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镇(2010)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19 【点击率】2480次

【概况】 大涌镇位于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河,西靠西江,面积40.66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委员会和2个村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7.43万人,户籍人口2.93万人。海外侨胞3万多人。先后获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纺织服装名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市文明镇区、市工业强镇等称号。2010年,大涌镇地区生产总值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农业】 2010年,大涌镇有耕地面积8760亩,蔬菜种植面积9589亩,鱼塘面积9310亩,粮食产量3455吨,“三鸟”饲养量98万只,水产养殖7933吨,生猪养殖1.96万头。2010年,投入300万元,新建农路5174米,其中“硬底化”农路3700米。投入147万元,落实种植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包流转林地经营823亩。落实动物防疫措施,犬只免疫2120头,免疫率97.43%;“家禽(鸡鹅鸭)H5N1”免疫数量98.6万只,免疫率100%;猪瘟、口蹄疫、蓝耳的免疫数分别为1.96万只,免疫率100%。免费发放预防猪流感疫苗3032支,消毒水185瓶(包)。加强农产品检测工作,不定期抽检安堂、青岗、南村、岚田等地的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农贸市场,全年抽检样本4146份,超标94份,合格率97.7%。处理超标菜50批次,销毁6批次。大涌镇村级经济总收入626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纯收入4733万元,增长25.58%;物业总收入3569万元,增长12.94%。全镇农业生产总值2.34亿元,增长0.56%。

【工业】 2010年,大涌镇推进名牌名标、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联盟三大战略,实施《大涌镇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和《大涌镇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成立纺织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制定《深色名贵硬木家具》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全镇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18家,省级以上名牌名标21个,专利授权总量520件。10月22日,大涌镇人民政府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南方分公司签订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选址大涌污水处理厂旁,工程将采用分期建设,第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70亩,第一期建成后年发电量2.47亿千瓦时,供热量99万吨。2010年,大涌镇工业总产值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1%。 

【第三产业】 2010年,大涌镇红木家具销售集聚区包括426家红木家具生产及销售企业,分布在岐涌路、新平路、葵朗路和兴涌路,年销售额22亿元,接待宾客100万人次。扩大文田布业城规模,新建华星北路布匹、辅料一条街,牛仔纺织布料和辅料批发集散地已具规模,年销售总额25亿元。新建凯乐商务酒店、大涌淘宝城、文田商业街和汇成商业街。大涌镇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外经外贸】 2010年,大涌镇实施《大涌镇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在“3·28”中山招商洽谈会上,引进6个项目,投资总额31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53%;外贸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增长11.69%,出口涉及牛仔服装、红木家具、五金制品、塑料工艺品等行业。

【镇村建设】 2010年,大涌镇完成翠华片区、旗南片区、旗山片区、青岗旗北片区、中心区、旗南工业区等6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岚田、安堂、大涌、青岗、南文、旗南、旗北等7个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491宗、2344亩土地纳入“三旧”改造计划。投入3亿元,开展路网、水网、电网等44项民生工程。其中,完成中新公路接驳古神公路工程、全镇村级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文化广场工程、电视台业务用楼主体工程、大涌图书馆改建工程、岚头山公园工程,构建大涌镇与广珠西线高速、南外环延长线的路网接驳,推进兴涌路、华泰路、环镇路、德政路等镇内路网改造,实现镇内“四纵、四横、一环”的路网规划和西接古神公路、北接广珠西线、连接中开高速的对外路网格局。2010年,大涌镇报建面积2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7.4%。

【环境保护】 2010年,大涌镇开展各项环保现场监理500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57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3宗,罚款金额35万元。受理各类环保信访案件110起,查处案件110起,办结103起。征收工程建筑噪声和家具行业(有锅炉部分)的排污费56.8万元,追回欠缴排污费欠款5940元。排查重点污染行业项目27个,限定整改手续不全的项目7个,其中立案处罚逾期未落实整改措施的项目6个。

【财税金融】 2010年,大涌镇税收收入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9%。其中,国税收入2.79亿元,增长18.72%;地税收入1.39亿元,增长27.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增长66.41%;财政支出2.63亿元,增长9.13%。主要保障“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教育、公共卫生、扶贫、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城建等方面财政支出。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6.39亿元,增长21.64%;贷款余额19.44亿元,增长25.99%。

