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沙溪镇位于石岐城区西部,面积55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1个,户籍人口6.13万人,非户籍人口6.23万人。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广东省中心镇、省文明镇、省专业技术创新示范镇、省教育强镇。2005年生产总值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3%;工农业总产值102.95亿元,增长30.72%。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2005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31.26%。规模以上企业129家,实现产值(现行价)86.74亿元,增长46.6%,占工业总产值的86%;工业税收达1.9亿元。纺织服装企业产值59.96亿元,增长19.51%,占工业总产值59.44%。海一舟电子、康益保健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柏仙多格”休闲服、“圣玛田”休闲服、“康益”保健袜获国家免检产品。“康益”内衣、“美织”毛衫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益和堂的“沙溪凉茶”通过广东省名牌产品复评;“康品”、“圣玛田”获广东省著名商标。至2005年全镇共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6个。政府投入300万元改建休闲服装研发中心,年内圣玛田、霞湖世家等5家企业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镇共有11家企业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农业 2005年农业总产值(现行价)2.07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全镇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11.52亿元,增长5.1%,其中固定资产总额7.48亿元,增长6.25%;集体经营性总收入1.28亿元,增长16%;集体经济纯收入8550万元,增长1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233元,增长10.4%。全年各村建成厂房、宿舍、综合楼等集体物业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4775万元;在建厂房、宿舍、综合楼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六项政策措施,在市政府补贴的基础上,镇追加资金18万元补贴种植农户。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7万亩,总产8716吨,继农田路网建设5年任务3年完成目标实现后,2005年,全镇各级投入70多万元,新建宽4米农路10.2公里,农桥1座,农田路网建设受益面积1.5万亩,每亩增收300~400元。重点发展种植和水产养殖机械,全镇农机总动力达7227千瓦,农田排灌、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初加工等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整治相结合,确保农产品无公害。胜利抗击西江百年一遇的洪水,深入开展创建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全镇15个村全部创建为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城乡建设 完成全镇总体规划修编,明确镇域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编制朗心片区和中心公园的规划。首次以拍卖形式成功转让朗心片土地52亩。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和“国家经济开发示范镇”的验收。《沙溪镇环境保护规划》、《沙溪镇污水建设规划》通过评审。镇村联动,促进环卫工作的市场化管理,通过“国家卫生镇”和15个“省卫生村”的复查验收。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1.25%和9.63平方米,超过市25%和7平方米的要求。投资4023.54万元,完善云汉布匹市场和星宝工业区配套工程、隆兴工业区的主干道路等项目。
第三产业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9%。市场成交活跃。发展生态人居型特色房地产业,建成阳光半岛、锦绣沙溪、华发生态园、翠林兰溪园等8个住宅小区,在建面积30.4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110%,在建面积增长173%,房地产销售额4.9亿元,营业税收入2450万元,增长70.3%。
外经外贸 外贸出口2.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750万美元,增长23.48%,“三来一补”企业实收工缴费1360万美元,增长14.77%。增资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签订投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达267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876万美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2510万美元,增长53%,获市实际利用外资鼓励奖;全年“来料加工”收汇1250万美元,增长5.5%,获市来料加工收汇前三名奖。全年新增企业132家,投资总额8400多万元。引进大项目有新突破:香港世界集团第一期工程华南再生资源项目竣工并签约第三期项目;海一舟电子100亩科技工业园签约;投资6000万元的沙溪镇肉联厂竣工投产;邀请香港利丰集团到该镇进行经贸访问,协办第六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以三番、埃古为代表的新兴服装品牌发展壮大。
财政税收 全年可支配财政收入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财政支出2.13亿元,增长20.89%。税收收入4.10亿元,增长6.08%,工商税收入3.9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税收入1.90亿元,增长14.10%。完成国税收入2.40亿元,增长4.83%。地税收入1.54亿元,增长36.39%。农业“四税”收入1051万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亿元,增长8.2%,其中民间投资9.2亿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5.46亿元(含港元),增长13.54%。规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年内政府采购84宗,采购金额超450万元,增长73%。开展税务稽查,国、地税分别完成年度任务100.12%、111.54%。
