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2796次 | |||
【三角镇概况】 三角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面积70.32平方公里。辖蟠龙、结民、沙栏、光明、三角、东南、高平7个村民委员会和中心社区居民委员会。2013年末常住人口12.26万人,户籍人口5.77万人。京珠高速公路贯通镇域南北,设有出入口,省道南三公路呈东西向贯穿镇境,与番中公路、105国道相连,福源路三角至港口路段、沙仔大道接三角镇进源路已通车,成为连接临近镇区的捷路。从2003年起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委七一奖状、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环保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山市平安建设先进镇区等荣誉。三角镇人民政府驻金三大道中103号,邮政编码528445。
【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三角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比例为4.6:60.6:34.8。 农业 2013年,三角镇农业总耕地面积4.58万亩,其中水稻和旱粮面积2657亩、水产面积2.96万亩、水果(含香大蕉)面积1991亩、蔬菜面积6133亩、花卉苗木面积5066亩。水稻种植主要推广合美米、玉香油米、广银米、固广米等优质品种,继续对金农丝苗米、合丰香米等优质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水稻平均亩产达400公斤,新引进品种亩产达440公斤。蔬菜生产以叶菜类和粉葛为主,水果种植以蕉类为主,花卉以绿化草坪和优质苗木为主;水产养殖以南美白对虾、四大家鱼、生鱼、鳗鱼、甲鱼、中华草龟、台湾草龟等品种为主;全镇有畜禽养殖场199个。镇政府投入176万元,建设“硬底化”主干农路5公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示范专业合作社。福隆泵站转入试运行阶段,加快三钱渡水闸重建。2013年,三角镇农业总产值8.76亿元,比上年增长3%。 工业 2013年,三角镇加快电镀和化工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投入1.2亿元推进电镀污水处理公司第四期技术改造。制定《三角镇大力实施“新三百”计划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三角镇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方案》,设立产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4月16日,成立三角镇电子商务协会,着力打造镇级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采取抱团式发展进一步开拓市场。镇内企业获市电子信息产业扶持资金70万元,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资金60万元,“三个一百”企业奖励89万元。有法人企业1372家,其中工业企业有472家,工业总产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第三产业 2013年,三角镇加快申报市镇共建物流专业镇,推动EMS华南速递中心、顺丰速运、友信国际快件中心等物流企业落户发展。抓好市级重点项目大信商圈大型综合体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旭日、苏杨地产等重大项目做好规划,加快开展对镇中心区260公顷核心地块的规划研究,建设集商业、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镇中心。利用生态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积极谋划与南沙新区的产业对接。2013年,三角镇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外经外贸 2013年,三角镇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巴西环球资源交易会、珠中江商品展销会和香港产品展销会等展会。在“3·28”中山招商引资洽谈会引进医药物流、智能家电、先进装备制造等优质项目10个,引进资金10.3亿元,其中境外项目5个,投资总额5320万美元;境内项目5个,投资总额7.03亿元人民币。镇内22家企业获扶持资金出口奖励18.5万元,18家企业获出口退税征退差资金54.5万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769万美元,外贸出口总值10.67亿美元,进口总值1.96亿美元。 财税金融 2013年,三角镇国地两税收入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国税收入7.31亿元,地税收入4.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6亿元。全镇实行公务人员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继续厉行节约,加强政府采购,规范工程管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全面排查违规现象。全镇共有银行网点12个,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8.3亿元,银行各项货款余额19.89亿元。
【社会发展概况】 镇村建设 2013年,三角镇投入3000万元改造沙栏路、南洋路、月湾路及福泽路的路网设施。加快推进污水管网三期主管和高平片区雨污分流建设,启动中心片区和三角市场片区施工图设计。投入5660万元,对镇内大小50条河涌进行砌石、护岸、清淤和疏浚,改善河涌水质。加快“断头路”建设,沙仔大道9月竣工通车,阳光大道建设进程加快,顺利完成11户拆迁工作。开展除“四害”工作,进行大面积统一灭鼠行动4次,投放杀虫乳油380瓶,粘鼠胶、粘蝇纸6200块、老鼠谷1400公斤、烟雾剂950公斤,三角镇被市消杀站推荐为“广东省灭鼠先进镇”参评单位。 环境保护 2013年,三角镇加强市政环卫设施、卫生基础设施和环境“四化”工程建设,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投入3420万元,以“突出一个生态公园、改造两条路、完善三座山、四旁添绿化、美化五个街头公园、种植六片林”为重点,提高全镇绿化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化建设,完善村庄绿化、通道绿化及农田林网工程等。全年全镇累计财政投入1388万元,拉动社会投入2430万元,认捐认养款项10.76万元,开展各类义务植树1.6万株。绿地率34.8%,绿化覆盖率4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9平方米。 居民生活 2013年,三角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1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03万元,财产性收入1126元,转移性收入6646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万元;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12万元,增长14.3%。居民生活用电量8198万千瓦时,增长7.2%。生活用水量360万吨,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6平方米,汽车拥有量5367台。程控电话用户4.6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6万户。农村居民住房使用燃气户达90%,室内洗浴设备户达95%,独立卫生间户达98%。居民旅游消费年人均支出1056元。镇内有公交线路7路,至市中心城区最快用时30分钟。 教育 2013年,三角镇有公办初中2所、小学6所,在校生8140人。有民办小学四海学校1所,在校生1530人。