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22 【点击率】1610次 | ||||||||||||||||||||||||||||||||||||||||||||||||||||||||||||||||||||||||||||||||||||||||||||||||||||||||||||||||||||||||||||||||||||||||||||||||
【工业】 到1997年底止,镇建有卫民、大有、罗松3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500亩,有工业企业165家,其中镇办工业企业15家,村办工业企业33家,个体私营企业117家。199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18亿元,比1990年增长8.86倍,年均递增39.7%;镇办工业完成2.98亿元,村办工业完成7890万元,个体工业完成1.42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0.6倍、6.14倍和9.8倍。1990~1997年,全镇工业开发新产品12项,新增产值1.3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漂染、服装、化工、饲料为主的行业体系,产品结构相对合理。经过7年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有实力、规模大、效益好的工业企业;主要行业产品有五金制品系列、织染服装系列、化工原料系列、饲料系列、电子产品系列等,初步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1997年,这五大主导产业产值达3.4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1%。 【农业】 阜沙镇是本市主要产粮区之一,以种植水稻、香蕉为主。1991~1997年间,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550万元。从1994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高标准建设五乡联围,把堤围扩宽加固到6.5米。投资1300万元新建了丫雀尾大型电排站,整治围内各个电排站,提高围内排灌防涝能力。大力整治围内小水利,疏通河道,固堤筑路,确保河涌畅通。1997年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稻双造种植面积2.7万亩,总产1.3万吨,比1990年下降51.7%;蔬菜种植面积5600亩,比1990年减少36%,总产量4.3万吨,比1990年增长14.8%;水产养殖面积1.24万亩,比1990年增长1.43倍,1997年总产量0.82万吨,比1990年增长水1.93倍;水果种植面积6252亩,总产量达1.58万吨,比1990年增长61.7%;生猪饲养量达4.8万头,上市量达2.65万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26.9%和2.96%;“三鸟”饲养量达138.7万只,比1990年下降12.6%;全镇有富金万头猪场、新团结养鳗场、三圣供甲鱼场3个高效养殖场。11个管理区生产性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有10个。199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1.96亿元,比1990年增长99.5%,年均增长11.5%;农村经济总收入比1990增长2.94倍,年均增长23.1%。 【特种水产】 1994年起,通过外引内联和引入资金、项目及技术,发展鳗鱼、甲鱼、桂花鱼等优质鱼的养殖,成为全镇“三高”农业四大生产基地之一。1997年,全镇鳗鱼养殖面积2480亩,甲鱼养殖面积530亩,其他优质鱼1000亩,总产值达1.5亿元,占水产养殖业的70%以上。目前, 全镇最大的鳗鱼养殖场有1500多亩,最大的甲鱼养殖场有500亩,放养甲鱼40万只。 【基础设施建设】 1991~1997年,全镇固定资产累计投入6.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可喜成绩。道路建设方面,至1997年末,全镇公路里程达46公里,水泥路面里程达37公里,新建地方公路30.5公里,公路密度由1990年的每百平方公里20.6公里提高到1997年的67.1公里,新建2座大型桥梁,形成乡镇、管理区全部通四级以上公路的交通网络。通信建设方面,全镇程控电话容量达8000门,用户4326户;移动电话容量3000门,用户1022户;无线寻呼机容量5000户,用户2367户,电话普及率达57.3%。能源建设方面,全镇电力装机容量共1.5万千伏安,完成了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42公里,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供电网络;供水方面,有日供水量2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并且接通中山市大丰水厂的自来水,保证全镇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城镇建设方面,1993年,完善和修编了阜沙镇1993~2010年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后的总体规划面积为10.3平方公里;至1997年镇城区面积扩展到5.4平方公里。7年累计投入1.25亿元,完成了道路、路灯、地下排水管、绿化、文化、体育设施、市场等工程;全镇扩建、新建各类市场3个。至1997年止,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0.3平方米。 【科技·教育】 1993年,有5项工业产品、2项农业产品获科技成果奖,1996年,成立镇科委,现有科技人员105人。推行“科教兴镇”方针,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12所、幼儿园10所;在校学生6476人,教师376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义务教育率均达100%,初中升高中录取率由1991年的26.5%上升到1997年的83.6%。7年共投入教育经费4830万元,新建学校10所,其中投资280多万元新建教工住房60套,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在学科竞赛中,有87人获省级以上奖励,152人获市级奖励;镇教办吴叶林被评为市首届教育名师、1996年度市“十杰”市民;牛角中学成为全市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有10所学校评为全市的“四优”学校。 #p#副标题#e# 【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镇有文化站和有线电视台各一个、广告公司一个;有影剧院、溜冰场、文化娱乐中心等设施;到1997年止,有线电视用户3890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有设400米路的标准运动场,13个篮球场,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日益完善。全镇有一级甲等医院1所,农村卫生站13个,建立了全镇初级保健体系,现有医护人员132人。阜沙医院1993年评为市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从1994年起连续4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院长冯卫贫被评为1994年度的市“十杰”市民,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白求恩先进工作者。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7年来,深入开展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和安全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教育等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厂、文明家庭、安全文明区、“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活动,形成文明、安宁、繁荣的社会风尚。1997年,文明户达8342户,占总户数的84.7%。 【计划生育】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继续落实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重点解决漏报虚报等问题,加强后进点和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抓好以季度妇检为主要内容的孕前期工作,开展夏季、秋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活动,落实各项措施,控制人口增长。1994年,南强管理区为无多胎、无超生“两无”村。1996年,南强管理区被评为广东省计划生育合格村。1997年,全镇出生574人,出生率16.02‰,计划生育率87.8%,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文安管理区、建安居委会被评为广东省计划生育合格村。 【体制改革】 1991~1997年,阜沙镇在企业制度、政府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1993年,镇府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成立清产核资领导组,对镇属15家集体企业进行了为期3年的清产核资、转换机制及采用拍卖、有偿转让、脱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改革企业。到1996年底止,已有12家镇属集体企业变为私营企业。1995年开始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把镇属的“三高”农业基地(养殖场)以招股、租赁、转让等形式进行了农业企业的转机换制。1997年,进行了政府机构的精简改革,镇政府下设党政办、财经办、乡村建设办、工交办、社会事务办、教办、计生办、农林水办8个办公室,比原来缩少了7个。 【社会治安】 坚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狠抓各种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对各种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肩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全镇呈现了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稳定局面。坚持“打防并举”的方针,逐步完善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开设“110”报警中心,调整和充实综合领导组和调解组,建立巡警制度,组成镇、区、社三级巡逻执勤队,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995年,成立镇公安分局,下设2个派出所,13个治保会,3个治安报警亭。全镇现有公安干警75人,治保员79人。大力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建设,全镇已建立13个安全文明小区,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各种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1997年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民主与法制建设】 积极开展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坚持群防群治。1994年派出法制宣传专刊55期,上法纪课30次,组织普法知识竞赛3次共2500人(次)参加,征订《法制》杂志80份。1996年为“三五”普法第一年,镇司法所、法庭、镇人大等部门开展了法律咨询、出版专栏、外出上课、派发资料、电视宣传帮教等普法活动;共出专栏103期,上法纪课20次,出横幅12幅,派发宣传单张3260张,征订《法制》杂志85份;罗松管理区被评为市普法先进单位,镇司法所被评为1996年度市“二五”普法先进单位、市基层行政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成立了“依法治镇”领导小组,由公安、司法、法庭、人大、监察、宣传等部门派人组成。不断抓好调解会的规范建设,健全法律宣传阵地,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完成《行政处罚法》调查问卷412份,出版专栏92期,宣传单张3500张,宣传阵地30个,上法纪课17次,征订《法制》杂志85份;1997年度获省无激化集体二等奖。(陈文新)
1991~1997年阜沙镇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书记:梁德胜(1991~1996) 梁润明(1997起) 镇长:胡满南(1991~1995) 梁润明(1996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