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22 【点击率】3490次


【基本情况】 三乡镇位于中山市南部,毗邻珠海,面积9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47万人,外来人口13.77万人,105国道贯穿境内。2002年,三乡镇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创优势,加速发展,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党委、政府班子换届后,新的领导班子以新的作风、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促进镇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工农业总产值43.87亿元,增长44.06%。三乡镇获当年度广东省出口突出贡献奖,雍陌村获评为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镇团委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借市“3·28”招商经贸洽谈会的声势,大力招商引资,邀请40多位台商实地考察。聘任对日本和美国的招商顾问,拓宽渠道,以商引商,重点招商,引入激励机制,制定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提高招商成功率。17个外经工作单位建立服务承诺制,印发服务手册。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94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54%;工缴费额度收入2795万美元,增长69.7%;出口创汇1.69亿美元,增长19.01%;出口值2.76亿美元,增长20.02%;新办外资企业65家;有10个村当年利用外资超过100万美元,其中有2个超过500万美元。全年新建(在建)厂房面积18.98万平方米,新办民营厂企48间,全镇有民营厂企260间(不含挂靠企业)。
  农业 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种养,形成城郊型农业经济。2002年,农业总产值7274万元,比上年增长6.70%。粮食生产战胜自然灾害,获得丰收,水稻总产6632吨,亩产333公斤;全镇生猪饲养量74364头,上市量6.64万头,分别增长16.4%和14.64%;“三鸟”饲养量63.4万只,上市量61.57万只;全年饲养种鸽1.7万对,年产乳鸽超16万对;全镇6244亩鱼塘,平均亩产481.2公斤,增长8.4%;蔬菜种植面积8100亩(含冬季种植),总产1.32万吨,日均上市40多吨,有1051户农户种植蔬菜1亩地以上;水果种植面积3800多亩,挂果1890亩,年产水果1572吨。
  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按50年一遇标准完成4个大型水库各项建设项目,新建文阁河排涝泵站,完善平南大坑、平岗河以及鞋城防洪渠等水利设施,疏理镇内排灌渠,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年完成森林改造、抚育幼苗和疏林补植任务3558亩,合格率100%。落实“四旁”绿化规划,其中道路绿化9.27公里,全年无山火发生。
  第三产业 全年新建、在建楼盘10个,房产销售额近5亿元。商业和餐饮服务业迅速发展,大型商业集团壹加壹连锁商场、信和连锁商场、金田百货、麦当劳相继开业。当年新增餐饮业44家,总数达240家;全镇个体工商户5425户,其中2002年登记开业1210户。2002年,第三产业产值15.3亿元,其中房地产销售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4.2%,税收收入2732万元,增长4.1%;农贸市场成交额3.3亿元,增长18.2%。
  村镇建设 加快供水、供电、道路、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筹建新的自来水厂投资238万元,安装管道4876米,改装管道1045米,加强供水质量检测,确保供水质量。2002年,全镇总供水量3484.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95%,日均供水9.46万吨,全年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供水总量排在全市镇区第二位。在白石村新建成白石10千伏变电站,成为继小榄镇之后全市第二个拥有3个变电站的镇区。启动环镇路部分10千伏架空线路改埋地下电缆工程,加大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工作,统一规划工业园区10千伏供电电网。全镇10KV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322595KVA/814台,其中专用配电变压器用户为509户,224175KVA/474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为98420KVA/340台,低压用户为31627户。镇村两级投资2189.6万元(不含中心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新铺设广珠公路文昌路段沥青路面,修建宝元路二期工程、小琅环人行道装饰工程、金谷大道分别宽18米和26米的桥梁工程、金谷大道排水工程、环镇路道路交通灯工程等;各村累计投资700多万元,新建村道19575米,排水渠7300米。全年全镇新增绿化面积81770.27平方米(不含房地产小区绿化)。投资2000万元,扩容白石、鸦岗、平南、南龙、雍陌、新圩等村的通信线路,加快麻斗和平东交换机房规划建设,全年电话放号安装4894户,宽带上网放号安装681户,全镇交换机容量30296门,实际用户达26982户,住宅电话普及率位居全市镇区第一。
  2002年三乡镇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心镇,明确城镇规划建设新的思路和目标,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重点建设镇中心区和平埔工业区等工业园区,提高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水平。先后邀请北京、上海、广西和广东规划设计院以及市规划局专家,分别修编全镇整体规划,规划设计中心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等,完成了规划设计咨询评审工作。全年完成旧区改造用地面积2094平方米,新建成商业楼宇6135平方米。前陇村商业广场一期工程以及平东村开发的雅豪苑商住区交付使用,白石村投资兴建了碧华综合大楼和12栋商住楼,西山村农贸市场进入二期工程建设。