【居民生活】 2010年,大涌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482元,比上年增长21.91%。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13.58万元,增长20%。人均居住面积28.6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7795万千瓦时,增长18.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亿元,增长42.74%。

【教育】 2010年,大涌镇公办学校有中学1所、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教职工人数433人,在校学生8605人,其中初中和高中学生2330人,小学生6275人。集体办幼儿园9所,教职工154人,幼儿2196人。2010年,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中小学绩效方案无发生投诉案例。大涌镇为规范学校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实效,制定《大涌镇中小学校(幼儿园)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三级评价机制”相结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上级、同级、下级的三级评价,分解岗位目标,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以评价为切入口,建立责任、监督、检查评估,奖惩一体的运行机制,综合评价结果与绩效挂钩。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大涌镇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目标评价体系。2010年5月,在市教育工作表彰会上,大涌镇被评为“中山市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综合评价先进镇区”,大涌镇已连续13年获此称号。2010年,大涌镇获得中山市法制安全教育先进镇区、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卓山中学获初中教育质量评价一等奖。

【科学技术】 2010年,成立中山市红木家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提升红木家具产业的竞争力,保障红木家具的合法权益。实施《大涌镇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全镇专利申请量120件,其中申请外观专利奖励300元,实用专利奖励2000元,发明专利奖励5000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联合开平市源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投入60万元,组建中山市大涌镇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各项经贸科技项目获省市项目经费扶持700万元,其中大涌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获得市科技局扶持经费500万元,中山市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大涌牛仔服装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省科技厅经费奖励30万元,中山市红古轩家具有限公司的“大涌红木家具产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厅25万元、省经信委服务平台专项经费60万元、市经信局服务机构专项经费30万元。中山中茗电器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其“LED新光源节能灯的研制”项目获市科技局科技经费10万元。恒辉印花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为首个全国服装印花技术研发基地,其“纯棉服装无水印花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项目获市科技局经费5万元。中山市国立木业有限公司获得市经信局技改项目奖励10万元。

【宣传文化】 2010年,大涌镇举办迎春书画展、曲艺慈善晚会、春节游园活动、元宵灯迷会、三八妇女节文艺晚会、粤剧晚会、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少儿歌唱大赛、国庆电影欣赏晚会、国庆摄影展等活动36次。投资300万元,建成大涌新图书馆,室内面积600平方米,藏书量10万册。《卓旗山下》文艺报扩成时政版、新象荟萃、撷英咀华和艺影斑斓4个版面。群舞《鸣哈》获市少儿艺术创作节目调演比赛舞蹈大型B类银奖。在2010年中山市“绿色中山·和谐家园”征文比赛中,曾睿的作品《阳台》获得文学小型B类二等奖,岚田小学学生李学林的作品《我那快乐的“四好”之家》获得文学小型B类三等奖。黄才乐在中华莲花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中,获优秀奖。

【医疗卫生】 2010年,大涌镇有医疗机构10个,包括大涌医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康明诊所、汇康牙科、利富制衣厂医务室等3间民营机构,医疗病床120张,卫生技术人员234人,其中医生100人。2010年,大涌医院投资500万元,购置彩色超声多普勒、生物安全柜、除颤仪等医疗设备,改善产房、放射科、超声心电图科、急诊室和部分社区卫生站工作环境。投资100万元,建立影像科工作站、超声心电图科工作站和检验科工作站,与医生工作站联网,建立住院电子病历、药房发药条形码系统和数据库网络备份。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控、产后访视、健康检查、康复治疗等服务。2010年,大涌医院出院病人7982人次,门(急)诊病人6.53万人次,开展住院手术3853例。

【体育活动】 2010年,大涌镇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000名学生参加比赛。开展全镇中小学生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篮球、兵乓球、羽毛球的“三棋三球”等活动以及广播操比赛。在第十三届省运动会上,大涌籍运动员李泽文获自行车男子乙组80公里金牌,古颖川男子获甲组120公里金牌。在2010年中山市“光彩杯”田径锦标赛中,大涌镇男子丙组获团体第七名,其中安堂小学林嘉源获男子60米第一名和100米第一名,岚田小学伍雅诗获女子60米第一名。

【民政服务】 2010年,大涌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318户、790人发放低保金共130.22万元。向78户、230人发放医疗救助19.17万元,向305户、1013人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26.91万元,为34户低保户修建住房。资助18名低保家庭学生,帮助19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解决28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为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30~450元政府津贴。2010年,大涌镇办理结婚登记142对,办理离婚登记21对。

