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镇(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12 【点击率】2238次


【基本情况】 黄圃镇位于市境北部,面积87.78平方公里,辖村民委员会12个、社区居委会4个。户籍人口84362人,外来人口55861人。水陆交通便利,南靠鸡鸦水道,北倚洪奇沥水道,1000吨船只常年通航。60米宽的南三公路横贯全镇,东接京珠高速与番中公路,西连105国道。有1万千瓦火力发电厂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3座。有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全长2公里的旅游观光带观仙路。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式腊味发源地。拥有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国家电产业配套创新基地。获全国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试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黄圃)食品贸易中心、广东省火炬计划家电配套创新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省绿色名镇、中山市经济强镇、中山市旅游特色镇等称号。鳌山村和石军村被评为市旅游特色村。实现生产总值5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7.22%;工农业总产值191.64亿元,增长31.62%。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全镇有工业企业148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7.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增幅位列全市第四位。上规模企业236家,新增66家,产值129.5亿元,增长43%,占工业总产值的91.5%。超亿元企业28家,其中格兰仕中山家电生产基地和诺而达铜管中山基地两家企业产值共近1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3%。工业增加值耗电量1260千瓦时,下降7.5%。全年盘活闲置用地近800亩,新征用地600多亩。采取优惠措施,节约建设用地,对建设两层或以上厂房的企业按建筑面积的大小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优惠。全年建设两层或以上厂房20多万平方米,节约用地300多亩。全年引进企业38家,建设中的企业65家,建成投产企业54家。9月11日,广东蓝雁冷藏实业有限公司3万吨冷库项目在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奠基。2007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获“2007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奖。黄圃镇被评为中山市经济强镇。 
  农业 全镇有耕地2.85万亩。整治低产鱼塘2500亩,建成农路6.1公里,带动土地发包价每亩上升700至1500元。实施基地带动村组集体经济发展战略。马新工业公司带动团范村建成新市场投入使用,食品工业公司带动镇一村建成二期扶贫厂房出租,大雁工业公司带动鳌山村加快出租厂房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4160万元,增长24%。15个有经济实体的村(社区)集体收入均突破100万元。组级集体收入5316万元,增长18%。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石军村长围片3000亩鱼虾健康养殖基地和吴栏村、石军村6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认定。吴栏粉葛获农业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和省无公害产地认定。深圳旭联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在石军村开发建设8000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每年将为深圳市场供应超5000吨的无公害水产品。全年粮食产量1.06万吨,水产品产量2.59万吨,“三鸟”上市量58万只,生猪上市量2.43万头,水果产量2.77万吨,蔬菜产量2.36万吨。全年农业总产值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镇村建设 完成新城区中心7.1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全镇绿地系统和住房建设专项规划。完成横档、大岑、吴栏、石军等村中心区规划和食品工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中国(黄圃)食品贸易中心。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兴圃大道三期、人民桥改造、敬老院二期、黄圃镇中学图艺楼和体育场及理工学校实训楼的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消防五大队办公楼、宿舍、训练塔竣工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中山北部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和首期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推进黄圃港区和番中跨海大桥以及中山北部(黄圃)高级技工学校、中山北部(黄圃)汽车总站等项目建设。新明南路改造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建成三社兰溪休闲健身公园、新沙岗咀街心公园、马安小沙角公园、永平龙安横街小公园;镇一村启动古树公园建设。石军、团范、大雁、吴栏村创建为省卫生村。各村(社区)投资1250万元完成14条内河涌清淤,全长14.9公里。团范村完成1公里多的内河涌覆盖。投资1.08亿元推进“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全年办理报建项目333宗,面积44.95万平方米,其中厂房34宗,面积17.11万平方米。 
  外经外贸 全镇有外资企业68家,产值102.08亿元,其中规模企业42家。全年引进外商独资企业16家。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引进外资7亿多美元,其中境外项目2个,境内市外项目6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56%;外贸出口总额5.46亿美元,增长79.16%,出口创汇5.39亿美元,增长76.72%。2007年,黄圃镇获市吸引外资鼓励奖和扩大出口先进奖。 
  第三产业 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形成“赶在工业,超在三产”的发展思路。启动阳光假日、奥城花园、明悦豪庭、翡翠半岛、蓝天金地、南顺房地产等6个房地产建设项目,总投资10.58亿元,建筑面积107.6万平方米。金石、楚风轩、马安、吉祥、凌烽5家旅馆开业。打造新明路、新丰路、鸿发路、朝南路、商业大街等特色商业区。引进民营资金3亿多元,开发建设位于鳌山村的广东省海蚀遗址公园。全年举办展会7个,其中2007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参展,达成投资和贸易成交额8亿多美元。2007年,黄圃镇被评为中山市旅游特色镇,鳌山村和石军村被评为市旅游特色村。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6.46%。 
  财税金融 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全年税收收入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5%。其中,国税收入5.25亿元,增长30.27%;地税收入1.37亿元,增长27.37%;实现非税收入1.3亿元,增长47%;可支配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24%。实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全年采购项目25宗,金额820.89万元,节省财政资金35.7万元。全年银行储蓄存款23.1亿元。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人民生活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460元,比上年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5万元,增长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人均医药费报销额增加420元,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55万元,增长3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人均8157元,增长38.1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5639万千瓦时,增加584万千瓦时,增长11.5%。全年新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48人。全镇有机动车1.83万多台,其中汽车6691辆,增长15.01%;摩托车11622辆。拥有固定电话1.73万户,增长1.7%;移动电话5.65万户,增长2.73%。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 
