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黄圃镇位于中山市境北部,面积8834.81公顷,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常住人口12.73万人,户籍人口8.53万人。水陆交通便利,南靠鸡鸦水道,北倚洪奇沥水道,1000吨位船只常年通航,南三公路横贯全镇。有1万千瓦火力发电厂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3座。获得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是广式腊味发源地,拥有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2009年,成功创建市首个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农业】 全镇有耕地2.41万亩,新增优质蔬菜、水果种植面积1000亩。马铃薯面积500亩,建成1.01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横石围现代花木基地首期2000亩实现连片集中开发,土地发包价从每亩700元增至每亩1300元。优质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8000亩。推广加州鲈、西江魽、长吻鲩等新品种,养殖面积2500亩。全年抽检蔬菜样本7097个,合格率99.11%,向市检测站送检蔬菜样品22个,全部合格。检测生猪猪尿样本2658个,合格率96.57%。加强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禽畜免疫率100%,犬只免疫率95.57%。横档、三社、永平、文明、新地、马安、团范、石军等8个村(社区)完成村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2009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比上年增长6.7%,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81万元,增长5%。
【工业】 全镇有工业企业1100家,上规模企业335家,超亿元企业25家。马新、大雁、食品三大工业基地储备发展用地共540亩。格兰仕中山生产基地年产值105亿元,是市两家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之一。蓝雁冷藏、泛亚电缆、日顺厨卫、卫氏电器等4家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投入运营。黄圃港、格兰仕冰洗、广重大型铸锻件、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等项目纳入2010年广东省扩大内需重点项目。长兴造船项目已申请省立项,进行前期设计工作。2009年,工业总产值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9.97%。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52.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名。工业用电5.57亿千瓦时,增长11.01%。
【第三产业】 建设横石围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项目,该项目位于横档村和石军村,占地2万亩,是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科普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按五星级标准设计建设的三鑫商务酒店整体大楼进入装修阶段。房地产项目全年销售金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年举办年货嘉年华暨花卉市场、人力资源招聘会、春季小家电交易会、车房展、秋季小家电交易会、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家电配件及制造工艺技术展、服装展等8个展会,其中,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中国小家电交易会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展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8.69%。
【外经外贸】 全镇有外资企业71家,其中规模企业61家。2009年,引进外商独资企业2家。组织企业到北京、成都、越南、印度、阿联酋等地参展。在“3·28”中山市招商经贸洽谈会中,引进境外项目3个,境内项目4个,引入资金1.2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67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38亿美元。
【镇村建设】 按省二级客运站标准建成占地65亩的中山北部汽车总站。中山市北部组团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位于吴栏村乌珠山旁,占地1425亩,投资8.22亿元,日处理能力1000吨,服务黄圃、三角、南头、东凤、阜沙、小榄、古镇、东升等8个镇,已建成垃圾处理基地首期项目,管理中心大楼完工,焚烧发电厂点火试运行。完成3.65公里的新丰北路改造工程和体育中心改造工程。清淤马新围中型河及中沙角段河涌总长5公里。完成54公里大堤达标加固。在全镇16个村(社区)成立城管工作站。
【环境保护】 黄圃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2万吨,服务面积5平方公里,涵盖中心城区和鳌山、永平、三社、新糖等村(社区)。投资1.5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年征收排污费95万元。全年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89项,比上年减少22.7%。12家重点污染企业建成在线监控系统。加快城乡一体化绿化进程,新增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全镇绿化覆盖面积337公顷,覆盖率31.2%,绿地面积214公顷,绿地率30.5%。阳光假日花园创建为市“绿色社区”,中山市第二中学、黄圃镇对甫小学等2所学校创建为市“绿色学校”。
