿元。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益,清理盘活第三工业区未建土地13宗共256.07亩。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欣锠、杰士美、志和、圣马丁等4家市级重点耗能企业做好能源统计及编制节能规划,21家产值电耗较大的规模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全镇单位GDP电耗、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均比上年下降3.9%。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底有申请备案技术中心企业20家,市级技术中心企业6家。创名牌名标工作有新的发展,联邦公司的阿莫西林颗粒产品和“阿莫西”商标分别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农业 发展高效高值农业,蔬菜种植面积达2.2万亩,加快小水果基地建设,柑橘、番石榴、番木瓜等种植面积6000多亩。香蕉种植面积6500亩,新增1500亩。受香蕉有毒谣言风波影响,香蕉收入比上年减少。建立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2个,扩大鲃鱼、笋壳、宝石鲈、龙脷等高值品种养殖面积近5000亩。全镇生猪饲养量10.89万头,上市量5.74万头,存栏量4.03万头;“三鸟”饲养量48.26万只,上市量53.27万只,存栏量16.34万只。全镇禽畜免疫率达100%。举办农业培训班50期培训2000多人次。推广新合村二丰队土地承包管理新模式,引导农户连片承包种植。落实支农惠农措施,投资231万元建设农田路网和水利工程,投资125万元整治基塘2500亩,投资700多万元加固围内支堤70公里。投资299万元,加固龙塘水利枢纽工程,石角咀水闸前坦抛石、水库原取土场复绿、水库堤坝人工监测设备等水利工程,完成群联等6个村(社区)27宗泵站重建工程。2007年农业总产值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镇村建设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3500万元完成新中心区绿化景观、城桂路二期路灯等一批民生工程;投资1833.86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铺设27.72公里供水管道,解决2.04万人饮用水问题;完成自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日供水能力由6万立方米提高到15万立方米;投资260元,建成面积2055平方米的新颐老院综合楼;10万伏宝山变电站投入施工;12月,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试运行;年底前完成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支线拆迁工作。改善城镇环境,投资44.1万元新增环卫车辆2台。全年转运垃圾5.72万吨,清捞河涌垃圾331吨,清理镇村结合部垃圾杂物142吨。全年投入绿化资金425.54万元。建成区绿地率达30.04%,绿化覆盖率达35.21%,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2.69平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179万吨,比上年增长18.31%;用电总量7.31亿千瓦时,增长11.26%。
  外经外贸 在2007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引进外资项目14个,内资项目3个,项目履约率100%。新增的14个外商投资项目,投资总额1249万美元;增资扩产项目20个,增资总额7188万美元;新增来料加工企业2家,来料加工企业新增设备投资57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55%,外贸出口总额8.49亿美元,增长18.91%。2007年坦洲镇获市扩大出口突出贡献奖、吸收外资鼓励奖。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实现产值近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30.85%。房地产业继续发展,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4.33万平方米。金斗湾水乡度假怡乐园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伊泰莲娜首饰主题公园(DIY地带)接待旅客人数分别为24万和23万人次。伊泰莲娜首饰获北京奥运饰品特许生产权及销售权。以裕洲水果生产基地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进入市场,成为坦洲镇旅游新亮点。旅游设施逐步完善,中澳酒店正建设中。2007年,被市旅游局评为“旅游特色镇”。商贸业发展较快,坦洲中桥到汇昌酒店段初步形成新商业中心。2007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5672户,增加2114户;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28.57%;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2.94亿多元;增长37.47%。坦洲镇被评为2007年度市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
  财税金融 2007年,镇财政收入3.99亿元,财政支出3.02亿元;全镇税收8.59亿元,增长29.17%;其中国税近4.77亿元,增长16.19%;地税近3.77亿元,增长50.84%。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增收的重要因素。非税收入快速增长,达2.3亿多元,比上年增长88%。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44个单位(部门)和17所学校实行部门预算。继续实施集中支付、会计核算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制订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采用定员定额标准,全年执行政府采购17宗728万元,节约率8.25%。9月,以七村和坦洲村为试点,开展村级统一核算。全镇银行6家,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6.46亿元,增长22.43%,各项贷款余额28.23亿元,增长94.2%。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2007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727元,比上年增加870元,增长9.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人均48857元,增加3410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人均3.14万多元,增加5713元,增长22.21%。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5.6平方米,增长5.8%。生活用电总量10532万千瓦时,增长21%。固定电话用户41410户,增加2415户,增长6.2%。移动电话用户15.66万户。
  教育 全镇有中学5所,其中民办2所。小学17所,其中民办3所。幼儿园(托儿所)38所,职业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含幼儿园)5所。在校学生2.61万人,教师1172人。2007年,学前3年教育普及率9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毕业率97.35%。全年中考1572人,考市直属8所高中上线348人,参加普通高考68人,上本科线6人,考入市属院校58人,上线率85.29%。6月,开展小学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竞争岗位38个。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完成第三中学综合楼和群联小学饭堂建设,搬迁群联幼儿园,理工学校教学楼扩建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全年实现德育零犯罪、安全零事故。林东小学少先队被评为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永二小学少先队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重视教育科研,现有在研国家级立项子课题2项;在研省级、市级立项课题分别为1项和5项,镇级课题10项,初步形成“校校有课题,科科有专题”科研局面。