人民生活 全镇人均储蓄存款61402元,比上年增长14.48%。农村人均年纯收入8233元,增长10.41%。全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8平方米。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初步建立以养老、医疗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参加合作医疗人数52032人,农业人口参保覆盖率95.4%,增长2.4%。合作医疗保障救助资金共救助33户,发放补助近10万元。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3.62万人,参保金额7150万元,分别增长12.1%和22.4%;全镇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3人,享受农保待遇200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870人。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小学15间,初级中学3间,普通高中1间,职业高中1间,幼儿园29所,在校学生超1.61万人,教师739人。全年投入教育经费4600万元,增加40多万元加快建设优质学校。新沙溪中学综合楼总投资约2500万元,建筑面积36580平方米;溪角中学教学楼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中心幼儿园教学楼投资230万元。推进扶贫助学工程,镇政府增加拨款100多万元,圣狮、虎逊两村投入30多万元,分别为中心小学、圣狮、虎逊小学增设信息化配套设施。中心小学创建为省一级学校,圣狮、虎逊小学创建为市一级学校。全镇教育目标管理、教学成绩分别获市一等奖,学生考上大学406人,考入重点中学212人,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351人次获奖,获省、市科研成果奖4项;20多个体育项目获市级比赛第一名,50多位教师获市级以上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等称号;沙溪理工学校校长黄若凡获评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授予沙溪理工学校“广东省职业教育服装专业指导委员会”牌匾。2005年创新性地引进网络大学、远程教育、自考辅导、函授进修等学历教育,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均衡发展。
宣传文化 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全年办电视专栏70多个,采编新闻1700条。举办近100场综合性文艺晚会、民间艺术汇演和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云汉、圣狮、象角、乐群等村(龙聚环)举行民间艺术大巡游、粤曲晚会。多次组织民间艺术队伍参加国家、省市的交流和演出活动,龙狮团参加在韩国举行的2005年第四届韩中文化节暨第二届韩国国际舞狮大会获第五名;鹤舞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之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获银奖。
体育 全镇16个村(居)委会建有标准篮球场,村级民间体育组织有篮球、太极、醒狮、妇女健身队等。镇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龙瑞村被评为全国体育优秀先进社区。2005年,沙溪体育健儿获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自行车40公里赛金牌,广东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获3金1银奖牌和团体总分第二名,市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市农民趣味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市老人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六名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向省市体校输送体育苗子各4名和5名。
医疗卫生 全镇有医院1间,医护人员108人,病床床位70个,防保所1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镇村一体化工作,将23间卫生站合并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年底成功整合6间。年内政府投入医疗卫生资金57万元,投入100万元扩建隆都医院工程。开展全镇爱国卫生运动7次,统一灭鼠、灭蚊、灭蝇各8次。镇政府拨70多万元专款用于合作医疗,拨合作医疗保障救助金1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4%,人数52032人。通过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市灭鼠先进镇复查,自1996年获市灭鼠先进镇以来连续9年顺利通过灭鼠年度复查验收。
计划生育 严格贯彻执行“一法一例”,推进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投入30多万元,全面启动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镇、村两级配备专用计算机,安装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全年人口出生率5.78‰,比上年度下降3.24‰,计划生育率94.75%。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322人奖金27.17万元。5个村成为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
民政 全年发放各类保障金、救济金近200万元。全镇五保户47人,特困户587人,全年补助(供养)金额61.5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4户,75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8万元。义务兵优待金兑现率100%。“12·8”慈善筹款活动共筹善款430多万元。全镇建有老年人活动场所37个,全年敬老活动资金350万元。