【财税金融】 全年税收收入7.85亿元,其中国税收入6.1亿元,地税收入1.75亿元。非税收入1.77亿元。可支配财政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支出重点面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教育、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63万元,占财政支出的6.31%;公共安全支出3202万元,占财政支出的7.05%;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 事业支出1591万元,占财 政支出的3.5%;教育经费支出1.21亿元,占财政支出 的26.54%。
【居民生活】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亿元,增长23.4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7598万千瓦时,增长15.4%。全镇有汽车1.13万辆,摩托车1.71万辆,固定电话2.96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035万元,增长5.23%。
【教育】 全镇有中小学校15所,幼儿园16所,在职教师817人,学生2.27万人,在园幼儿数3057人。镇政府设立教育教学百万奖励基金,包括10个奖励项目。2009年,1122人参加高考,上大专以上分数线1039人。初中毕业生1324人,参加初中升高中考试,460人上第一批重点线。培红、对甫小学评为市文明行为规范学校,黄圃镇中学、吴栏小学创建为市一级学校,横档小学通过市一级学校复评验收。中山二中评为省安全文明校园,培红小学评为市安全文明校园,中山二中、新地小学评为市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马新中学德育课题《农村中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获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一等奖。2009年,黄圃镇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
【科学技术】 5月26日,成立广东省食品学会(中山黄圃)培训基地。全年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4个,省级科研项目11个,市级科研项目7个。申报技术改造项目20个,技术创新项目22个。赛特、永发纸业、正业中糖、欧意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格兰仕家用电器成功申报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火力发电、永发纸业、正业中糖、格兰仕等4家市重点耗能企业通过年度考核。在广东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中山市糖纸中专学校学生黄嘉明的《新型高度可调刀架》获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中山二中实践综合组的《“二中”岩石中金属元素的测定》获科技实践活动项目二等奖。中山市二中、中山市糖纸中专学校、黄圃理工学校、马新中学、对甫小学、大岑小学、培红小学、新沙小学、新地中心小学、石军小学等参加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17个奖项。
【宣传文化】 制定《黄圃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民间筹资10万元,修复刘氏大宗祠和王氏大宗祠。百龄流芳坊、黎氏大宗祠、王氏大宗祠、黄圃古码头遗址及古石径、北约观音大庙、黄圃革命烈士纪念碑等6处文物成功申报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黄圃古码头遗址及古石径被推荐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月,举办端午龙舟赛。10月,复办三坊龙舟巡游,重新添置两艘可容纳60人的大龙舟。黄圃飘色由省文化厅推荐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建黄圃飘色民俗博览馆。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黄圃历史文化》编写完成,将于2010年端午节出版发行。举办庆国庆“欧意杯”十大歌手大赛、庆国庆摄影大赛、首届“感动黄圃”十大典型人物评选活动等。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0项,其中大型综合活动6项,送戏下乡72场次。镇电视台全年制作专题栏目30个,制作并播放2008年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精彩回放、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片、环保宣传片、教育强镇宣传片等。黄圃镇成功申报省历史文化名镇,并被推荐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体育活动】 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获总分1459.3分,位列全市第六名,获金牌31枚,银牌27枚,铜牌20枚。马新中学女子篮球队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十届“泰山杯”篮球赛(乙组)获冠军。石军小学女子足球队参加市广华紫荆杯足球赛获冠军。2009年5月,投入建设资金600万元的黄圃镇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完成。全镇有篮球、乒乓球、足球、象棋、龙狮、龙舟、舞蹈等8个体育协会,会员500人。
【医疗卫生】 扩建横档、新地、大雁、文明、兆丰、鳌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镇有医院病床320张,卫生技术人员310人,其中医生155人。3月成立黄圃镇夏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组织防控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5月成立黄圃镇“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架构。配备镇创卫除害消毒站专职人员12人,镇内每季度投入20万元对城区及各村居公共场地进行全面消毒。免费为居民体检2000人次。2009年,黄圃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评。
