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板芙镇位于中山市南部,珠江支流西江东侧,东靠五桂山山脉,西临西江磨刀门水道,地势东高西低,岐江河纵贯镇境南北13公里,把全镇分成东西两部分。总面积79.8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38万人,外来人口6.51万人,旅居海外华侨6000多人,是中山市侨乡之一。105国道贯通全境,交通便利,经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工业发展初具规模。西部为西江长期冲积而成的大沙田地区,河涌纵横交错,土地和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2007年,板芙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建设和谐板芙。实现生产总值30.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7.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8%和15.58%。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拓展家具专业镇空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建设家具产业信息平台。优化工业结构,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巩固家具、皮具、玩具、服装四大支柱产业,全年四大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服装业产值增长36.58%。加快电光源基地基础建设,引导发展电光源产业,大昌灯饰和晶蓝光电LED等电光源项目已投产,推动电光源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业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生产总值能耗有所下降。全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87%,出口总值增长18.33%,而工业用电量只增加5.32%,工业用水量下降1.2%,实现工业增长与能耗下降的良性循环。强化企业服务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宏观形势变化,在稳定企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销,占领国内市场,推动进出口双向发展。2007年,全年工业总产值8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
农业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挥水资源丰富等地缘优势,发展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导品种的水产养殖业。全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1.6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成功引进美国叉尾鮰、笋壳鱼养殖,推广水稻新品种粤二占、广丰7号和冬种马铃薯。开展淡化养殖试验,200多亩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取得初步成功。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田路网等建设。整治低产鱼塘6480亩,修建农路17.4公里、农桥11座、涵闸24座,改造中低产田1026亩,疏浚排灌渠道15.8公里,农村“四旁”绿化18.4公里。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中顺大围板芙段达标加固三期工程。建设广福农业示范园,总面积3500多亩,包括1000多亩优质水稻产业区,近2000亩优质水产养殖基地,800多亩香蕉种植区。投资603万元,推进广福、新联两个中心村建设,投资624万元改造金钟旧市场桥等9座危桥,投资400万元建设板尾木围村道等8条村路共计7.5公里,投资148万元整治金钟涌等8条内河涌。采取政府出材料、农民出工的形式,以禄围村和广福贵围、寿围村为试点,进行河涌一河两岸、“四旁”绿化整治的试点工作。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利益向下原则,分类制订和实施扶持方案,大力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对于经济欠发达村,引导其发挥自身优势,盘活资源,探索反承包、建设物业出租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07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19%。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金澳华庭、尚美居、和苑等商住小区陆续推出,明智房地产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申办雅芙花园项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万平方米,销售收入2.16亿元,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均大幅增长。发掘旅游资源,规划河西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十三顷段种植红树林176亩。引导商贸、餐饮、酒店、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上档次、上规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12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0.83%。
外经外贸 利用“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契机,做好招商选资工作,成功引进泰华施利华(增资)、霞湖世家、明峰服饰等一批优质项目。盘活闲置土地,收回闲置土地375亩,促成305亩土地委托镇政府对外招商。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期间,租出闲置厂房2万平方米,盘活土地265亩。
镇村建设 完成工业大道一期工程,加紧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四顷涌桥、白坦涌桥及聚丰米业至四顷涌段招标,已进入施工阶段。完成环镇北路四期路基填土工程,板芙村委会至板尾河东段硬底化工程已接近单边完工。协助古神公路板芙段建设,完成板尾、金钟18户拆迁建筑的清拆工作。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城市管理的量化考核。加大投入,抓好城镇的美化亮化,投资434万元用于城镇绿化、路灯安装维护、交通设施、市政维修及主干道排水管道清淤。开展环保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严把项目审批的环保关,控制新的污染源。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完成预处理池、二沉池建设工程,正加紧办公楼施工,工业大道、里溪大道污水管网建设已进入招标程序。位于顺景工业园内的污水处理厂2006年动工兴建,首期工程计划2008年竣工,日处理污水5万吨,预计总投资1亿元。不断完善卫生设施,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广福、禄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加强城管执法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城管、工商、公安、爱卫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违章建筑以及占道经营、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两次对违章建筑依法进行强制清拆,促进镇容镇貌的改善。