  宣传文化 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镇文化站通过省特级文化站的重新评估定级。发展和传承坦洲咸水歌,举办2007年咸水歌歌会和广东省(中山·坦洲)首届水上民歌大赛;《坦洲咸水歌集》进入编辑阶段;推选吴志辉、梁三妹申报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举办“唱响文明主旋律,建设和谐新农村”文艺晚会12场,在全镇各村、社区巡回演出;举行“同心同德·共筑和谐”演讲比赛。6月底,镇合唱队参加市第三届合唱节获镇区组金奖。2007年电视站制作新闻930条,电视专题片4个,年内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340户。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取缔无证照经营户423户。加强网吧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照黑网吧13家、游戏厅5家。组织开展打击传销和非法传销专项行动18次,捣毁传销窝点5个。
  体育活动 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开展体育活动,举办“合胜杯”篮球邀请赛、青少年轮滑比赛、趣味运动会、工业企业男女子篮球赛等全镇性体育活动,参与人数近1万人次。学校体育发展加快,已命名的有田径、篮球、柔道、举重、足球、体操等9个市优秀传统项目。2007年,参加市竞赛,柔道、篮球、田径、体操比赛获市团体总分第二名;举重、拳击获团体第三名。老年人体育活动有较大发展,开设项目多、参与人数多,培育出腰鼓、健身球、功夫扇、门球、龙狮等精品项目,每天有数百名老人进行健身活动。2007年,参加市十七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和最佳组织奖。10月,承办省农村老年人体育现场会。
  医疗卫生 2004年动工兴建的镇新医院于4月竣工投入使用。2007年,全镇医疗机构22个,其中民办医院1间,全镇病床195张,医生89人。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已建有合胜、永二、裕洲3个较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七村、安阜、十四村、新前进村、新合、群联、联一等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建设或办证中。加强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六苗”接种率99.68%,疫苗接种率99.63%。9月,出现登革热病例,坦洲镇与市疾病控制中心、兄弟镇区防保人员共同防控登革热,10月,成功控制疫情。全年未发生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
  计划生育 完善计划生育奖惩机制,镇与下属单位签订计生责任书,制定计生考核和奖惩办法。投入31万元购置查环查孕服务车1台。下移计生重点至村一级,新增专职、兼职计生工作人员26名。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建立镇级8名专职、村级42名专(兼)职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队伍,6月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清查行动,清查流动人口3.2万人次。2007年,户籍人口出生634人,人口出生率9.52‰,人口自然增长率4.28‰,计划生育率为93.53%,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9,完成“四术”774例。流动人口出生1782人,计划生育率为81.3%。8月,市人民法院对坦洲镇5个违反计划生育对象进行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全年征收社会抚养费207万元。
  环境保护 11月2日,挂牌成立坦洲环保分局。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定《坦洲镇“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13家企业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每月监测西灌河饮用水源,排查和处理申堂污染、马角上游污染和第三工业区嘉禾制衣厂污水处理等到环保问题,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Ⅲ类水。5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7年,执行“三同时”环保审批建设项目249宗,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523家。
  民政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为城镇低保户45人、农村低保户986人,发放保障金97.2万元;发放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三无”人员救济金3万元,五保、孤儿供养经费93万元。投资70多万元改造低保户危房10户。2007年,慈善筹款198万多元。遗体火化率保持100%。继续推行镇统筹合作医疗,参加人数33109人,参保率为95%。鼓励婚前检查,奖励每对婚前检查的夫妇200元,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56对,离婚登记104对。11月17日,召开全镇第一届残疾人代表大会。
  劳动社保 社保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人数51247人,新增3793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21756人,占全镇应参保人数的61.4%。扩大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统一城乡居民参保补贴标准,年内1145户2583名城镇居民参保,累计参保人数19875人。推动城乡就业,开办各类就业培训班41期1955人,安置就业552人,解决困难群体人员就业40人(含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11人)。全年调处劳动争议267宗(含村级101宗),其中10人以上劳动争议集体罢工、来访案件56宗。劳动争议立案仲裁119宗,比上年上升72%。
  流动人口管理 全镇有外来人口4.58万人,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镇村两级架构,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村(社区)管理服务站11个,综合协管员队伍近100人。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在全市率先推行出租屋挂牌管理制度,出租屋挂牌才允许出租,全年出租屋挂牌3000多户。7~11月检查出租屋12609栋(次)。2007年,全年办理房屋租赁证登记及备案4297户,检查出租屋25506户,发出整改建议书95份,已整改82宗。
  社会治安 2007年,全镇共发刑事案件788宗,破案433宗,破案率54.95%,发案数比上年下降6.52%,破案率上升8.45%,破案绝对数上升10.46%。受理治安案件1429宗,查处770宗,查处率53.9%。开展“侦破命案”、“粤鹰3”等专项行动,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打掉犯罪团伙近40个。年内查处毒品案件242起260人。推动平安建设,排查治安混乱地区,重点整治十四村社区,发案数下降12.9%,破案率上升13.56%,在十四村社区内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4人。9月,成立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网络,全镇设治安岗亭32个,年内新建6个。2006~2007年,投资880万元建成140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加强基层警力,安排基层一线警员102人,占总警员人数的87.93%。全年开展打击走私红油等专项行动23次,抓获走私违法人员30人,缴获走私红油112.13吨。坦洲镇获评为“2007年度创建平安中山先进镇区”。
  信访 落实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全年接待日接访群众75人,阅批来信41件。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40宗,上访人数比上年减少15%,集体访28宗,总人数比上年减少26%。信访反映较突出问题有城镇开发、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占地及交通涉法案件等问题。全年没有发生5人以上进京、30人以上到省、100人以上到市的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以上等级群体性事件。