【计划生育】 全年户籍人口出生1064人,出生率12.59‰,计划生育率95.39%,人口自然增长率5.6‰,完成“四术”892例,成功创建为“两无”镇。征收社会抚养费329万元。流动人口出生464人,计划生育率90.52%。全年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29万元,节育奖91万元。举行纪念“7·11”第20个世界人口日文艺晚会,采用相声、小品、歌舞、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政策。
【社会治安】 全年立刑事案件433宗,破315宗,破案率72.75%。受理治安案件690起,查处648起,查处率94%。刑事拘留217人,逮捕155人,强制戒毒或隔离戒毒57人,治安拘留421人,罚款954人,其他行政处罚90人。侦破犯罪团伙67个,涉案96宗。缴获毒品海洛因37.66克,氯胺酮898.3克。黄圃公安分局评为市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工程建设达标单位、中山市公安机关奥运安保暨“粤安08”工作先进单位、“厅长论坛”工作二等奖单位。
【信访工作】 2009年12月,建成黄圃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设立各村(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实行每月15日镇领导接访日,每月10日、25日信访办人员下访等制度。国庆60周年期间,制定维稳工作预案,调派综治信访驻京专职人员1人。年内受理信访案件112件,办理上级部门交办案件51件,群众越级上访5宗。主要反映征地款分配、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问题。
【民政服务】 全镇有红十字会和志愿者(义工)服务队27支,志愿者1200人,比上年增加650人。2009年慈善万人行活动共筹款137万元。全镇有低保户671户,其中城镇低保136户,农村低保535户,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8万元。发放临时困难救济金和医疗救助金额共23万元。开展帮困助富活动,向帮扶对象发放慰问金13.75万元,发放价值5.5万元的慰问品。兑现现役士兵抚恤补助金,每人每年6700元。各村(社区)举办庆祝老人节活动16个。镇财政投入83万元,向1200名镇属企业退休工人发放生活补助。2009年,黄圃镇列为市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年办理结婚登记810对,离婚登记103对,补领《结婚证》57对。黄圃镇民政办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劳动社保】 2009年1月,成立黄圃镇就业服务中心及16个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站。5月升级镇劳动就业信息平台。全年参加养老保险3.14万人,比上年增长18%。工伤保险3.12万人,增长14%。失业保险3.11万人,增长15%。医疗保险3.38万人,增长15%。生育保险1220人,增长18%。全镇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过渡到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万人,参保率91%,其中新地、文明等7个村(社区)参保率100%。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万人,参保率91%。全年接受就业培训1754人,成功推荐就业1572人。12个村(社区)建立本地人车间,20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流动人口管理】 成立镇、村(社区)两级流动人口管理领导组。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及办公设备,年内新聘专职协管员6名,全镇有镇一级专职协管员35人,村一级兼职协管员81人。全年共办理《暂住证》3.7万份。走访巡查出租屋3.29万户次,发出《出租屋隐患告知书》8203份,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出租屋隐患信息》23条。收缴出租屋租赁税91.33万元。全年评选出安全文明出租屋569户。
【2009中山·黄圃端午龙舟赛】 2009年5月28日,黄圃镇在大魁水道举行“2009中山·黄圃端午龙舟赛”。黄圃镇自清朝嘉庆年间已盛行赛龙舟,距今已200年历史。黄圃镇上一次举办镇内龙舟赛是在1997年,至今时隔12年。本次龙舟赛分为龙舟竞渡和游文船瑞龙表演两种形式,10万人到场观看。鳌山村石岭坊、鳌山村北约坊、镇一村北头坊、鳌山村南约坊1队、鳌山村南约坊2队等5支队伍参加龙舟 竞渡,镇一村北头坊队获得 冠军。
【中山市第一个镇级档案馆】 7月28~29日,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在黄圃镇会议中心召开。2008年7月,黄圃镇档案馆经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中山市第一个、广东省第二个镇级档案馆。档案馆馆库面积180平方米,库内配备标准五层铁皮档案箱柜138套,冷气机4台,抽湿机1台,消防灭火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配备专职管理人员3人。档案馆采用中山市电子档案馆系统,通过市党政办公自动化(OA)网络平台对各类档案进行著录、归档、查询借阅等操作。2009年,黄圃镇档案馆保管和管理党政办、纪检办等26个职能部门的档案资料,馆藏档案资料2.22万卷、2.45万件。
【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2009年,黄圃镇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镇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形成以腊味、干果材料、水产品加工、稻米蔬果加工、食品包装印刷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全镇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0家,上规模企业80家。食品工业产值6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30%,农副产品加工财政收入1亿元,吸纳1.3万人就业。