  财税金融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转变理财方式,强化财政职能,规范支出管理,整顿财经秩序。全年财政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88%;税收(含农业四税)3.03亿元,增长37.66%,其中国税收入1.41亿元,地税收入1.31亿元,分别增长38.05%和39.43%;各项存款余额27.19亿元,增长26.51%;各项贷款余额16.61亿元。实行村帐镇管制度,统一审计各村财务,并将各村帐务全部移交镇会计站统一管理。
  人民生活 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89元,比上年增长7.58%;私人存款余额19.23亿元,增长19.64%。全镇农村私人拥有小车503辆、电脑1576台、摩托车7454辆、移动电话11326部。全年报建私人住房面积13.5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2002年,投入教育经费4200万元,新建理工学校初中部教学大楼,雍陌村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雍陌小学,平东村与深圳鹏城教育集团合作创办平东实验学校,白石村投资扩建幼儿园、增设白石小学计算机室,修建300米环形跑道,桥头、乌石、塘、泉眼、西山、鸦岗等村投资配备学校计算机室。全镇5所学校建成校园网,17所中小学校配备计算机室,拥有电脑1447台,配置多媒体电教室8间,平均每10个学生有1台计算机。全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98名三乡籍学生考入各类高等院校,56名初中毕业生考入重点中学。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校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全面实行竞争上岗,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进入学校领导层。探索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初步拟出改革的框架。
  科技 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镇财政全年投入科技经费464万元,占全镇财政开支的3.55%。开展“三高”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等科技下乡活动,抓好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举办34期农业、工业、环保、安全生产等培训班,参加培训3733人次。全年申报国家科技项目2个,省科技项目3个,市科技项目5个,其中和胜铝制品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的铝镁合金项目属国内首创。提高信息化程度,完成《工业管理信息》网上内部发布、网上发文系统,加快了镇政府网站的网上更新速度,全年有7万多人次访问三乡网页,提高了三乡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文化 利用文化广场举办迎新春文艺汇演、纪念“三八”妇女节、建团周年、军警民联欢、建党81周年、国庆、迎十六大、第五届“三乡之春”等大型文艺晚会。全年举办60场次较大型的文化活动,放电影37场次,举行广场舞会12场次。舞蹈《小鸟天堂》和话剧《网上网下》,分别获市第三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和市话剧小品调演金奖,泉林山庄醒狮队获中国国际舞狮邀请赛金奖。在市第二届藏书十佳单位、十佳家庭评比中,三乡镇图书馆获十佳藏书单位、圩仔居委会居民何明获十佳藏书家。加紧开发郑观应故居,调查造册登记全镇古碉堡、古建筑。成立工人业余艺术团和谷都摄影协会,三乡镇摄影协会会员郑志成的摄影作品《水之韵》在第57届国际沙龙摄影展中获得银奖。女子业余学校创办《三乡女工》报。全年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戏机室1间,查处违章电子游戏机室2间、录像放映点7间、图书点3个、音像制品点5个,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500盒、盗版图书1300册。投资190多万元,铺设电视网络线路13公里,更新旧线路23公里,架设光缆2公里,增加电视用户3000多户,全镇电视用户近2万户。
  体育 全年举办群众性篮球、足球邀请赛、锦标赛、友谊赛150多场,举办了全民健身万人长跑活动,成立羽毛球协会。雍陌村被评为广东省体育工作先进村。该镇太极拳运动爱好者伍镇宇获珠海国际太极邀请赛太极拳第一名和太极剑第二名。
  环境卫生 加大医疗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就医环境。三乡医院扩建6层住院大楼,设有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央空调、中心吸痰以及高标准手术室,装修门诊大楼,购置CT机、彩超机。全年药品招标采购900万元,占总用药品种的80%。三乡医院全年门诊49.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住院5491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89%,上升0.7%,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2%,上升2%。全镇没有甲类和乙类传染病发生,没有发生群体食物中毒现象。成立创建国家卫生镇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
