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镇(200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6 【成文日期】2005-12-14 【点击率】2391次


【基本情况】 民众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面积125.42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户籍人口7.48万人,其中居民人口9423人、农业人口6.54万人,非户籍人口2.89万人。2005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镇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生产总值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工农业总产值76.47亿元,增长27.28%;外贸出口总值1.61亿美元,增长33.14%。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2005年,该镇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土地和资金两大制约,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重点,创新发展思路,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镇419家工业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7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6%。其中,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66.36亿元,增长28.01%。工业税收入库1.05亿元,增长20.9%,工业税收占全镇税收总量的65%。按照“经济、环保、安全”的原则,加快闲置土地回收,创新招商模式,推行“土地节约型”招商战略,严把招商选资关,注重引进具有联动和带动效应的项目,招商引资总量和质量均有提高。2005年,全镇引进项目40个,合同利用内外资1.21亿美元。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链逐渐完整,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延伸,纺织产业环境竞争力提高,纺织产业支柱作用增强。全镇有纺织产业企业109家,工业产值30.09亿元,增长38.38%,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1.88%。实际利用外资1307万美元,增长61.16%;出口创汇1.62亿美元,增长33.14%。
  农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全镇农业综合效益提高。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2.73万亩,香蕉种植2.93万亩,水产养殖2.76万亩,蔬菜、花卉、畜牧及其他经济作物1.6万亩,农业总产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因势利导,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民众镇传统经济作物香蕉的黄叶病日渐扩散,与2004年相比减少香蕉种植面积近万亩,引入水产养殖、蔬果种植等高收益项目。丰本、健雅科技园区有机生物肥的推广示范面积扩至1万亩,海枣椰花木场标准化小区面积近2000亩,台湾高优品种夏珍玉米3500多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10亩;建成健康水产养殖基地1200亩,立项创建1万亩四大家鱼无公害养殖基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成效明显,水稻螟虫防治试验和香蕉抗黄叶病筛选试验取得新进展,引进台湾超甜玉米、科研6号和9号青瓜,穗丰8号和青龙1号豆角等经济作物和蔬菜新品种;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2510人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五项民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优化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全年市镇村三级投入7372.5万元,新建4米宽以上农路19.2公里,农桥5座;整治低产鱼塘4650亩;治理内河涌43.5公里,“四旁”绿化植树长43.9公里,种植各类苗木3.9万株;完成田基沙水闸水下主体工程,修筑周份围2.6公里的防浪墙、50亩填塘固基和1.6公里大堤灌浆工程,修复上珠围防浪大堤125米,加固整治六围、七围、利生围、沙仔下围、三才围等防洪大堤。
  第三产业 开展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制定《民众镇2006~2010年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镇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行业聚集发展。加大商住用地的开发利用,引进占地230亩的万通置业和占地385亩的沙仔民森地产2个房地产项目。充分挖掘水乡文化内涵,扶持各大旅游景点发展。2005年,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0.37%,比上年增长21.09%。
  城乡建设 采取园区建设资金封闭运行、以地抵顶工程款等措施,完善规划,加快建设,改善全镇的创业和居住环境。2005年,投资1150多万元,全面改造六百六路、新马路、民众大道、浪网大道等主要道路的路灯,重新规划设置全镇城区、工业区和各村(社区)的地名标牌,兴建浪网小学综合楼,改造民众中心小学、民众中心幼儿园,创建省级学校。重点管理建筑市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全年受理报建188宗,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报建费收入530万元,质量安全监查工程33个,受监面积43.5万平方米。重新调整编制《民众镇总体规划》,规划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全镇总体规划方案纲要初步审查以及16个村、多宝居委会的中心村选址和规划。回收闲置土地10宗共1904.5亩,盘活处理中嘉厂、威星电子厂、屎船沙资源及沙石堆放场等镇属资产,增加收入430万元。加强城镇管理,综合整治城区环境和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户外广告等,强制清拆违章建筑3370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6%。至年底,全镇有在建项目18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
  财税金融 按照稳中求进、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大力加强财税征管,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及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制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奖励方案》,盘活镇属资产,收取农民再就业基金、物业租金及历史欠款1189万元。落实合同签订,加快出口退税审批,监督连年亏损企业和重点企业税收,重点调研和监控主体税种、重点税源,强化分行业、分税种管理。全年实现税收1.62亿元,比上年增15.63%,其中国税1.06亿元,增长19.5%,地税4217万元,增长23.84%;契税、耕地占用税1354万元,镇资产经营收入及非税收入201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1.01亿元,增长11.17%。
  人民生活 全镇人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年人均收入6980元,比上年增长6.16%。人均银行存款15261元。全镇有摩托车8747辆、汽车1316辆,汽车比上年增加379辆。有程控电话19185台,增加1102台。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上水平、上档次,民办教育规模壮大,明光和联翔2家民办学校在校生扩大到1600人、42个班,有效解决外来人口子女读书难问题。民众中心小学和民众中心幼儿园创建成为省一级小学和省一级幼儿园。调整教育布局,新浪网小学于200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锦标小学完成土地调整及填土工程。开展振兴初中计划,投资600多万元,改造民众、浪网和新平等3所中学的教学设施。2005年,初中升高中有201人进入市级重点中学,比上年增加85人;高考78人进入本、专科线,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29%。
  宣传文化 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投资25万元,完善民众公园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005年,举办元旦长跑、慈善万人行、“五一”外来员工篮球赛、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征文大赛、龙舟赛、国庆节男子篮球邀请赛等文体活动。组团参加市第五届运动会,获12枚金牌,团体总分在镇区中名列第十四位,并获市体育道德风尚奖。完成《中山市志·民众章》的编写;已完成《民众镇志》的资料收集,开始编写志稿。
  卫生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增设6名专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备专用电脑,使用社区卫生服务软件。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6万人,比上年增长3.84%,参保率90.6%。民众社区63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社保人数1.47万人,增长17.3%。8~12月开展廉价医疗服务,开出廉价门诊处方3.37万张,占总处方数的36%,廉价门诊处方费用36万元,占总处方金额的8.71%,平均每张处方10.68元。
  环境保护 开展电镀、重点污染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对沙仔工业集聚区内污染企业实行24小时监控,对全镇各类污染企业进行月度或季度监理。全年监理在建项目368个,重点污染源132次,非重点污染源96次。严格镇内建设项目的环保立项审批,全年初审建设项目368个,发放《广东省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336个。投资885.5万元,整治内河涌,清拆两岸临时搭建物,加固沿岸围堤,绿化河涌两岸,保护水环境生态。
  计划生育 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加大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全镇流动人口计生统一清查验证工作。2005年,全镇有已婚育龄妇女2.19万人,其中常住已婚育龄妇女1.5万人、流动人口0.6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1228人,其中常住788人、流动人口440人。人口出生率10.58‰,增长0.11‰;计划生育率92.64%,同比下降0.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7‰,下降0.07‰。落实四术797例,其中常住人口668例,流动人口129例。民众镇被评为市计划生育工作合格单位。
  民政劳动保障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扶贫济困。全年审定低保对象518户、1626人,发放低保金额140万元,发放五保供养户、低保户、贫困学生保障金、救济金、助学金等314万元,慰问困难群众500多人次。优抚安置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补助金15万元,安置率100%。做好殡葬管理工作,全镇火化率保持100%。城市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47万人,比上年增长17.3%。镇财政安排50万元,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创业补助,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789人,新增就业1396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年投入经费530多万元,维护社会治安,确保民主法制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全年立刑事案件352宗,受理治安案件179宗,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01名,缴获赃款赃物总值122万元。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开展产品质量打假、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等活动。检查农业生产资料及检疫畜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信访 宣传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培训信访调处骨干,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村小组设立信访联络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深化督办机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的信访案件29宗、236人次,上访问题集中在农村征地、农村外嫁女权益、集体经济分配等方面,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司法武装 全面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出版法制宣传专栏12期,印发法制宣传资料11篇1.44万份,派发《中山普法》月刊3.2万份。在学校和厂企上法制教育课3次、听课人次3060。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试点村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培训调解干部425人次。调解各种民间纠纷41宗,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100%。冬季征兵严把审查关,保证选送新兵的质量和数量。民兵、武装干部参加市举办的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民兵队伍参与西江特大洪水、南朗翠亨石门村山火等抢险救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青妇 2005年,组建工会8家,发展会员1657人,创建合格“职工之家”19家,为各项解困活动捐款8500元。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企业职工3500多人次参与各项劳动竞赛活动。推进妇女素质工程,创新“双学双比”活动,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举办水产养殖技术、水稻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等培训班21期,培训2552人。开展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和家庭美德活动,在各村建立维权服务站,全年来信来访案件29宗。


