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镇(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21 【点击率】3404次

【概况】 南朗镇位于中山市东部,西靠五桂山,东临珠江口,北接火炬区,南连珠海市。京珠高速、中拱公路、广珠城际轻轨和在建的中山东部快线纵横贯通。面积218.8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10.8万人,户籍人口4万人。获中国独具特色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中国绿色名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中山市经济强镇等称号。2010年,南朗镇做好“三城”(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朗城、翠亨滨海新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和“三产”(第三产业)建设工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农业】 2010年,南朗镇粮食种植面积2.34万亩,总产量7468吨。水产养殖3.93万亩,种植蔬菜1.38万亩,水果1.1万亩,生猪出栏量8.05万头,家禽出栏量76.45万只。农产品销售收入共2.44亿元,净利润8969万元。农产品有崖口、关塘荔枝,下湾龙眼,冲口莲藕、香蕉,崖口、横门海鲜等。2010年,投入3500万元,完成“龙珠园”村级物业经济园二期工程和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村级物业园建设,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全镇有农村物业经济园3个,建筑面积共22万平方米,全年合同保底租金收入达2000万元。镇政府投入2037万元,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修建农路7公里,完成第六期林相改造1611亩,四旁(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绿化6公里,种植红树林160亩。加固桠洲围海堤,完成土石方工程共16.2万立方米。按照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林权改革。2010年,南朗镇农业总产值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集体总收入9733万元,增长7%。

【工业】 2010年,南朗镇有ABB变压器(中山)有限公司,中海广东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建纶电器(中山)有限公司,开益禧半导体有限公司,通佳鞋业有限公司,中山市国泰家具有限公司,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侨光纺织有限公司,莎丽卫浴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南朗镇工业总产值18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第三产业】 2010年,南朗镇第三产业总投资2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建设翠亨温泉旅游度假区,孙中山故里5A旅游景区,“东都明珠”商贸区,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二期和陈氏宗祠修缮等工程,完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特色餐饮等基础配套设施。形成以孙中山文化为龙头的历史文化游,以品尝特色海鲜美食和观赏海景湿地为主线的休闲观光游,以集益公园庙宇群和石仔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游,以云梯山、蒂峰山为主的康体生态游,以品尝南朗特色水果为主的农货体验游,以孙中山故居和市光荣院为主体的红色教育游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60万人次,增长10%。旅游收入1.36亿元,增长15%。镇内有雅居乐酒店、南朗市场、南朗车站等三产企业,有盈彩美地、锦盛新城、盛东豪庭、岭南名居、锦绣海湾城和东海岸花园房地产项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9万平方米,销售总额24.3亿元。2010年,南朗镇第三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21.6%。

【外经外贸】 2010年,南朗镇参加“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共签约项目30个,合同引资总额50.75亿元,外资项目履约6宗,内资项目履约11宗。实际利用外资32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全年外贸出口总额7.32亿美元,增长31.63%。推进“双转移”、“双提升”,通佳鞋业有限公司、三礼电子有限公司和侨光纺织有限公司分别在广东阳江、广西、安徽等地设立外包公司,将部分工序生产线转移出去,腾出厂房引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项目。

【镇村建设】 2010年,南朗镇改造市政道路设施和电力电网,营造镇内主要道路节点的环境景观。投入2亿元,改造中拱路城区路段和岭南路、永兴路、明珠路、海湾一路,共13公里。完成街心公园、逸翠公园、科普园等城乡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成省立绿道一号线(从横门沿海至翠亨平顶)18.5公里和翠亨连线6公里。建设电力配套设施,完成500千伏狮洋线30个基塔建设,完成110千伏关塘站和220千伏翠亨站两个输变电站的主体建筑工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3%。

【环境保护】 2010年,南朗镇抓好源头治污,在项目引进上做到“四个不批”,即污染的项目不批、没有通过环评的项目不批、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的不批、厂址定点不当的不批。落实建设项目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治理设施。全年对建设项目环境现场监察95间次,对污染源环境现场监察376间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8万吨,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测设备和中控系统等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财税金融】 2010年,南朗镇完善年度财政预决算、专项请拨、重大工程和大额采购招投标、土地转让拍卖、非税收入征收绩效考评、票据管理等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支出、民生支出,压缩行政成本,严控“三公”费用(公用车辆经费、公务接待费、公费出国)。全年政府集中采购预算金额1.27亿元,采购金额1.18亿元,节约资金900万元。加大税源监控力度,严格税收征管。全年税收收入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4%。其中,国税收入7.18亿元,增长23.85%;地税收入4.07亿元,增长48%。2010年,全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4亿元。

