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镇(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15 【点击率】2113次


【基本情况】 港口镇位于市境中部,东临火炬开发区,南连石岐区,西接西区、东升镇,北通阜沙、三角镇,总面积7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4824人,非户籍人口32041人,辖港口、民主、西街、石特、群众、群乐、胜隆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中南、下南2个村民委员会。建有容量6万千瓦110千伏变电站1座;拥有日供水量80万吨自来水厂1家;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网络发达。2003年,港口镇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工业强镇”、“三产活镇”、“农业固镇”战略,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工农业总产值40.53亿元,增长52.81%。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75亿元,比上年增长55.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0亿元,增长78.62%,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8%;家电、家具、电子、玩具四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23.0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9.40%。利用各种招商途径,为调整产业布局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工业项目36个,投资总额增加98%,其中超5000万元的项目有5个。按“示范工业园区”标准,投入1.22亿元,加大下南工业园、木河迳工业园、大丰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各类投资项目103个,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明确进区入园的企业定位,把分散的69个项目引向中心工业园。协助企业创名牌上等级,潮兴家禽、凯德设备等11家企业分别取得省、市科技民营企业称号,嘉豪食品公司获得广东食品行业协会颁发的“广东省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称号。继续做好盘活集体资产工作,改变现有资产负债现状,对港口风扇总厂、港口金属制品厂、自来水厂等企业所欠债务,并签署了还款协议;抓大放小,合理高效处置零散资产,通过拍卖竞投、转让零散物业实现集体资产保值。
  农业 实施农村“五项工程”,抓好农田路网建设,镇村两级共投入800多万元,修建农路10.89公里、农桥35座、涵闸15座,整治低产鱼塘4200多亩,完成中顺大围港口段二级砌石工程和整治加固大南联围、莲池闸工程,“四旁”绿化种植绿羽杉2万株,路网建设受益面7000亩,平均每亩增收150元,年增加农民收入1560万元。实施“沃土计划”,以稻杆回田为重点,开展农田改低工作,完成稻杆回田1.44万亩,占总面积85%。实施“巩固发展周边市场,大力开拓内陆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方针,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促进流通加工农产品6.8万吨,销售收入2.6亿元;建立省内销售网点5个、港澳市场联系点3个;扶持港口镇鱼类加工厂、港口镇兴达蛋类加工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流通大户和流通协会会员共同开拓市场。引导农民适时调整生产和品种结构,引进和扩大名、优、新、稀品种13个,调减低效的水稻种植面积2700亩,适度发展高效适销的蔬菜、花卉苗木、香蕉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其中增加蔬菜种植面积700亩、香蕉2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500亩,花卉种植面积1385亩。全年粮食总产1.03万吨,蔬菜总产3.83万吨,水果总产1.52万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各社区和村建设较具规模的工业园区有5个,建设厂房面积4.43万平方米,社区及村级集体收入1790万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7.31%。
  城乡建设 进一步调整城镇总体规划,以“一区三园一线”为重点,即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区,分步开发南部木河迳、中部大丰和北部下南三大工业园,整治沙港公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规模。重点抓好连接京珠、中江高速公路的东明快速干道路网建设,全面展开新城区木河迳干道路网建设,完成改造美景东路、木河迳东路工程,铺装道路长163公里、面积633万平方米,下水道总长170.2公里;投资2100万元建设港口新医院;完善了美景西路和大丰工业园的排水工程、北围桥工程;整治了主干道两旁的临时建筑、环境卫生、广告招牌,顺利通过了省卫生镇的复查验收。邮电业务总量实现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8%,年末程控电话话机数2.24万部。完成新区供水水管装设20多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的选址论证工作及建设规划。工业园区电网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配网安全运行水平,同时整治了高压线路走廊违章建筑。星港湾、水禾园、丽江花园、美景花园、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校等一批房地产和教育民营资本项目纷纷落户港口。
  外经外贸 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外贸出口和外资到位,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全镇有外资企业51家,实际利用外资12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69%,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9份。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5亿美元,增长30.54%,其中“三资”企业出口1.09亿美元,“三来一补”企业出口2769万美元,分别增长51.70%和15.71%。
  国内贸易 完善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贸易繁荣和发展。全镇有个体、私营工商户3121户,从业人员1.58万人;有集市贸易市场8个、面积3.08万平方米;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6.79%。
  民营(个体)企业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优化升级,着力引导和启动民间资本;加快科教兴企步伐,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民营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全镇有民营企业308家,注册资金1.79亿元,从业人员1.27万人。
  财税金融 全年实现各项税收总额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3%,其中,国税收入10035万元,增长40.35%,地税收入7088万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农业税收入2229万元,增长30.72%。强化监管职能,严格收支两条线和预算经费管理,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开支政策。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9756万元,增长33.26%,各项贷款余额2.24亿元,增长9.2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8亿元,增长37.87%,其中民间投资4.64亿元,增长38.43%。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19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6.18%。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8.47亿元,增长17.6%。全镇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普及率达131%,宽带互联网用户1000户。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1084辆、摩托车9500辆,分别增长14.11%和11.11%,住房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2003年农村人平居住面积25.75平方米。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全镇参加社会保险8.97万人次,社会保险总支出436万元。