建成食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土地面积1万亩,设有项目区、商业区、科研区、行政区、原产地区等,形成腊味、啤酒、红酒、白酒、干果、糖果、稻米、饮料、蔬果腌制品、酱料、冰鲜食品、酿酒、罐头加工及原材料储存、包装印刷、食品机械等较为齐全的食品产业集群,已引入企业100家,引进投资金额20亿元。食品工业基地与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合作建立“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黄圃食品检测站”。投资1000万元建设食品工业示范基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2100吨。与中山市火力发电厂合作铺设蒸汽管道,为企业提供蒸汽热能,节约企业成本。今荣、泰和、银华、创格、金煌等5家公司的7个产品企业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黄圃腊味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银华腊味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和广东省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示范基地。黄圃镇在横石围和三乡围两个联围建设农业园区,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粉葛、香大蕉、头菜,养殖优质四大家鱼等品种供应食品工业基地,两个农业园区共建立7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共2.15万亩,其中水产1.56万亩,带动全镇30%的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中山新荣果仁有限公司利用靠近原料生产基地优势,就地建立加工车间,带动当地2000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黄圃镇投入5000万元建成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国际食品流通贸易广场,已进入招商阶段。通过举办一年一度中国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扩大全镇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建成中山市北部最大水产品流通市场,解决黄圃镇众多腊鱼加工企业原材料的供应,带动全镇500个农户养殖水产品,培育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全镇有印刷包装企业50家,年产值3亿元,从业人员5000人。中发纸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高中档瓦楞纸,年产量4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瓦楞纸生产企业。
【黄圃镇——广式腊味发源地】 “黄圃腊味”是中山市黄圃镇的一张名片。2004年,黄圃镇获“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中国腊味食品名镇”称号。2006年,黄圃腊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2008年,黄圃腊味生产取得“地理标志产品——黄圃腊味”广东省地方标准。10月“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8月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圃人发明腊肠制作始于1886年。黄圃腊味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大批制作腊味的人才,他们大多外出务工,把黄圃腊味的生产制作技艺扩散到珠三角一带。广州腊味“皇上皇”前身是“东昌”腊味店,其时的腊味师傅正是黄圃灵会坊人何念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传统腊味生产制作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改良,形成全自动化、卫生保质的现代食品生产。1992年,黄圃腊味企业组建中山市黄圃烧腊商会。2007年3月,增加镇内的其他食品企业组建成中山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有会员企业120家。黄圃镇较为有名的腊味生产厂商有泰和、金煌、银华、得福等,黄圃腊味占全国广式腊味销售份额的60%。
【中山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镇】 黄圃镇于2008年10月被市定为正确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镇。2009年7月10日,中山市依法治市办在黄圃镇召开实施《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试点推广现场会议。黄圃镇成立贯彻正确实施《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依法治镇领导组管理。先后制定《黄圃镇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要求业主做好承租单位恶意欠薪预防工作的通知》、《防范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黄圃镇企业内开展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工作方案》、《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通用条款》等文件,形成在镇政府领导下的劳动保障工作维稳体系。镇劳动保障分局利用报刊、电视、手机短信等途径,采取现场咨询、发放传单、案例分析等形式,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用工,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李洪凯 梁春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