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阜沙镇位于市境北部,总面积37.01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54万人,非户籍人口1.84万人;从业人员4.01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0.83万人、第二产业1.95万人、第三产业1.23万人。2005年,坚持实施“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05%;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25790元;工农业总产值56.1亿元,增长17.07%;各项税收总额1.12亿元,增长12%。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2005年,有工业企业190家,比上年增加2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全镇工业总产值53.75亿元,增长18.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1亿元,增长24%。实施招商选资的项目引入准则,选择引入投资密度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税收效益好的项目,引进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欧亚彩印有限公司等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全年新引入工业项目23个,出让工业用地面积733亩,租出厂房、宿舍等公有物业面积1.3万平方米,合同引入开发资金6亿多元;增资扩产企业12家,增资额3.37亿元。2005年,实行包干制专人跟踪负责催促项目动工建设,全年反收购工业用地580亩,清理闲置工业用地130亩;新增投产企业16家,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9家企业动工兴建,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建设工业园基础设施,投入600多万元建设阜沙工业园、阜港东路工业小区道路1578米,完善科技产业园水电、消防、绿化等配套工程。加强企业管理和服务,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推进企业建设信用体系和管理体系。协助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市冠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市兴达电路板集团公司、市粤丰麦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市科泰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中山市技术改造贴息项目,获得200多万元技改贴息,这5家企业全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4000多万元;协助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市冠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市康华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市企业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并获得通过;推荐市兴达电路板集团公司参加广东省首届“诚信示范企业”评选,获得殊荣。
农业 坚持利益向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农”工作取得新发展。抓好粮食生产,全年改造中低产禾田1000多亩,水稻种植面积(两造)1.7万多亩,亩产766斤,总产6522吨,优质水稻覆盖率96%。加强防灾减灾,推进农村“五项工程”,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年内投入180多万元建设罗松村和阜东村防汛路,对牛角横朗颈涌口、大有二顷七、丰联三顷三等河岸砌石;年内新建农路4公里、农桥10座,开展农村危桥改造工程,整治鱼塘2669亩,植树8000多棵;推进市现代化水利园区第三期工程建设,建成3000亩中心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成立农产品检验检测站,加强检测上市农产品。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至年底,全镇125个村民小组实行股份制改革,占90.5%。丰联、上南、罗松等村已发放股权证。建设村级公有物业,全镇6条扶贫村在两年内,建成公有物业2.67万平方米并用于出租,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60万元。全年农业总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06%。
城乡建设 统筹城镇规划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修编全镇总体规划,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实施;协助做好太澳(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阜沙出入口的征地拆迁工作,开发天盛花园,首期4.3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楼已进入施工阶段;投入907万元整治闸洞涌,预计2006年10月竣工;综合整治卫生保洁、交通秩序、占道经营、违章搭建、出租屋管理等,全年清拆违章及残旧广告招牌300多个,制止违章施工41宗。全年办理规划报建252宗、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施工报建166宗、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办理土地使用证156宗、面积230多亩,房产证104宗、面积11万多平方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打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行为,开展错锋用电,全年供电量1.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8%,售电量1.71亿千瓦时,增长18.2%,新增10千伏线路8.65公里、0.4千伏线路15公里。镇供水公司年内全面接管农村供水管网,直接抄表到户,实现全镇自来水价格同网同价,全年供水量671万立方米,售水量557万立方米。铺设电信线路10公里,完善阜沙工业园的通讯设施,推行“校校通”工程,全镇中小学校实现光纤互通,全年固定电话用户10948户,小灵通用户14182户,增长71.4%。镇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绿化面积12.4公顷,公共绿化面积3.8公顷;实有铺装道路32.6公里,铺装道路面积50.8万平方米,下水道总长41.5公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增长7.3%,其中民间投资5.48亿元,增长2.3%。
外经外贸 实施外经贸多元化战略,不断优化服务,壮大自营进出口民营企业队伍,年内冠辉玻璃、恒达包装、粤丰磨毛、荣森实业5家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业务,全镇自营进出口企业增至8家。全年引入外资项目8个,增资2个,合同利用外资986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7.2%,实际利用外资3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34%;外贸出口总值1.12亿美元,增长44.66%。至2005年,全镇有外资企业26家,其中三资企业20家,“三来一补”企业6家。
商贸流通 以推行市场食品准入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管理为重点,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传销、走私贩私、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促进商品流通,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90户,私营企业29家,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1615户,从业人员4860多人,私营企业198家。2005年,全镇有集市贸易市场4个,经营面积3046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年集市贸易成交额8122万元,增长3.3%。