#p#副标题#e#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有职业中学1间、普通中学2间、小学9间、幼儿园10所(含私幼),在校中小学生1.23万人、在园幼儿2151人,在职教师56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94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年内考入重点中学学生64人,其中初中升高中59人,小学升初中5人;师生获市以上奖励175人,其中教师43人,学生132人。全年教育投入3897.1万元,全部中小学配备了多媒体电脑室,扩建了港口中学、理工学校、民主小学等学校教室52间。
  科技 有7个科技协会、新发展会员106人,有各类科技人员935人。全年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2期,参加培训7312人次。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以项目为纽带,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博海精细化工、天键电子、中升包装、东森纸品等企业获得中山市技改贴息贷款和科技项目资金扶持,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育鸡技术培育的优良品种每年增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项目,全年协助企业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16个。
  文化 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投资近300万元兴建兴港文体中心,镇电视台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光纤网络和改造旧网,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镇第二届十杰公民颁奖晚会,表彰在各条战线上作出贡献的公民;配合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组织电影队下乡放映26场;春节、“五一”、国庆期间,组织镇内曲艺社分赴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演出。参加中山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共获3金、6银、12铜的好成绩,并获优秀组织奖。儿童剧“谁重要”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儿童戏剧大赛获金奖。
  体育 近年共投入600多万元兴建了一批体育设施。全镇现有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体中心1个、400米煤渣运动场1个、200米煤渣运动场4个、篮球场76个(其中灯光球场15个)、50米游泳池3个、儿童游泳池3个、乒乓球室38个。大力开展各种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五一”在美景广场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全镇23支代表队共2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七一”举办党员干部篮球比赛、女子投篮比赛和崇高玩具厂与公安分局足球友谊赛;国庆举办胜隆村农艇赛,石特、民主分别举办篮球邀请赛和青少年同乐日等活动。2003年组织参加市残疾人运动会共夺5金、2银、4铜,并获团体第6名的好成绩,梁桂华参加全国残疾人自行车比赛夺得第二名。
  医疗卫生 全镇有卫生机构26个,病床床位75张,卫生技术人员149人。港口新医院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全年共举办中小型健康教育讲座14期,出版健康教育墙报12期,制作电视讲座“健康与你”系列宣传片14集,接受健康教育7万多人。抗“非典”期间,成立领导小组,制订防治预案,建立发热诊室和观察室,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做好宣传,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取得了全镇未发现一例“非典”疫情好成绩。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72万多人,占农业总人口85%。加强农村预防保健工作,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疾病监测任务数,未发生甲类传染病,未暴发流行重大特殊乙类传染病。
  计划生育 强化落实“三为主”方针,发放计生宣传资料1万多份,利用镇电视台宣传计生政策、知识10多次,举办大型计生宣传咨询3次;开展环情孕情检查2.09万人次;落实“四术”505例;组织参加新婚婚育学习夫妇355对。加强非户籍人口的计生管理,造册登记1.44万人,其中育龄妇女8757人。全镇全年出生人口539人,出生率为9.86‰,一孩合理率为98.74%,计划生育合理率为92.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完成市下达的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
  环境保护 全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2公顷,园林绿化面积87公顷,公共绿化面积13公顷。全年投入治污资金270.3万元,治理污染源配套项目16个,其中治理废气9个,治理废水7个,出台《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加强治理生活、工业污水及其他污染源。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共审批临时排污许可证99件,全镇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质和空气质量均属良好。
  民政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镇有低保家庭338户926人,其中残疾人183名,支付低保金88万元;资助特困学生53人金额5.6万元;临时困难救济214户646人,发放救济金18万元,改造低保家庭茅房16间。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着力提高优抚安置整体水平,优抚费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退伍安置费提高到一次性每人9000元,同时重视为优抚“三难”对象办好事实事,积极为退伍军人谋职业。贯彻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全年办理婚姻登记425对,离婚登记28对。重视老年人工作,各村和社区都设有老人活动中心。组织开展老人书法、象棋、粤曲、太极拳等比赛,组织43位老人参加中山市第十五届“老人节”运动会。镇敬老院组织一批行动方便的老人到广州观光,该院多年被评为市先进敬老院,成为全市成立“星光老人之家”的示范点。院外实行三级供养五保老人86人,每人每月生活补助金不低于250元。做好殡葬改革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遗体火化率达100%。