  教育 全镇有16所学校,其中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所,国家示范性高中1所,省一级重点小学1所,市一级重点中学1所,市一级重点小学5所,市一级重点幼儿园2所。拥有在职教师1023人,学生22453人。镇财政增加350多万元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投资1000多万元,加快中山二中新校区和黄圃理工学校实训大楼建设,完善培红小学、对甫小学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中小学光纤上网。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获全国省级以上集体奖励有32个,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教师有312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有103篇,有10项申报课题获市级批准立项,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593人获奖,其中获科技创新奖30人。高考和中考均创历史最好成绩,高考640人上大专线以上,上线率96%,升中考试上第一批重点线494人。被评为全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估先进镇区。 
  宣传文化 9月,启动飘色博物馆和文化长廊建设。“黄圃飘色”和“黄圃麒麟舞”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9~11日,举办黄圃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花会。参加市第三届合唱节获金奖和第三届社区艺术节获4金4银4铜。出版《魅力黄圃》画册和《时代黄圃》双月刊物,制作《2006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回顾》、《发展中的历史名镇—黄圃》、《黄圃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黄圃飘色》等4部电视专题片。镇电视台开辟《周末视点》专栏节目。全年下乡放映电影100多场。 
  科学技术 黄圃镇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试点);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家电配套创新特色产业基地。与省农科院、省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共同建成省级农产品研发中心。《粤式传统肉制品现代加工技术》被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年成功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个,省部级产学研合作项目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发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个。新增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镇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格兰仕电饭煲和分体空调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荣果仁合桃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发纸业和泰上皇腊味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全镇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17个,名标8个。 
  体育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6个村(社区)建有健身苑(点)。镇女足队代表市参加省女足锦标赛获第五名。参加市各类体育比赛,获市“光彩球”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学组团体第六名、跆拳道中学组团体第五名、篮球赛小学女子组冠军、足球锦标赛小学女子组冠军。镇举办了中小学生游泳、乒乓球、足球、田径、篮球等比赛。为市体校输送10名体育苗子。 
  医疗卫生 首批建成新地、横档、大雁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3201份。减免特困患者医疗费43.28万元,免费为居民体检2000多人。全年镇人民医院门诊病人63.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年人均门诊费110元,下降1.92%。镇人民医院何仁亮、李娟、黄燕艳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优秀工作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出动人员257人次,检查餐饮业、集体食堂1066间次。
  计划生育 全年户籍人口出生1051人,出生率为12.53‰,比上年下降1.13‰,计划生育率93.82%,人口自然增长率5.83‰,完成“四术”927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50万元。流动人口出生779人,计划生育率82.79%。年内14个村(社区)完成了人口计划任务,其中大雁村计划生育率达100%。全年向173人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奖励金额20.86万元。 
  环境保护 2007年,黄圃镇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和广东省绿色名镇。建成大雁工业基地工业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马新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项目环保审批,从源头上遏止工业污染。全年征收排污费90.28多万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42家,其中18家上报市环保局立案处理,关停违法排污企业3家。受理各类环境投诉158件,其中气体污染98件,水环境污染26件,噪声污染31件,固废污染3件。办结133件,结案率84%。 
  劳动社保 全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7.89万人,比上年增长3.8%;工伤保险1.87万人;失业保险1.89万人;医疗保险2.13万人,增长12.3%;生育保险1128人。全镇12个村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9991人,其中年内新增584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90元,覆盖率98%,人均医药费报销额1912元,比上年增加420元,增长33%。开展劳动者自主创业培训,60人参加,成功自主创业19人。困难群体安置就业9人。成立文明、吴栏、横档、永平4个大嫂工作坊,帮助1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就业。7个村(社区)建立了“本地人车间”,带动7个家庭创业,500多本地人就业,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在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建立外来劳动力输入点,输入外来工人550人。 
  民政 慈善万人行共筹款302万元,救助、慰问困难家庭650户。16个村(社区)成立红十字会小组。对10名复员军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全镇有625户1648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年发放低保金15万元、大米37吨。给291户困难群众送慰问金13.77万元。投资125万元,改造低保户危房40户,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第19届老人节各村(社区)举办祝酒会15个,发放慰问金和物品折款80多万元,慰问老人7000多名。全年办理结婚登记816对、离婚113对,补办结婚手续58对。民政办被评为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 按照《黄圃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启动镇、村(社区)、校园、单位、家庭的平安建设。镇、村成立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工作站。建立社区警务区16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21人。投资500多万元,在道路主要出入口、重点场所、治安要害部位安装视频监控76个,实行24小时监控。全年立刑事案件402宗,破案271宗,破案率67.42%。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293名,侦破犯罪团伙42个,缴获各类赃款赃物折款137万多元。受理治安案件235起,查处230起452人,查处率97.87%。破获毒品案件7宗,缴获毒品海洛因21.8克,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信访工作 镇设信访工作办公室,配置专职人员5名,各村、社区、学校、双管单位、工业基地设信访工作处理小组,均设信息联络员1名。实行每月15日镇领导接访日、每月10日、25日信访办人员下访、信访工作月情汇报等制度。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不含上级转办)102件(次),办结92件。市信访局转来87件,群众越级到省上访4宗。主要反映出嫁女权益、征地款分配、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问题。镇妇联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流动人口管理 全镇有外来人口55861人。2005年5月,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分设永安、岭栏、马新等3个组,各村(社区)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形成镇、村(社区)、工作组三级管理流动人口机制,镇一级有协管员25人,村级有80人。全年办理《暂住证》4.11万多个,增长13.5%,缴纳财政征费144.8万元,增长387.6%;2007年,评选优秀外来员工3人。 