【居民生活】 2010年,南朗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6101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773元,增长1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人均3.85万元,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城乡居民社会购买力)年人均2.05万元,增长23.5%。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5.96平方米。全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5496万千瓦时,增长34.4%。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增加500户,移动电话用户9.5万户。

【教育】 2010年,南朗镇有中学2所,小学6所(其中民办学校1所),幼儿园15所。投入3800万元,完成新翠亨小学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投入100万元,完善校园人防技防设施。云衢中学被评定为省一级学校,翠亨小学被评定为市一级学校。全镇7所公办中小学校均为省市等级学校。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年”方案,规范教育管理,强化教育内涵提升,全镇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共163篇。南朗镇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复评验收,被评为中山市推进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先进镇区、中山市教学质量先进镇区二等奖和中山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科学技术】 2010年,根据《南朗镇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的暂行办法》,镇财政投入100万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实施名牌战略。全年申请专利量12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外观设计专利39项。全镇获得专利授权量12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59项。中山市科朗家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发展有限公司创建市级创新服务平台,中山市国泰家具有限公司和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认定,中山通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2010年,南朗镇创建成为广东省创新专业镇。

【宣传文化】 2010年,南朗镇修建左步历史文化展馆,出版《南朗历史文化丛书》。完成多功能艺体中心建设,全镇15个行政村(居)全部建起农家书屋。架设及整改有线电视主干线19公里,安放光缆、电缆46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举办2010年慈善万人行、飘色巡游、“百歌颂中华”国庆合唱大赛、迎亚运系列文体活动、生态南朗纪实摄影大赛、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等活动30场,参加人数2.5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10年,以创建二甲医院的标准,推进南朗医院扩建工程。投入2900万元,改造门(急)诊大楼,新建综合楼和后勤楼,改造和新建面积共1.56万平方米。2010年,南朗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重症病人186人次,腹腔镜手术98例,髂关节置换5例,脊柱手术1例,白内障超声波乳化加晶状体植入术21例,鼻窦内窥镜下手术2例,鼻纤维内窥镜下手术122例。开展南朗医院建院55周年回馈社会系列活动,有义诊、免费体检、手术病人优惠活动,活动期间减免患者费用8.3万元。2010年,南朗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体育活动】 2010年,投资400万元,重建南朗镇体育活动中心田径场。全镇15个村(社区)建有健身苑、室内羽毛球馆和室内乒乓球室,确定每年6~10月为南朗镇全民健身活动月。举办南朗镇第四届体育节,参加运动员8000人次,有南狮争霸赛、三人篮球赛、机关乒乓球赛、“三棋”比赛、机关羽毛球赛、机关男子篮球赛、游泳赛、机关拔河比赛、男子足球赛等20个项目。南朗理工学校女子龙狮队到澳门参加省港澳舞龙舞狮邀请赛,获铜奖。南朗镇老年人腰鼓队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腰鼓比赛,获一等奖。中老年人太极柔力球队参加市“福彩杯”中老年太极柔力球大赛,获铜奖。

【民政服务】 2010年,南朗镇按照《中山市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一村一社区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20万元,支持各村社区整合资源、改善办公条件,创建六好(党建好、自治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和谐农村社区,顺利通过市督导组验收。做好优抚工作,向各类重点优抚对象229名,发放定恤、定补金172万元。向全镇优抚对象53人,发放优待金51.25万元。镇、村向381户特困对象发放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3.23万元。镇财政投入13.4万元,帮助623户特困群众解决生活、读书、医疗等困难。投入107万元,改造10户低保户危房,改造面积共465平方米。投入30万元,免费为全镇2500户、65岁以上老人装上“关爱铃”。

【社会治安】 2010年,完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二期工程和村居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建设,围绕“创平安、迎亚运”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年立刑事案件337宗,破246宗。受理治安案件941起,查处927起。在全镇25所中小学、幼儿园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每个学校有2名以上民警现场保卫防护。2010年,南朗镇公安部门被评为市禁毒先进单位,获全省县级公安刑事技术考核第二名,获集体三等功。2010年,南朗镇被评为中山市平安镇区。

【司法武装】 2010年,南朗镇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家庭、邻里、合同、赔偿、劳务、土地承包、房屋宅基地等各类矛盾纠纷198件,调处纠纷198件,防止群体性事件2起,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率100%。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举办模拟法庭、案例讲解等学法用法实践活动。规范法制副校长管理,全镇中小学校全部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发挥法律服务所的职能,全年办理诉讼代理82起,非诉讼代理30起,代写法律文书128份,解答法律咨询4460人次。15个村(社区)民兵营完成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四个基本”建设工作。完成冬季征兵工作,17名青年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南朗镇(村)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定期排查,敏感期排查,社会矛盾纠纷信息报送,领导包案处理信访大要案,领导接访和村小组信访联络员等制度。完善镇、村、组三级信访网络,采取家访、教育、劝导、24小时稳控等措施,做好重点信访人员的疏导教育工作,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行政、经济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年接待群众来访70宗、574人次,成功调解70宗。