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管理,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重大工程招投标等制度,成立镇非税收入管理领导组,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全年非税收入1300万元。做好减债工作,完成阜沙工业总公司、阜沙商业总公司的破产案,减去债务2.6亿元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债务2.4亿元,基本处理完银行历史债务。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征管行为,打击偷税漏税,优化税收服务,财税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税收总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国税收入8652万元,增长21.8%,地税收入2429万元,增长34.9%。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6758万元,增长2.1%,财政支出8056万元。
金融保险 全镇有农业、工商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3家金融机构,11个服务网点,年内工商银行阜沙分理处升格为阜沙支行。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8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减少24.6%。现有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保险2家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72人,全年保费收入1013万元,增长10.1%。
人民生活 农村人均年纯收入6672元,比上年增长10.2%;人均银行存款1.98万元,增长18.6%;农村私人投资7033万元,增长4.3%,办理农村住宅施工报建125宗,建筑面积3839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6.2平方米。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1675台,增长62.5%;摩托车拥有量7834台,增长11.7%;自来水普及率100%,家用电器拥有率95%,生活用燃气普及率98.2%,有线电视覆盖率90.3%。推进城乡就业工作,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中心,全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916人,培训890人,成功推荐就业813人,其中安置新成长劳动力就业305人,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37人。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715人,增长9.7%,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34万元,增长44.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9130人,增长12%,参保率90.2%。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全镇有中学3间,小学8间,上规模的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7305人,其中小学生4634人、初中生2170人、职业高中生501人,中小学教师337人。全年投入教育经费2568万元,占镇财政开支的38%。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撤销上南和文安小学,并入民办鹏诚学校,搬迁阜沙职业中学至原上南小学;牛角中学、牛角小学、罗松小学建成市一级学校;全镇有123名学生考入省、市重点中学,学科竞赛有210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23人次、省级奖69人次;牛角中学《农村初中学科互融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成果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博览会上获全国一等奖,阜沙中心小学承担中央教科所学校体育部主课题《体育课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实验。中小学教师有56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全国一等奖论文14篇。
科技 全镇科技人员780人。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期,培训1100人次。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5%。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扶持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市龙的电器有限公司研制的“自适应人体护理机”、市锝元电器有限公司研制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系统”等项目列入市科技发展项目,锝元电器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市民营科技企业。
宣传文化 大力弘扬主旋律,坚持“三贴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工作富有成效。全镇有1所文化活动中心,电视站1个,文化中心图书室藏书2万册;有文化广场1个,面积5500平方米。宣传文化中心全年采编新闻781篇,制作电教片2个,开辟“机关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村级换届选举”、“抗御西江特大洪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电视专栏,宣传反映各个时期的新闻热点;改变新闻播出时间,改每周3次播出为每周6次播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视性。全年开展30多次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书法美术比赛、春节游园活动、“永远的先进”文艺晚会,组团参加市第二届合唱节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组织镇书画协会会员在市图书馆举办“镇区风彩”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管理文化市场,打击盗版、经营不健康音像制品等违法活动,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体育 设足球、乒乓球、篮球、中国象棋等体育协会,有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200米运动场4个,体育教师15人。参加市第五届运动会获金牌11枚、银牌8枚、铜牌6枚,总分424分,位列全市镇区第十一名。牛角小学男、女子足球队参加市达能少年国际杯足球赛(中山赛区)均获第三名。
卫生 有1间一级甲等医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技术人员92人,其中医生39人,住院病床77张。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制定廉价医疗服务方案,控制贵重药品的使用,降低处方金额,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全年减轻患者看病负担98.6万元,减免低保人员药费12685元,阜沙医院成为该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医院门诊年内通过省卫生厅示范门诊的检查验收。加强管理镇城区和农村的保洁工作及垃圾收集,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改善镇村卫生环境。阜东、阜沙村创建为省卫生村,牛角、上南村创建为市卫生村。
