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镇(200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1 【成文日期】2000-12-21 【点击率】1421次


【简况】坦洲镇位于中山市南端,毗邻珠海市经济特区,北接三乡镇和神湾镇,西临珠江磨刀门水道出海口,与珠海斗门相望。全镇面积136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07万人,外来人口8万多人;有耕地8万亩,山地3万亩,渔农物产丰富,是中山的农业大镇,粮食产量占全市的10%,素有“金斗湾”之称。
  2000年,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立足于“改革、发展、稳定、民生”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工作方针,实施“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农业丰收,农村稳定,第三产业繁荣,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8.3%。


【工业】推进“工业立镇”和“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投资环境,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工作。有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坦洲镇投资办厂,形成该镇纺织、服装、皮革、人造首饰、家具、玩具、注塑、化工、电子、五金、制药等工业行业,主要有“欣昌”鞋类、“威华”鞋类、“联邦”药品、“伊泰莲娜”人造首饰、DIC色料等系列产品。加快发展民营企业,使民营经济成为坦洲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政策倾斜,集中发展民营企业园和致富工业园,在生产、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帮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89.13万美元,新增企业15家;另有杰士美电子、天马注塑、欣昌鞋业、日星电器、圣马丁电子等41家企业增资扩产共3094万美元。全年工业产值3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工业利润1330.6万元,增长1.8%。“三资”企业出口创汇2485亿美元,增长17.8%;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结汇3648.3万港元,增长35.7%。坦洲镇被评为市2000年度新增工业投资突出贡献镇区、工业纳税突出贡献镇区,并获得市扩大出口突出贡献奖。


【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农副产品种养,完善水闸、堤围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水稻3.5万亩、蔬菜1.89万亩、水果5000亩、鱼塘2万亩、旱粮和其他农作物5000亩。推广种植特汕12、25银华占、新马占、会龙占等优质水稻品种,继续创立“金斗湾”大米品牌;创高产活动面积近2万亩,每亩增产5%;广泛开展塑料软盘育秧种植。淘汰甘蔗种植,扩种水果(香蕉为主)1000亩、蔬菜4000亩、花卉500亩。继续建设蔬菜、咸水养殖、水果、花卉、水稻等生产基地,推动全镇农业发展。全镇粮食产量2.69万吨,其中早造亩产411公斤,蔬菜产量5.7万吨,水产品产量8556吨,生猪上市量3.05万头,“三鸟”上市量47.68万只。全年农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6%。继续扩大产品流通工作,筹划批发市场,兴建田头农产品批发点,扩大珠海、港澳、上海、杭州等地市场。流通户全年运销四大家鱼6000吨、其他农副产品3.5万吨。
  全年投资85万元修筑机耕农路21.3公里、农田间基184公里,犁冬5000亩,新建35千瓦电排站2座,购置30台收割机、6台四轮中型拖拉机。投资60万元在大冲口水闸抛石3000立方米,投资60万元更新石角嘴水闸。在裕胜村创办试点,按照农业现代化规划,创办农业现代化示范小区,修建农路5公里、小型涵桥5座,基本建成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框架,引进一批外来专业户承包开发农业生产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方针,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0年,建设了10项民生工程,包括修建坦洲镇汽车站、欣昌敬老楼、铁炉山水库和第二座变电站,扩宽坦神公路,改造一河两岸环境和新旧桥梁及坦群路硬底化等工程。重点工程金斗大桥于年底合拢,“村村通公路”工程初步通过省的验收。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填土142.4万平方米,捣制混凝土路面7.64万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4100平方米、石渣路面9058万平方米、人行道阶砖3.58万平方米、供水管道3000米、下水管道1万米,架设供电线路4000米,安装路灯160盏,完成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全镇有高压线路252公里,低压线路836公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完成84个台区270公里的低压农网改造工程。全年用电量2.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7%;用水量1422万立方米,增长15%。全年报建面积31万平方米,全镇开通有线电话1.42万门。


【商业·物价】全镇有个体工商户3300户、私营企业近1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注册资金4000万元。农贸市场、综合商场、商业中心、商业街已渐成规模,除百惠超级商场外,壹加壹连锁商场、富升超级商场相继启业,村村建有农贸市场。全年市场成交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0万元,增长3.1%。镇工商所和物价管理监督所根据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开展安全管理、物价管理和“打假”工作,实行明码标价,检查处理违反物价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确保消费者的利益。2000年,坦洲镇工商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工商所。


【财政·税务·金融】全年财政收入6130万元,增长37.8%,财政支出6030多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其中市财政分成、企业和部门上缴款占财政总收入的65%以上,用于支持农业、扶持农村的各项建设、城镇管理、文教卫生、公共设施等费用约占财政总支出的60%。税收收入1.44亿元,增长103%,其中国税收入1亿元、地税收入3764万元,分别增长120.3%和48.4%,其它税收645万元。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5.89亿元,增长13.5%,人均存款达2.3万元,增长15%。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0670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2650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429元,分别增长10%、10.4%和10.7%。全镇有近400个单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投保人数4.32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万人。城镇及农村住宅报建304宗,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镇政府定期发放生活保障金给全镇155户“特困户”440多人共30万元。全年外出旅游6000人次,其中境外游2000人次。