财税金融 2007年,税收收入36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倍。其中,国税收入27196万元,增长21.21%;地税收入8955万元,增长34.4%;财政收入6906万元,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提高教育、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其中教育投入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公安和社会保障各投入1000多万元,分别占财政收入的7%。规范资产管理,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强审计工作,专项审计镇财政投入的各项资金。完成四联、湖洲、白溪、深湾等村换届前的财务审计工作,开展全镇137个村民小组财务审计摸底工作。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2007年,全镇在岗职工工资人均14472元,比上年增加1704元,增长13.3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801元,增加1303元,增长15.3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人均12837元,增加435元,增长3.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城乡居民社会购买力)年人均6494元,增加675元,增长11.6%。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7.3平方米,增加2.3平方米,增长5.1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3155万千瓦时,增加465万千瓦时,增长17.29%。固定电话用户1.35万户,增加375户,增长2.86%。全镇参加社会保险104503人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6091人,占农业人口的99.1%。
教育 全镇有中小学校10所,在校学生11133人,在职教师492人。投资49万元改建湖洲小学塑胶运动场,投资100万元完善新联小学室场设施,投资400万元扩建、改造板芙小学。新联、板芙小学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验收,全镇2所公办初中已创建为市一级学校,有公办小学5所,其中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3所,市规范化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初步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2007年,875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考入市重点中学207人,创历史新高。板芙中学全部学科获市一、二等奖。新联小学代表板芙镇参加市“光彩杯”小学生男子篮球赛获第二名,深湾小学参加市举办的师生独唱独奏表演赛获一等奖,参加市第四届机器人大赛接力赛获第二名。2007年,板芙镇获“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称号。
文化宣传 投资300万元,购买原板芙地税分局办公大楼,改建成镇文化活动中心办公楼。投资30多万元,改造和新建镇宣传文化中心大楼。投资10万多元,翻新改造镇图书馆和影剧院,增加镇图书馆新图书5000多册,完善电子阅览室,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整理编印《芙蓉》、《足迹》、《新视觉》三部作品集。投资20多万元,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参加市第三届合唱节,获镇区赛组银奖。元旦举办“板芙风采”摄影比赛,收到近200张优秀的摄影作品。
体育活动 举办了镇三人篮球赛、“五一”中国象棋公开赛、“和苑杯”乒乓球公开赛等全镇范围的活动。参加广东省小曲王争霸赛(中山赛区)比赛,获得两枚铜奖;参加全市小学生篮球赛,获第三名。参加全市“黑人牙膏杯”小学生足球赛。
医疗卫生 投资50多万元,改建板芙医院门诊候诊室、门诊诊室等。4月7日,在板芙公园举行2007世界卫生日咨询义诊活动,向群众宣传卫生健康常识,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投入274万元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在行政村建设垃圾收集站。投资1100万元,清淤、清理全镇河涌60多公里,拆除直排式厕所220个,提高了水环境质量。
计划生育 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6.45%,板芙镇被评为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年户籍人口出生451人,人口出生率为13.5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千分点。流动人口婴儿出生登记1862人,增加163人,政策内出生1474人,计划生育率为79.16%,上升9.94百分点。
流动人口管理 全镇登记出租屋1690多户,有外来人口65104人,其中暂住出租屋31308人,暂住厂企或其他地方34649人。全年共征收出租屋租赁税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年内,联合执法小组共出动职能部门执法人员309人次,清查出租屋298户次和流动人员2541人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69份,催办《暂住证》通知书1182份,协助相关部门查处出租屋54户。
环境保护 加强企业污染监控,全年受理和审批环保项目364个,污染源现场监理630间次。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0宗,征收排污费8.8万元和污水处理费245万元。通过文艺汇演、知识问答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宣传环保,倡导“生态中山、和谐家园”,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民政 镇政府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第一期确定改造252户1013人,其中茅房89户,危房163户。已动工兴建126户,竣工52户,接近竣工41户。投入250万元,完成敬老院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宿舍楼1栋,改造旧综合楼1栋。救济临时生活困难群众1039人次,发放救济金32.7万元。
信访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规章制度,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全年受理群众来信、上访87宗,比上年减少40宗,下降31.5%。信访立案调处44宗,办结率50.6%。各村(居)委会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9宗,调处52宗,调处率75.4%。
社会治安 强化基础建设,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年,共立刑事案件376宗,比上年升3.32%;破案229宗,破案率60.9%。查处治安案件513起,比上年增加73起;破获贩毒案13宗,抓获贩毒人员15名,缴获毒品海洛因50多克,麻黄素200多斤,查处吸毒案件103起。
【西河水闸改建工程】 西河水闸改造工程总投资1.4亿元,将30孔改为10孔,单孔净宽由5米改为15米,设计通航船只能力为500吨。工程竣工后,将提高水闸的防洪、防潮、防涝、通航能力。6月1日,黄华华省长视察了该工程,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工程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将工程建成优质精品工程。
【梁福根、梁华根兄弟见义勇为】 6月15日,佛山市南海九江大桥被行船撞断,发生重大事故。梁氏兄弟在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受困群众。梁氏兄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9月14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梁福根、梁华根兄弟“中山市见义勇为好市民”称号。(胡坚桐)
附:2007年板芙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吴炳坤
副书记:黄顺欢
陈顺葆(1月起)
主 席:吴炳坤(1月起)
副主席:吴景文(1月起)
镇 长:黄顺欢(1月起)
副镇长:陈顺葆(1月止) 冯国飞 贺顺群 叶 凯(1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