  侨务外事 依法保护侨胞权益,年内共处理海外同胞及侨眷、侨属来信来访12件(次),处理率达100%。加强同海外乡亲的沟通联络,协助香港中山港口同乡会顺利完成第六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定期召开同乡会。海外乡亲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星晨花园业主坚持开展敬老助困活动,不定期资助和拜访特困学生、五保老人和伤残人士共达29人次,资助经费1万元,全年协助外事部门办理出境210人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年立刑事案件689件,破案257件,破案率37.3%,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97人,起获赃款赃物一批,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9万余元。成功侦破利用爆炸物进行恐吓勒索的恶性犯罪团伙案、“3·4”贵州籍抢劫杀人团伙案、“6·21”、“6·26”重大贩毒案、“11·16”抢劫强奸案、贵州籍团伙盗窃案等一系列重大特大恶性案件。共打掉“两抢”犯罪团伙10个26人,打掉盗窃团伙14个47人;受理治安案件648件,查处450件,抓获违法人员668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严打和防范意识宣传,召开动员会85次、悬挂横额310条、利用镇电视台滚动宣传55次、派发宣传单6万多张。
  司法武装 全镇设立村(社区)法律服务室9个,覆盖率100%。开展形式多样的“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有800多群众参加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型咨询宣传活动,召开1.2万人次有中小学生参加的法律法制教育现场会和法制讲座,邀请市普法讲师团到各村(居)委会举办法制讲座,受教育群众2000多人,举办2期310多人参加的农村干部法律讲座,组织干部250人参加中山市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出版法制宣传栏12期,利用广播电视播出自编法制宣传资料42篇、84次,创办“法制知多些”电视宣传节目。加大民间纠纷调处力度。全镇全年共举办调解人员培训班3期924人次;镇司法所直接受理民间纠纷37件,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均达100%,担任常年法律顾问16家、代理诉讼案件13件、挽回经济损失153.07万元,办理非诉讼案件50件、挽回经济损失117.3万元,办理“法律事务见证”851件、标的1.56亿元,代写法律文书37件,解答法律咨询101人次,帮助200多名工人追回拖欠工资50多万元,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共45人。镇司法所被评为中山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抓好民兵高炮营实弹射击和民兵应急分队的训练,全镇民兵应急分队共出动5次78人,配合政府、公安部门执行防台风、抗洪、审判大会等应急任务。高标准完成上级下达的22名征兵任务,镇武装部多年被评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
  社区管理 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全镇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100%。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组织居民体检建立健康档案7033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27万份,全面组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开展文化、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逐步实现社区城市化。
  精神文明建设 举办“三个代表”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农村形势与发展教育等各类专题培训班6期。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发放调查问卷800份,48个被评议单位全部被评为满意或较满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和推行镇财政“三集中”制度,加大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镇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在港口”系列活动,在行业中突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交通安全整治与文明同行”活动,提高人民的公德意识、组织6·26禁毒宣誓、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重点,弘扬家庭美德、推出一条“百店无假货”示范街、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三个示范店活动。
  工青妇工作 全年新增非公有制企业工会2家,发展新会员3109人,全镇工会组织达到160家、会员11497人,企业工会组建率达94.7%。举办工会免费电影专场3场,通过班后会、板报、有奖问答等形式掀起学习十六大精神热潮;组织近800名会员参加省职工学习十六大精神答题竞赛活动,1人获二等奖。履行维权职责,参与调处劳动争议3件,接待职工来访5次;协助、指导4家基层工会与企业经营者续签或新签集体合同,2家独立基层工会、2个工联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覆盖辖下企业53家)。为困难职工申领救济金9900元。镇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到广州黄埔军校、中山五桂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等参观学习。全年发展新团员410人,160名青年团员参加建党对象培训班,40多名优秀青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暨青年志愿者集市为你服务活动、慈善万人行义卖、义修活动,无偿献血、助困助学活动,协助星晨花园做好港姐亲善活动。举办青少年读书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镇妇联在“三八”期间,组织妇女自编自演文艺汇演;开展“防‘非典’、重健身”活动,举办健身操培训班,有学员41名;组织324名妇女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期392人次;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宣传妇女“四有”、“四自”精神,表彰“三八”先进集体2个、“三八”红旗手10名、“好母亲”6名、“好妻子”6名、“双学双比”先进个人44名,组织21名富余女劳动力参加市妇联举办为期9天的家政培训班。
  组织人事 调整支部设置,撤销发展总公司党支部,建立经贸党总支部;合并水厂和建委党支部为规划建设办党支部;建立公安分局党总支部及属下6个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均建立了党小组。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举办建党对象培训班1期230多人,发展新党员118人,“七一”期间,组织75名预备党员集体宣誓。全年镇机关招收各类工作人员2人,事业单位招收各类工作人员5人。改革收入差距悬殊等弊端,初步形成了镇机关“年薪制”方案。