侨务 以“大侨务”的观念,致力发掘侨务资源,发挥侨务优势,密切与华侨、港澳台同胞的联谊。2005年接待海内外社团、乡亲超2000人次。侨胞捐资总值人民币375万元。香港同胞王中汉于2004年12月提笔用自成一体的正楷书写《礼运大同篇》一卷作新年礼物寄给总理温家宝表达爱戴之情,于1月收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办公室关于温总理收到礼物并复信致谢的电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巩固安全文明小区建设成果,加强管理出租屋和外来人口,对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开展严打冬季行动、命案侦破、扫除黄赌毒、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粤鹰”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有效遏止刑事案件上升的势头。全年刑事立案679件,破308件,立案数比上年上升19.3%,破案率提高6.6%;侦破一批社会影响坏、震动大的大案要案。大接访办结率和息访率达10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信访 坚持落实信访领导责任制、领导包案制、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涉及6个自然村面积达750亩的华发生态园、面积达200亩的大同西河土地买卖等土地纠纷问题。建立健全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制定《沙溪镇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若干规定》、《沙溪镇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沙溪镇处理重大信访的工作预案》等规章制度。全年排查各类纠纷112宗,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41宗,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2%。群众来信来访91宗,270人次;领导下访接待群众30批次1200多人次。信访主要涉及治安管理、环境保护、土地纠纷、劳资纠纷、干部作风、计划生育、经济纠纷、乱收费等问题。该镇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劳动社保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与外省市劳务合作。全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173人,培训442人,实现就业489人,分别完成目标考核任务的115.3%、110.5%和100%;帮助17名下岗工人、5名4050人员、3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培训新成长劳动力381人,全部实现就业。全镇参加各类保险总人数3.63万人,平帐率99.98%;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93人,享受农保待遇200人。
外来人口管理 全镇外来人口62343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比例1.12:1,已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61719人,办证率99%;4229间出租屋全部登记备案。出租屋综合税收入79.25万元。加强管理力度,2005年12月成立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配备7人。3个派出所分别成立户管站,专人专职负责,确保物质经费充裕。与户管队伍、出租屋主、厂企管理人和外来人员召开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现状调查专题座谈会,向外来人员编印发送宣传资料1.45万份,读物1.63万本。
【第六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9月23~26日,在沙溪星宝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沙溪镇人民政府、市经贸局承办。设3个展区,600多个标准展位,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广东、上海、浙江等产业集群地以及港澳台等地的130多家企业参展,涵盖休闲服装上下游服装、面辅料、制衣机械、科技产品等行业类别。4天展示共吸引国内外11.8万人次参观,共签订投资贸易项目110多宗,总额52.59亿元。沙溪镇服装品牌分店、加盟店遍及全国各地,达4800多家。
【“杨氏牌”脐橙获绿色食品称号】 6月7日,中山杨氏南北鲜果有限公司种植的“杨氏牌”脐橙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审核认定,获绿色食品称号。2005年水果出口2万多吨,出口值近1亿元,占据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外同类产品市场的80%。该公司具备每小时加工6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目前国内同行业中最具规模的水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之一。
【沙溪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 始于2004年9月开展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至2005年完成《沙溪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沙溪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造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优美环境,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31.25%,人均绿化面积达9.6平方米。保护乡镇环境的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表示满意。7月26日,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专家考核验收组考核验收。
【华南再生资源项目竣工】 香港世界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的环保项目于2004年在沙溪镇涌边村建厂。第一期工程华南再生资源项目占地100亩,主要经营资源再生业务,于2005年竣工投产。该项目的成功招商,突破该镇以往仅在服装业招商的局面,对引导客商多元化投资具有指导意义。
【沙溪肉联厂竣工投产】 沙溪镇肉联加工有限公司位于该镇秀山村码头,其肉联厂经市政府批准立项由私人投资6000万元兴建,筹建于2004年1月,2005年10月10日竣工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28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2条国内先进的机械化屠宰生产线,日屠宰生猪数量430多头。
【省港及中央电视台拍摄沙溪民风】 沙溪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渊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2月25日,香港亚洲电视台《味是故乡浓》栏目组到沙溪镇龙瑞粥城拍摄地方饮食。3月28日,广东南方电视台《华夏名镇·岭南风情画》栏目组拍摄沙溪虎逊岩、溪角古塔、龙山书院等10多处文化古迹和龙狮凤鹤传统民间艺术,制作2辑10分钟专题于4月中旬播出。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组到沙溪拍摄鹤歌鹤舞的创作与表演,将鹤歌鹤舞与中山咸水歌、高堂歌制作成中山民歌系列专辑,于6月下旬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李焕慈)
附:2005年沙溪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胡永康
副书记:刘建辉 陈达强 陈凤强
主 席:胡永康
副主席:李志民
镇 长:刘建辉
副镇长:刘北治 高灿雄 彭务勤 周尚谦(6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