【教育】全镇有职业高中(理工学校)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21所、幼儿园托儿所22间;有教师53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00人;有学生15546人。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管理,依法治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00年,小学毕业会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300多名初中毕业生考入省、市重点高中、中专、技校及直属中学。镇二中、三中、合胜、七村、联一等学校建设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学网络,2000年,全镇50%的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20%的教学班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办3所独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镇成人教育学校全部独立办校。成人学校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参加培训的干部、职工、农民达2万人次。2000年,坦洲镇成人教育工作再次被评为市先进镇区。坦洲理工学校、坦洲中学均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林东小学被评为省级学校。坦洲镇被确定为市教育现代化试点镇。在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奖83项,其中参加全国初中英语、化学、物理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4人、省级三等奖5人、全国三等奖2人。


【文化·体育】坦洲镇图书馆藏书2.2万册,全镇有金斗湾艺联社、曲艺社、书画社、摄影协会等。2000年,先后举办了新千年慈善筹款晚会、企业员工新春系列游园活动、“三八”文艺晚会、“六一”文艺演出、农业税宣传文艺晚会等活动。2000年坦洲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全年架设有线电视线路33.5公里,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606户。镇电视站全年采播新闻1003篇,其中《明目张胆贩卖假证,要打!》获市电视新闻一等奖,《外商吴连助见义勇为》获市广播新闻二等奖,《看坦洲禾虫热卖》获市电视新闻三等奖。制作专题片13辑,其中《坦洲河的忧思》获市电视专题片二等奖和广播专题二等奖。
  坦洲镇建有1座体育馆,15个标准田径场、130个篮球场(其中灯光球场75个)、40间乒乓球室、3个标准足球场、5个小型足球场、2个网球场、3个游泳池、1个老人活动中心、2个儿童游乐园。2000年,举办了“新千年杯”环镇跑、“丰水杯”足球赛、“建设杯”象棋赛、“金穗杯”篮球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该镇被评为2000年度市体育先进镇。


【环境·卫生】巩固上年创建省卫生先进镇的成果,围绕“整洁、有序、文明、优美”目标,建设镇区环境。组织100多人的卫生队,实行每天12小时的“门前三包”轮值保洁制。全年清理河涌水浮莲200吨、垃圾4.69万吨。全镇有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7%,人均拥有公共绿化地14平方米。加大环保管理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整治环保设施差的厂企,取缔4间无牌电镀、酸洗企业。清理整治800户乱搭乱建的养猪场。配合市“碧水工程”,加强内河整治。11月,十四村、七村和大冲口村被评为市卫生村。
  全镇有村卫生站23所,乡村医生50多人。以坦洲医院为重点,开展全镇性的医德医风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强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全年没有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全镇4.1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80%。2000年,坦洲医院通过省“双百医院”的复评,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及初级卫生达标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开展“三讲”、“两思”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举办全镇党员轮训班,参加培训的党员1542人,占党员总数96%。妇、工、青团体开展爱国爱乡活动,组织600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为民便民服务,组织150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评选坦洲镇“十优”青年,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举办大型“慈善万人行”活动,筹集善款230万元,创历史新高。举行“不让黄赌毒进我家”家庭签名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活动,评选文明户标兵22个、文明户6300户、先进党支部9个、先进团组织20个、优秀党员124名、优秀团员96名、优秀外来员工35名、先进外来员工220人。坦洲镇被评为2000年度市文明镇,十四村被评为市文明村。


【计划生育】全面贯彻《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落实“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和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乡村基层,开展新婚、孕产期和育儿期知识教育。抓好以季度查环查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管理,坚持开展夏、秋两季计划生育服务月活动。加强对外人员计划生育的管理,开展全镇性的查验证工作,做好外来人员造册登记工作。加强基层计划生育组织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全年出生人口743人,计划生育率90.98%、人口出生率12.42‰、人口自然增长率11.99‰,完成“四术”983例。


【统侨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持法》,做好侨务工作。7月,在中国侨联全国基层组织经验交流会上,坦洲镇侨联作了书面发言,该镇的侨务工作成为全国、省、市侨联领导的参观地点,受到国家侨联主席林兆枢的肯定。全年接待华侨、港澳同胞600多人次,举办经济合作洽谈会3次,接受侨胞福利公益事业捐款400多万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治安防范工作,坚决依法打击、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整治出租屋,提高报警中心接警、处警能力,加强群防群治,开展“扫黑除恶”、打击黄赌毒、反盗抢机动车等一系列专项斗争。加强公安干警教育培训,开展“三项教育”,全面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年立刑事案件626宗,破224宗,刑事拘留335人,治安拘留537人,强制戒毒159人。破案退回赃物中巴汽车1辆,手扶拖拉机1台,摩托车、电器、首饰、现金等总值150多万元。


【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展依法治镇和普法教育,制定了《坦洲镇2000年依法治镇工作要点》,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年举办4期法律知识学习班,向外来员工宣传法律知识18次,出版12期普法教育宣传栏,印发普法资料1500份,每学期为中小学生开设20节法律知识教育课,镇电视站录制《法律常谈》节目,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常识。贯彻执行镇《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完善信访制度,发挥镇人大监督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听取政府各项工作报告,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实行民主理财、群众监督、村务公开。镇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的全面实行政务公开。


【发现明代古墓】2000年5月10日,在坦洲镇前进村占冲铁炉山水库工地发现一座古墓,掘出残缺棺钉10多枚、明朝墓志铭阴阳瓦2套、明朝崇祯年间青花碗2个及死者钙化牙齿数枚。经市有关部门会同中山大学人类系教授冯家骏及广东医药学院人体解剖学副教授张文光鉴定,该墓修建于明代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六月七日,于清朝嘉庆乙亥年八月二十日重修,墓主为江门市新会外海的陈接源与张氏安人。(余泽全)



上一篇: 坦洲镇(199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坦洲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