#p#副标题#e#

【香港中山港口同乡会新届理事履新】 香港中山港口同乡会成立于1984年,至2002年已进行到第六届。推选出新一届理事会正副会长为卢汉华、吴伟森。8月,香港中山港口同乡会在香港正式注册。2003年1月11日,香港中山港口同乡会在香港恒丰酒店举行第六届理事就职典礼,中山市副市长李树之、港口镇党委书记张锦宏分别率市镇两级祝贺团前往祝贺。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校】 5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校在港口镇新区正式奠基并动工兴建,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亿元,按国家示范学校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由中山市美景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办学体制为民办全日制寄宿学校,由华南师范大学按中华名校之一——华南师范大学广州附属中学办学模式进行管理。办学规模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次,提供高中1200个学位、初中1800个学位、小学1500个学位,面向全国及港、澳、台地区招生。2004年9月1日中学部正式开学,2005年至2007年完善小学教学设施建设及招生工作,全面投入运作。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校的建立为中山学子提供了优质教育的机会,对港口镇乃至中山市教育事业将会发生深远的影响。


【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8月14日,在港口镇港口市场举办首届大型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场招聘会,24家企业共提供会计、仓管、文员、司机、保安、普工等700多个职位,有2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借此契机,建立起镇内企业与富余劳动力交流的平台,并相继出台了多项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优惠政策,共拨出100万元专款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举办了多场现场招聘会,有效地促进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和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兴港文体中心】 9月底,港口镇首个大型文体活动场所——兴港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位于港口镇兴港路,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设图书馆、综艺厅、展览厅、培训室、舞蹈室、青少年活动室、网吧等,总投资近300万元。该中心开放后至年底的3个多月,先后举办了美术、摄影、书法展览和国标舞、拉丁舞、形体舞、健身操、太极拳等培训班12期,在综艺厅组织演出9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海湾国际工业园】 位于港口镇大丰工业区,由中山市海湾国际有限公司投资1.16亿元兴建,占地面积500亩,规则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工程分四期建设,11月8日举行首期科研中心奠基庆典,市长陈根楷、镇委书记张锦宏等出席了庆典仪式。海湾国际有限公司以生产激光打印机、卫星天线、智能复读机及小家电等产品为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是港口镇历年引进的最大型项目。该工业园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1亿元以上,每年可为地方带来超千万元税收,并对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聚集起积极作用。


【中山崇高玩具制品厂有限公司新厂房落成】 中山崇高玩具制品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港口镇一家大型的港商投资企业,以生产塑胶玩具、电子玩具和毛绒玩具为主,产品全部出口亚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不断扩大规模,于2002年3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港口镇的龙头企业。2003年11月14日,公司位于大丰工业区的新厂房举行落成庆典,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国基、镇委书记张锦宏等市镇领导出席了典礼。新厂房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增加50%的生产量,为港口镇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梁冠敏)


附:2003年港口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张锦宏

副书记:吴翘楚 肖汉森 林锡华 杨业荣

主 席:张锦宏

副主席:冼荣全

镇 长:吴翘楚

副镇长:梁炳福 刘伟良 吴文枝 彭荣辉

上一篇: 港口镇(200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港口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