  计划生育 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镇掀起学习宣传上述“一法一条例”的高潮。拓展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网络,在厂企和商住小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分会,形成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网络。2002年,全镇出生人口326人,比上年减少15人,人口出生率为9.52‰,下降0.5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4.48%,多孩率0.61%,完成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民政 成立三乡镇安置就业办公室,开展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摸底工作,举办针车培训、美容美发、电工、焊工等培训班12期,受培训人数1008人,安置30名失业人员就业和258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镇投入民政事业经费105万元,比上年增长50%。从2002年开始,统一由银行发放全镇低保金,每月8日前由银行划入低保对象帐户,保证低保金按时足额发给低保对象,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全年发放保障金71.6万元给全镇237户513人(其中城镇居民15户41人),其中市下拨36.17万元,镇19.84万元,村15.59万元。
  统侨工作 在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期间,接待孙中山曾孙孙国雄、美国密尔彼达市华裔市长郑国民、南非中华商会会长黄伟强、千里达中山同乡会会长陆知行、美国三藩市归善堂郑金锐、容金祺以及哥斯达黎加国乡亲20多人、巴拿马国古华康、邹文桂乡亲30多人回乡参观。为美国华裔市长郑国民找到姨婆、为孙中山曾孙孙国雄找到外婆祖居。为感谢巴拿马华侨邹文桂多次捐助家乡福利事业的发展,镇侨办协助白石村委会举办文桂运动场、幼儿园大楼、白石小学计算机室揭幕和白石老人活动中心奠基仪式,巴拿马华侨20多人和香港同乡会10多人组团参加了大会;会上镇委书记梁欣、镇长陆瑞芬分别向邹文桂、古华康、李俭、刘学明等华侨颁发牌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围绕社会治安“两年为期”的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优化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加强警务规范化建设和社区警务建设工作,发挥群防群治力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立刑事案件878件,破案327件,破案率37.24%。在西山村查获1间制造盗版光碟的地下工厂,现场抓获涉嫌制造翻版光碟人员13人,查获盗版光碟2.8万张,缴获盗版光碟设备一批。全年侦破毒品案件1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人,缴获毒品海洛因50克;受理治安案件702件,查处471件,抓获违法人员847人;缴获非法枪支29支。开展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检查整治全镇16间歌舞厅、8间桑拿按摩中心、11间足浴场、284间美容美发店以及游戏机室、网吧等场所,罚款处理35户违章经营异性按摩、设置暗房的美容美发店,罚没金额7.11万元,注销营业执照18个,查扣一批按摩床,发出整改通知书60份,停业整改22户。
  民主与法制建设 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实施送法下乡计划。开展党员干部队伍普法教育,订购《广东省镇村干部法律学习辅导读本》250本,发放给镇村干部。建立和完善选聘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举办外来员工法制骨干培训班8期,培训基层企业骨干2230人次。全年办理法律意见书、法律见证书和经济调解协议书262件;办理诉讼代理案件29件,诉讼标的162万元,挽回损失141万元;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68件,争议标的52万元,挽回损失32万元。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3件,协办公证252件。
  武装 选派5名民兵参加市军分区组织的对海登陆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参加全省防空观察哨所演习,全年民兵参加训练600人次,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54%。开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调查掌握全镇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困难户的生活情况,制定落实解决办法。全年慰问军烈属、复退军人300人次,赠送慰问金18万余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标准由上一年每人3800元,提高到4100元,各村同时提高优待金标准,镇村两级发放优待金平均每户为7600元,最高为8200元,超全镇人均收入水平;烈属和孤老复员军人的优待金标准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2002年有17名青年应征入伍,14名退伍军人返乡。
  精神文明建设 整治美化村容村貌,全面开展创建全国卫生镇工作。推进全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利用广播电视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镇内主要路口设立大型公民道德建设公益广告牌、悬挂宣传标语和横额,开辟专题宣传橱窗,举办专题文艺晚会等,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促进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逐步形成。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开展优质服务,规范服务标准,建立健全“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措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实行政务公开,促进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开展基层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对47个单位进行了“三服务一满意”行风评议,活动期间共向各村委会、学校、厂企发出600份基层评议问卷,其中被评为满意的单位占43%;较满意的占57%。开展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捐赠活动,其捐赠衣物350袋,折款12万元,捐赠现金10万元。