有幼儿园11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9所),在园幼儿2382人。全镇8个村(居)成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培训2万人次。全镇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532人。2013年,有941人参加中考,录取率97.5%,市直属四所重点高中上线率达14.5%,普通高中录取率为42.1%;有476名三角户籍考生参加高考,本科录取率53.2%,高考录取率达95.2%。三角镇3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级立项,7个课题成果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奖;有36项集体荣誉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有143人次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发表;有402名学生参加省、市级各项竞赛获奖。镇财政投入1400万元建设三角中学综合楼;投入220万元更新各中小学校多媒体等设备。广东依顿有限公司成立2000万元的广东依顿教育基金,创新助学奖优新机制。 科学技术 2013年,三角镇推进知识产权及专利申请工作,共申请专利278件。广东达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专利项目被评为2013年中山市专利金奖。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爱科基地与中国工程院孙玉院士合作建立全镇首个院士工作站,洪业水泵与江苏大学,杜威涂料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单位联合申报的产学研项目获市产学研项目立项,立项资金30万元。推进“科普惠农”工作,开展科学种养知识宣传,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及种养能手300人次,三角镇甲鱼基地的梁全福被评为2013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中山市爱民农产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中山市2013年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成为全市科协系统3个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之一。 宣传文化 2013年,三角镇在文化广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场次,观众达12万人次,电影队免费为群众和学生播放电影16场;开放书画展览厅、舞蹈排练厅、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老人活动室、综合培训室,举行多场展览和摄影比赛,2万人次参加。三角麒麟舞亮相首届香港中山文化节,开展三角麒麟舞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农村文化室实现高标准全覆盖,设立全市首个农村文化室数字图书馆。设立“三角发布”政务微博,加强电视宣传策划和重大事件舆论引导。成立三角镇青年社区学院(修身学院),共开设交谊舞、健身操等课程培训。深化2013年全民修身行动“巩固年”活动,组织全民修身公益植树活动、身边好人巡演巡讲活动、全民修身道德模范讲座、“大家演·大家睇”粤剧文化周等活动。开展以“中国梦·和美三角梦”为主题的合唱展演、三人根艇友谊赛、三角山修身公园游、书画展、国庆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 医疗卫生 2013年,三角镇有一级甲等医院1个,在岗人员231人,开放床位120张,门诊诊疗38.02万人次。镇内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和门诊部1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66万份,其中65岁以上老人5579份。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5604人,糖尿病人1675人,收治10例登革热病人全部痊愈出院。三角医院投入7万元增装监控和报警系统,投入120万元全面提升信息化网络水平。开展平价医疗服务工作,设立内、外、中医3类平价诊室,确定平价药包33个,实现单病种治疗费用较普通门诊费用降低15%—20%,中医平价诊室使用中药比例不低于70%。 体育活动 2013年,三角镇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实现各村体育健身广场全覆盖。全镇有登山健身绿道2条,镇文化广场和8个村文体广场拥有健身器材230件。镇内有建成并安装体育设施的场地27个,总面积4.63万平方米,其中年内新增场地4个。先后举办元旦长跑、慈善万人行答谢暨醒狮闹元宵晚会。三角中学被市体育局定为2013—2015年度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民政服务 2013年,三角镇投入420万元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医疗水平,有“低保”对象199户561人,困难群众342户751人。把每月第二个星期日设为全民志愿服务日,成立110个小组到全镇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活动。投入500万元,完成低保危房改造52户,优抚对象危房改造14户。投入1700万元,在高平工业区建设公租房180套,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搭建起1个社工与志愿者服务中心和7个社工与志愿者服务站的“一心七站”工作平台,成立全市首支义工(志愿者)总队。红十字会全年共发放救助金23万元,临时救济363户。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共有118位“五保”老人入住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231名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96对,离婚登记101对。 综治信访 2013年,三角镇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289宗,破案391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70人,抓获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31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30个共106人,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联动开展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小区等“平安细胞”建设,全镇所有学校、医院落实基本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全镇90%以上厂企落实视频监控等防范措施,50间厂企安装了与110对接的对讲平台。配备8名村(居)“平安书记”加强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群防队伍实现村(居)全覆盖。交警部门共接处警1543宗,立案受理交通事故591宗。开展春季攻势、粤安13、酒驾飙车等专项整治行动201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709宗。 2013年,三角镇加强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成功化解信访案件32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与村工作站受理信访类、综治类、人民调解类事项1392宗,全部办结;网上接访454宗,办结420宗。