【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镇】 黄圃镇农产品深加工有良好发展基础,科技特色突出,科技服务平台较为完善,拥有全省多间产学研机构等优势,经专家组论证后,国家科技部定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镇”,成为全国首批73个示范乡镇试点之一,全省7个示范乡镇之一,是中山市唯一入选该项目的镇区。


【会展经济】 全年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展会7个,包括中国家用电器中山(春季)订货面洽会、迎春花市暨年货嘉年华、中山市首届性文化展、2007首届中山汽车文化节、2007中国家用电器中山(秋季)订货面洽会、第四届华南(中山)家电配件及制造工艺技术展览会、2007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等。7个展会吸引参展商、采购商和参观人数超100万人次,各方达成投资额超2亿美元。


【2007中国国际食品工业经贸洽谈会】 11月9~11日,在黄圃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来自国家、省、市领导和法国等国家驻广州领事馆领事及国内外客商等3000多人出席开幕式。展会历时3天,设展位600多个,参展企业400多家,专业代理商、经销商、采购商超1000人次。展览期间吸引参观人数超40万人次,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参观参展。展会期间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签订了经贸友好合作关系。本次展会落实投资贸易合作项目100多个,各方达成投资贸易额8亿多美元,比上届多1亿多美元,其中黄圃镇落实投资1亿多美元,企业达成贸易额20亿多美元。在第四届中国会展业高峰论坛会议上,黄圃镇获“2007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奖。


【2007年中国家电(中山)春季订货面洽会】 3月16~17日,2007年中国家电(中山)春季订货面洽会在黄圃镇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会共设400多个展位,吸引300多家企业参展和来自全国32个省、市、地区的5000多人的采购展商参会,签订购货合同金额5.5亿元。


【中国(黄圃)食品贸易中心】 为专业打造永不落幕的食洽会,黄圃镇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食品贸易中心”的国际性食品贸易专业市场。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四层,一层为腊味标志区,建筑面积9520平方米,设腊味食品、食品机械、中山知名食品等区及银行;二层为糖果饮料区,建筑面积7660平方米,设干果、软包装饮料、糖果等区;三层为绿色食品区,建筑面积4985平方米,设干货食品、健康食品、旅游休闲食品、食品原材料等区;四层为商务行政区,建筑面积4985平方米,配套大型中餐酒楼、露天咖啡馆、商务行政中心、多功能会议室、经营管理中心等。(曾木华)

上一篇: 黄圃镇(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黄圃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