【人才储备制度】 制定人才储备制度,建立三乡人才资源库,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为基层农村及企业储备人才。人才储备对象为三乡镇户籍、年龄在25周岁以下(研究生年龄放宽至30岁),身体健康,正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经镇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考试,通过考核者可列入人才储备对象,每年确立20名培养对象。被列入人才储备库对象的人员,统一由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工作岗位,进行培养。2002年通过考核选拔10名大学生到基层培养。


【村级换届选举】 1月至8月,进行第二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镇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部依法依规完成换届选举工作。9月,顺利通过省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检查验收。


【专项文物调查】 组织对全镇古碉楼进行登记备案工作。全镇共有碉楼33座,其中23座位于白石村。分别为:白石三溪村溪连巷10号和11号,白石三溪村溪边巷,白石金凤环村,白石下冲村,白石锚山村锚街7号和锚山街幸福巷7号,白石麻子村上基四巷4号和二巷7号,白石麻子村下街1号,白石歧黄村文武巷5号、仁宝巷10号和歧洲巷12号,白石门前大巷1号、5号和7号,白石长寿巷1号和3号,白石中大巷22号、11号、11号东和11号南,白石德州巷。上述碉楼除白石村门前大巷7号的年份查出是1943年外,其余碉堡的年份均不详。3座位于三乡圩仔正街(1920年)。4座位于乌石村,即沟仔尾南21号(1921年)、沟仔尾街9号(1922年)、沟仔尾三巷18号(1920年)、沙尾坊107号(1923年)。还有3座分别位于鸦岗村西街(年代不详)和塘村(里塘)(年代不详),平岚东堡东明一巷38号(1921年)。


【美国华裔市长郑国民万里寻亲】 现年47岁的郑国民现任美国密尔彼达市市长,是第三代华裔,父亲祖籍菲律宾,母亲祖籍三乡镇平岚南村。12年前,其外祖父将一封信交给郑国民,嘱咐其回家乡寻亲。由于公务缠身,郑国民一直未能成行。2002年8月,市侨务局将郑国民回乡寻根的消息通知镇侨务部门,镇侨办经寻找,找到了居住在平岚南村的郑国民的姑婆郑金凤。11月10日下午,在镇主要领导的陪同下,郑国民及其母亲、舅父、阿姨回到外祖父的祖屋,与姑婆郑金凤相见。郑国民表示愿意向家乡捐献6台电脑,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绵力。


【巴拿马华侨邹文桂捐助家乡福利事业】 白石环村旅巴拿马乡亲邹文桂秉承桑梓情深,乐善好施的美德,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多次捐资修建村道、牌楼和自来水工程,尤其是2001年和2002年,先后捐资修建了白石小学电脑室和运动场。并组织旅居巴拿马华侨回乡参加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且再次捐赠40万元资助兴建白石村老人活动中心。据不完全统计,邹文桂为家乡福利事业捐赠达160万元。11月10日,由邹文桂捐建的白石小学文桂运动场、电脑室、幼稚园附属楼和白石老人活动中心分别举行了揭幕和奠基仪式。镇委书记梁欣、镇长陆瑞芬等镇领导和白石村领导、邹文桂等旅巴乡亲20多人及香港三乡同乡会部分乡亲出席了庆典活动。(米 立)


附:2002年三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孙国维(2002年7月止) 梁 欣(2002年7月起)

副书记:陆瑞芬 郑九根 梁国帜 蔡 宏(2002年3月止)

主 席:李日华(2002年7月止) 梁 欣(2002年7月起)

副主席:黄康成(2002年7月止) 罗仁生(2002年7月起)

镇 长:陆瑞芬

副镇长:黄桂河 陈佑文 李小建(2002年6月止)

    陆洁强(2002年7月起) 霍锦添(2002年7月起)

上一篇: 三乡镇(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三乡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