【广东(中山·坦洲)首届水上民歌大赛】 10月24~25日,在坦洲镇市民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文联、省民协、市文联、坦洲镇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广州、汕尾、阳江、河源、惠州、云浮、茂名、湛江、吴川、珠海、中山、连州等地23支参赛队伍共17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节目有渔歌、咸水歌、淡水歌、艇仔歌、水路歌、船歌、海岛歌、沙田歌、南江渔鼓等46个。其中中山市民协推荐的高堂歌《送郎一条花手巾》《钓鱼仔》串唱、咸水歌《对花》和坦洲镇宣传文化中心推荐的咸水歌《对花》、大缯歌《渔歌晚唱》获得金奖。


【推广二丰种植模式】 2007年起,新合村二丰队将3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规划,以10亩为一单元,由本队农户自己承包,每户10~20亩,连片种植番石榴等小水果,对按照“二丰模式”连片承包土地的农户,镇每亩补贴500元。“二丰”种植新模式首先在裕洲和新合村推广,促进农民从分散向集约经营模式转变,承包面积从原来的300多亩发展到年末的1000多亩,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新亮点。


【实施村村通自来水】 坦洲镇2007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涉及群联、新合、合胜、新前进等4个村(社区)共15个生产队,分9个标段进行施工,2007年9月竣工。工程总投资近2000万元,铺设供水(主)管道工程共27.72公里,新增供水面积46平方公里,解决2.04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实现村村通自来水。10月22日,全市“村村通自来水”竣工仪式在坦洲镇新合村举行。


【一土地拍卖创纪录】 2007年1月31日,位于坦洲镇界狮南路一块8.52万平方米的土地,在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历时180分钟经200多次举牌竞价,被广东龙光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拍得,成交价位近1.34亿元,即每亩105万元,超出底价7152万元,创下中山市单宗土地拍卖维持时间最长、举牌次数最多纪录。


【新中心区配套绿化景观工程(市民广场)】 总投资1600万元,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工程于2005年9月动工建设,2006年3月竣工,建有包括绿化、雕塑、地面铺装、建筑小品等,共分为谐园、水园和馨园3个园区;后续工程包括栏杆、风雨亭、石凳、车位和护栏等于200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是居民重要的娱乐休憩场所。2007年,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和坦洲镇公民道德教育文艺晚会(首场)等重要活动在此举行。


【坦洲污水处理厂】 位于安阜社区安南工业区,占地面积99.12多亩。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分三期建设,主要处理中心镇区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服务面积190公顷,服务人口6万人。污水处理采用改良型A/O工艺,污水收集采用截流管加泵站输送方式。首期工程投资5288万元,于2006年2月8日动工兴建,由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2007年12月28日通水试运行。


【坦洲新医院】 位于镇新中心区,于2004年5月动工兴建,2007年4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医院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3.1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9000多万元,由门诊大楼、医技大楼和住院大楼三部分组成。配置病床100张,配有GE高档四排螺旋CT机、西门子系列的彩色B超和黑白B超、高压氧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凝血仪、意大利产酶标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先进诊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建有门诊医生工作站及信息化管理系统。


【坦洲金斗湾汽车客运站】 位于镇新中心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由市公共汽车公司投资约3500万元,按照国家二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设发车卡位19个、候车室1030平方米。2007年12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邓健强)


附:2007年坦洲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林春红

  副书记:林少明 卢广棉

  主 席:林春红

  副主席:黄浩源

  镇 长:林少明

  副镇长:方泽源 许学家 吴社根 罗仁生 郑容添

上一篇: 坦洲镇(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坦洲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