计划生育 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方针和“三不变”(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清查验证2742人次,完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完成市下达的各项计生任务。年内全镇户籍人口出生435人,其中一孩出生332人、二孩出生99人、三孩出生4人,计划生育合理率93.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多孩率0.92%,人口自然增长率5.2‰,完成“四术”385例,流动人口出生342人。镇计生办获评为市先进计生办。
环境保护 综合整治环境,监控水资源,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督促企业达标排放,对6家企业发出整改罚款通知书。把好环保项目初审关,严控新入企业的环境质量,全年审批项目85个,其中新立项51个,扩建3个、搬迁8个、变更23个。推进创建优美乡镇工作,启动镇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准备工作,整治闸洞涌,促进环境的好转。
民政 执行和落实城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临时困难救济工作。全年发放低保金49.74万元,救济低保户246户共746人;审批临时困难申请114人次,发放救济金15.25万元,发放基本医疗救助金5600元;制定《阜沙镇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继续改造茅屋工程,年内改造验收20间茅屋,每户补助5000元,共补助10万元。抓好双拥、优抚工作,落实优抚政策,对新退伍士兵发放就业安置金并推荐就业。完善地名工作,完成制作安装204条街、401块街巷标牌和8627户门牌。贯彻新的《婚姻法》,全年办理结婚登记236对,离婚登记26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方针,保持“严打”整治态势,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扫除黄赌毒”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建设警务规范化,并通过省、市验收,镇交警中队被省公安厅定为警务规范化建设推广示范单位;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综合管理,严密社会面的防控。全年立刑事案件304件,破获184件,破案率60.5%,受理治安案件428件,查处355件,抓获违法人员489人。全年破贩毒案件9件,抓获贩毒人员11名,强制戒毒54人,呈送劳动教养24人,全镇有5条村没有出现新增吸毒人员,全部吸毒人员均造册登记,列管率达100%。建立健全维持稳定工作机制,制定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开展排查调处、信息预警等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
信访工作 健全镇村两级信访工作机构,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包案、领导下访和信访工作责任考核等制度,加强信访排查和分析,重点调处信访大要案、积案,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镇信访办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2件(次),其中来信12件,来访30批296人次;5人以上集体访6批251人次,上访市政府9批30人次;市交办要求报查处结果的9件,已全部办结上报。立案39件,立案率92.9%,结案38件,结案率90.5%;镇领导班子研究讨论信访问题13次,领导阅批来信12件,领导接待来访群众27批285人次,领导包案16件。
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检查易燃易爆行业、危险化学品企业、人员密集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和“三小场所”(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整治道路交通,全年没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年内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43宗,死5人,伤239人,直接经济损失超28万元。其中企业工伤事故142宗,死亡1人;火灾事故10宗,无伤亡;道路交通事故401宗,死4人,伤111人。
【东菱威力公司成立】 12月23日,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成立暨奠基仪式在阜沙工业园举行,来自国家有关协会、省、市领导、嘉宾及镇领导、群众800多人出席典礼。公司注册资本1.5亿,征用土地300亩,总投资4亿元。规划建厂房25万平方米,分2期建设。首期建设13万平方米,计划2006年底建成投产。专业生产洗衣机和各种小家电,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计划达30亿元,年纳税超8000万元。
【闸洞涌改造工程】 12月15日,备受全镇人民关注的闸洞涌改造工程动工,工程起点为东阜公路,终点为阜沙涌,全长880多米,由市、镇两级共同投资907.6万元兴建。改造工程包括覆盖河涌及在河道中央设箱涵,箱涵分三部分,宽3.5~5米,高1.76~2.06米,涵洞顶设花基,两边为宽3.5~5米的混凝土路面,路面高程2.5米。覆盖后的闸洞涌保留原有的排洪、排污功能,增加双向行车道路,成为连接新旧城区的景观路。工程预计2006年8月竣工。
【成功抵御西江特大洪水】 6月下旬,该镇遭受西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袭击。6月24日下午1时,鸦雀尾水闸洪峰水位3.5米,超警戒水位1.5米,超过1994年3.36米的历史最高水位。全镇出动520多人次参加抗洪抢险,镇政府投入抗洪资金307万元,投入抗洪物资有纤维袋6.5万个,木桩1575条,出动车辆82台次,机艇30只。紧急转移大堤外群众83人。洪水造成水稻渍水面积211亩,香、大蕉渍水面积132亩,鱼塘漫顶面积752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40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2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748万元;合计经济损失2460多万元。这次特大洪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全镇干部和群众日夜奋战下,27日取得抗洪斗争的胜利。
【中山市锝元电器有限公司】 位于阜沙镇东阜公路旁,是一家由港商投资的外向型企业,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于200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专业开发、生产、销售各类汽车氙气灯、特种氙气灯、装饰灯、电子变压器、感应开关等节能科技产品,产品通过TUV IS09001:2000认证、美国UL认证、欧洲CE认证及中国CCC认证。有技术管理人员68人,员工680人,月产各类灯具及电子产品30万件。2005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2004年研发的HID氙气灯照明系统,获多项国家专利,通过美国DOT、欧洲EMARK认证和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2005年被列为市高新科技产品,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山市康华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位于阜沙镇大有工业区,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3.2万多平方米,是榄菊集团在华南建立的最大的生产基地。2004年建成投产,主要产品有榄菊牌杀虫气雾剂、液体蚊香和电热蚊香片,年生产杀虫气雾剂4000多万支。产品获ISO9001认证,品牌“榄菊”获广东省著名商标。(陈文新)
附:2005年阜沙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名单
书 记:黄劲东
副书记:梁松枝 余锡盆(12月起)卢锦洪 罗敏昌
主 席:黄劲东
副主席:卢锦洪
镇 长:梁松枝
副镇长:阮敬洪(8月止) 黄伟元 梁垣森 陈月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