【社会治安】 2010年,大涌镇综治维稳中心、公安、劳动、安监、交通、纪检、文化、工会、社会事务办、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等职能部门,落实矛盾纠纷联合调处、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突出问题联合治理、重点工作联勤联动、基层平安联合创建、流动人口及重点对象联合管理服务的“六联机制”。全年对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及突出问题排查整治15次。制定《中山市大涌镇新办企业缴存职工工资保障金实施方案》。2010年,大涌镇立刑事案件434宗,破302宗。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992起,查处1987起。

【司法武装】 2010年,大涌镇各级调委会调解纠纷113宗,主要纠纷有劳资纠纷87宗、婚姻家庭纠纷2宗、邻里纠纷4宗、赔偿纠纷14宗等,调解成功113宗。发挥法律服务室的职能,全年办理非诉讼案件及代写法律文书276宗,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02件次,办理法律援助诉讼事务2件,仲裁6件,为镇政府及各社区提供司法建议2件。完成冬季征兵工作,9名青年应征入伍。

【信访工作】 2010年,大涌镇设立“书记信箱”、“网上投诉”,开通手机短信诉求受理平台,办结网上投诉353起。每月15日的领导接访日,开展“网上对话”活动,由接访领导在网上直面网民进行交谈,并对需要实际解决且符合政策要求的难题由专人跟进解决,全年领导接访日共解答咨询86件,解决实际问题25件。2010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13宗,其中农村管理问题案件12宗,劳资纠纷77宗。

【劳动社保】 2010年,大涌镇新增就业165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人,本市农民转移就业450人。受理劳资纠纷1266宗,其中1205宗调解成功,61宗办理仲裁。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50人,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50人。退伍军人推荐就业7人,自谋职业4人,发放退伍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2.8万元。

【计划生育】 2010年,大涌镇户籍人口出生237人,计划生育率98.31%。流动人口出生500人,计划生育率92.8%。265人符合《广东省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每人每月领取奖励金100元。

【流动人口管理】 2010年,大涌镇有出租屋1576户,办理登记回执1515户,办理率95%,代征房屋租赁税195.36万元。办理《居住证》3.31万份,办理随行卡3545个,受理积分制申请525人,符合入学条件的79人,符合入户条件的44人。开展出租屋百日排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清查、“创平安·迎世博”统一清查、出租屋消防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清查经营场所、出租屋9800间次,消除安全隐患650处。张锡蓝、高健婷、周安柱等3人被评为2010中山市“同是中山建设者”百佳优秀务工人员。

【安全生产】 2010年,大涌镇安监部门出动983人次,开展23次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检查企业、学校、车站、码头、商场、集贸市场、仓库、建筑工地、歌舞厅、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2362间(次),发现267间(次)存在安全隐患,全部消除。2010年,大涌镇发生工伤事故949宗,工矿商贸死亡事故3宗,死亡3人;道路交通事故36宗,死亡12人,受伤25人。

【侨务工作】 2010年,大涌镇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团、乡亲、客商600人次。受理侨胞来访来信来电10宗,协助侨胞办理房地产证、公证、寻根、寻祖屋、房屋产权继承等事宜。乡亲卢伟颅和余金晃分别捐款50万港元重建镇图书馆,乡亲萧文龙伉俪连续22年慰问五保户、困难户。港资企业“维晋制衣有限公司”慰问严重困难家庭和孤儿,资助旗北村陈金带每月生活费300元。

【2010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博览会】 2010年3月16~23日,2010中国(大涌)红木家具名优产品博览会在大涌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主要展示红木家具珍品,并邀请国内知名收藏家集中展示价值超亿元红木家具收藏品。中山企业与来自台湾、深圳、河北等地企业达成合作协议2.2亿元。博览会吸引各地客商和游客20万人次,其中专业买家3000人,现场销售额5000万元,签定购销合同金额8亿元。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审定会】 2010年8月31日,《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审定会在大涌召开,会议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本标准首次引入木材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个概念,明确指出红木家具在投产使用前应正确确认树种名称,当红木家具产品因木材材质纠纷进入司法鉴定时,受检产品应具有和受检产品身份相符的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生产企业还应提供企业产品采用标准证书。

(江晓明)

上一篇: 大涌镇(200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大涌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