【庆元旦暨阳光大道开通长跑活动】 1月1日在阳光大道举行,2000多名干部群众、学生和长跑爱好者参加长跑活动,其中1000多人参加竞赛跑。长跑全程4公里,从阳光大道与益群路交汇的花坛处出发至大骏布业城,成为该镇历次长跑活动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


【田基沙水闸重建工程动工】 民众镇田基沙水闸建于1966年8月,属中型水闸,共18孔,净宽90米,流量为每秒612立方米,防护民三联围18万亩土地、100多亿工农业产值及1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民三联围排涝灌溉、防洪防潮、防台风的主干闸。2002年3月,田基沙水闸被专家鉴定为三类危闸。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月21日该镇举行民三联围田基沙水闸重建工程动工仪式。由市、镇两级共同出资6765万元,其中镇负担1300万元,工程历时13个月,按50年一遇的防洪高标准建设。


【首届劳动就业现场招聘会】 3月9日,在镇文化广场举行,近20家用人单位招聘500多个岗位用工,进场求职者1000多人,其中70%以上为本地求职者,200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


【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 继续完成于2004年9月启动的创建省卫生镇工作,成立创建领导组,制定实施《“门前三包”管理规定》、《卫生清洁户标准》等。投资1.7亿元,整治河涌,建设道路,改造卫生基础设施,美化绿化环境。7月26~27日,经省卫生镇考核鉴定委员会严格的实地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省级卫生镇要求,民众镇获命名为省卫生镇和灭蝇先进镇。


【成立民众镇商会】 9月13日,在镇政府六楼会议室举行镇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就职典礼,200多名会员出席会议,其中团体会员3家。大会选举何金昌为会长,马桂元为常务副会长,罗桂生等29人为理事,林庆和、梁振球、何锐驹为名誉会长。在典礼上市工商联(总商会)为民众镇教育基金会捐款42万元。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零”突破】 至11月止,民众社区共63名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实现民众镇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零突破。12月22日,在镇政府召开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会议暨养老金首发仪式,给21名村民发放养老保险金存折。(黄露闲)


附:2005年民众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林庆和

副书记:梁振球 冯祥友 刘廷玉 何锐驹

主 席:林庆和

副主席:郑国明

镇 长:梁振球

副镇长:肖惠南 陈坤祥 梁华祥 梁炳光

上一篇: 民众镇(2004)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民众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