2013年,三角镇获评为中山市信访视频建设先进单位和中山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3年,三角镇实现技能储备培训9150人,本省市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663人,家政培训134人。建立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占地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家企业,有51家企业进驻并正常运作,带动就业1000人。参加社会保险27.1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6.9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9.62万人。参加“农转城”养老保险退休人员1.01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809人。 计划生育 2013年,三角镇户籍人口出生660人,政策生育率为85.91%,出生人口性别比106.90。流动人口出生(居住满半年以上)542人,政策生育率为75.65%。全年投入665万元人口计生工作经费,发放各项计划生育奖励金186.53万元共2.09万人次。举办优生健康讲座14次,参加讲座的育龄群众828人,共为454对育龄群众提供孕前优生健康筛查服务,其中流动育龄群众23对。 流动人口管理 2013年,三角镇新办居住证5854张,续期办理居住证9157张。有纳管出租屋1400户共2万间,征收房屋租赁税752.5万元(含出租屋、厂企和商铺)。查处“时租日租”出租屋4间,发现消防安全隐患31起,全部落实整改。全年流动人员积分成功入户108人,积分入小学262人,积分入中学125人。 安全生产 2013年,三角镇开展专项检查238次,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360份,立案84宗,共收罚款94.87万元。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检查组36个,暗查、突击督查组36个,排查事故隐患53处,无重大事故隐患。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60期,培训从业人员4630人。全镇各企业、单位组织应急救援演练82次,参加演练2.13万人次。全年发生安全事故40宗,死亡3人,受伤33人,直接经济损失41.86万元。
【沙仔大道接三角进源路“断头路”打通】 沙仔大道接三角进源路“断头路”项目为2013年度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之一。中番公路沙仔路口是市级道路交通危险路段,为解决该路口存在的交通隐患,市政府同意由民众镇政府建设沙仔大道道路、排水改造工程连接入三角镇进源路。道路总长1945米,项目一期工程长1163米,其中300米由于征地拆迁等历史问题未解决而形成“断头路”。在市政府统筹、民众镇政府主导和三角镇政府协调下,经与群众沟通协商,消除群众疑虑,依法完成土地征收、补偿等手续。工程于6月20日动工,9月29日“断头路”正式打通并投入使用。道路的开通成为民众镇与三角镇农副产品交易、工业产品运输以及群众出行的交通要道,对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促进两镇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角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2013年6月18—19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省卫生监督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对三角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组一致认为,三角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成效显著,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要求,省评估组建议省爱卫会向全国爱卫会推荐三角镇申报国家卫生镇。近年来,三角镇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民生福祉、建设和美三角的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开展“大清洁、乡村美”“相约健康社区行”等专项整治活动,与“全民修身”活动联动,动员全镇群众积极参与创卫工作。2009年底,全镇7个行政村全部创建成为省卫生村。全镇投入2.5亿元建设污水处理主管网、垃圾处理中转站、镇主干道景观等公共服务设施,城镇配套功能得到完善。12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1—2013年度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宣布三角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三角镇举行第一届女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 2013年9月20日,三角镇在镇政府党委会议室举行第一届女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会上,45名会员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第一届理事会成员以及相关规章制度,随后选举杨信琪任会长,何惠珍等8人任副会长、古颖欣任秘书长。三角镇女企业家联谊会由全镇各类企业的女董事长、女经理、女厂长和女高层管理者等自愿组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谊会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女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提高女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业创新发展能力,引领更多创业妇女为推进三角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角镇设立全市首个农村文化室数字图书馆】 2013年9月26日,三角镇设立全市首个农村文化室数字图书馆。全镇7村1社区文化室共有藏书2万册,已联网的新购电脑66台,提供多种报刊阅览服务,并先行先试增设数字图书馆功能。广大群众在各村文化室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点击浏览国家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同时,全镇各文化室对文化协管员、活动次数、开放时间、宣传橱窗布置等方面都作出严格规定。
【三角麒麟舞亮相首届香港中山文化节】 2013年10月19—20日,以“伟人故里·和美中山”为主题的首届香港中山文化节在香港黄大仙广场举行。三角麒麟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活动上展示,首次亮相香江。三角麒麟舞是中山市重点打造的省级非遗项目之一,新版麒麟舞一改旧式套路,从内容、舞步、技艺和编排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和改良充实。由国家一级编导、原广东省文化馆馆长杨明敬进行指导改编,既保留纯朴乡土风情、又加入时尚特色和艺术观赏元素,增强了观赏性和文艺性。表演者大多是三角本土的中小学生和年轻人。
【广东依顿教育基金成立】 2013年10月16日,广东依顿有限公司在三角镇成立广东依顿教育基金。该公司出资2000万元,按每年同期定存利息约70—80万元,开展助学奖学公益活动,对三角镇户籍困难家庭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2013年,助学帮扶双低家庭学生共216名,奖励优秀学生181名,共发放金额79万元。至此,三角镇建成“市级财政+镇级财政+企业基金”三级助学体系,镇内所有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不再因学费问题而无法上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