【劳动社保】 2010年,镇政府制定实施《南朗镇城乡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补贴实施办法》,投入60万元,鼓励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全年举办就业招聘会43场,675人成功实现就业。举办专业技能和自主创新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共999人,帮助7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南朗镇社保部门获2010年度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单位和社保经办机构业务综合评比一等奖。  

【计划生育】 2010年,完善《南朗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实行镇、村、组三级干部包村、包户责任制,按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考核结果落实奖惩,形成以“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计生工作机制。全年户籍人口出生411人,出生率10.32‰,计划生育率98.05%。流动人口出生767人,计划生育率91.92%。南朗镇被评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区和无政策外多孩出生镇区。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南朗镇登记备案出租屋1805户,登记率100%。健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数据库,完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责任制度,与出租屋主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出租屋缴纳税费88万元。全年办理《居住证》3.65万份,暂住儿童随行卡3417张。实施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受理积分申请登记511人次,其中成功入户116人,成功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92人、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41人。

【安全生产】 2010年,南朗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三项行动”。举办安全生产负责人考证班,全镇有92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学习并通过考核领证。对全镇108名注册安全主任进行继续教育培训,89人参加特种作业培训。全年出动人员571人次,发现安全隐患52处,整治52处。南朗镇共发生各类事故63宗,比上年下降8.67%,死亡9人,下降28.57%。

【侨务工作】 2010年,南朗镇依法护侨,凝聚侨心,受理侨胞来信来访20宗,主要落实侨房、寻亲等。全年接待侨胞450人次。坚持“以侨为本,以刊为桥”的思路,办好《南朗乡音》。

【翠亨学校喜迁新址】 2010年9月1日,由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亲笔题名的家乡学校——翠亨学校喜迁新址。翠亨学校原校址在中山纪念中学扩建范围之内,镇党委、政府重新划定翠亨村竹头园兰溪河畔的松林山头为新翠亨学校的新址所在地,规划占地125亩,已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第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1.67万平方米。在每个教室安装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平台,各功能室规划齐全,拥有藏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科学探究室、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多媒体阶梯会议室,校园办公网络和防盗视频监控系统。第二期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建设艺术体育中心、图书馆、第二教学楼等。

【左步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程启动】 2010年11月18日,左步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程启动。左步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把占地800平方米的旧左步小学礼堂改造为左步人文历史展馆,成为一个融文化、旅游、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展示平台。保护欧氏宗祠等历史建筑群和历史街区,进一步对孙氏宗祠原貌进行考证,修复宗祠旧貌,整理孙中山史迹径等。

【扶持城乡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 2010年8月27日,南朗镇出台《南朗镇城乡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补贴实施办法(暂行)》,根据规定,补贴范围分培训补贴、就业补贴和创业扶持三大类。其中,培训补贴的对象为16周岁以上的本镇户籍人口,符合要求的补贴对象可以参加中山市定点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培训定向工种,享受1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每个参加培训且经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城乡劳动力,每人每天可领取15元的生活补贴费。就业补贴方面,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规定初次实现就业或者初次实现再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就业6个月以上,每人每月可获得100元的就业补贴。镇财政对用人单位给予相应补贴奖励,吸纳1名失业人员,一次性奖励500元的就业安置费和社会保险补贴费。创业扶持方面,由镇政府拨出300万元启动资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获得5000元至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创业金。20万元以下的银行贷款,可享受由镇创业专项资金给予的2年贴息扶持。市级以上部门鼓励开办的低碳节能减排企业,在镇内民营企业孵化基地内创办的企业,也可享受有关的补贴奖励和优惠政策。

【“伟人故里·生态南朗”摄影大赛】 2010年9月30日,“伟人故里·生态南朗”南朗镇纪实摄影大赛及摄影作品巡展正式启动,活动筹委会组织摄影爱好者200人次到南朗镇采风。部分摄影爱好者和新闻工作者将他们历年积累的照片整理出来,参加本次比赛。活动筹委会共收到70位作者送交的1300幅作品。11月,评选出获奖作品14幅(组),优秀作品30幅(组),入选作品99幅(组)。11月12日,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纪实摄影作品巡展。

(陈小明)
 

上一篇: 南朗镇(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南朗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