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2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5.39万人,非户籍人口13.6万人。区内有中山港客运口岸、中山港外运码头、中山港大桥、京珠高速公路、番中公路、4座110千伏变电站、2个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城东客运站、阳关泵站、东河水利枢纽、火炬国际会展中心等设施,占地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已初具规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6个国家级工业基地。2005年,生产总值128.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22%;工农业总产值502.52亿元,增长31.66%。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东部开发的重大决策,启动东部组团南片区开发建设,整合南朗镇资源,加快建设临海工业园,筹备建设中山新港,启动开发东南绿色生态工业园。调整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和南朗镇的产业布局,形成临海工业园以上游产业为主,高新技术开发区以高新产业为主,南朗镇以支柱产业为主的规划理念。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号召,从2005年2月起,火炬区与阳江市阳西县合作开发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阳西工业园区,首期开发1500亩,投资总额1亿多美元,建成后年工业产值200亿元,已有20多家企业落户,成为全省首个产业转移园区。 全区有规模以上企业262家,年工业产值496.12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8家,年税收超1000万元的企业31家。有工业企业514家,从业人员12.8万人。全年用电总量10.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94%,其中工业用电量9.14亿千瓦时,增长7.57%。区内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程控交换机、激光喷墨打印机、高能电池、激光电子元件、激光头、多层线路板、光纤、VCD、可刻录DVD及IC导线架、光驱、生物医药及保健制品、汽车刹车总成、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绿色食品等高科技产品。2005年,工业总产值501.9亿元,增长31.71%。电子信息、包装印刷、化学工业、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五大行业年产值分别为257亿元、43.8亿元、26.8亿元、43.9亿元、26.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7.5%,实现工业利润13亿元,增长18%。 外经外贸 坚持“招商选资”原则,重点引进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制造项目,扶持企业增资扩产。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签约26个项目,签约总额5.03亿美元,投资额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9个,其中国电(中山)燃气电厂有限公司投资总额75亿元、珠海振戎重交改性沥青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中山百灵达工业城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全年新立项的“三资”项目122个,其中增资58个,合同利用外资2.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2亿美元;内资项目24个,总投资12.06亿元。引进美国特灵空调、日本卡西欧、韩国大宇挖掘机、德国蒂森电梯、珠江啤酒等大项目,生产重型机械、应用电子、中央空调、精密元件、电脑主机板、食品等。2005年,出口创汇35.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38%。 农业 2005年,扩大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覆盖面,20个自然村(小区)实行股份合作制。全面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6%。全年新增“三个五”工程(5年内区内农民人均拥有50平方米物业,每年人均获得5000元的收益)项目16个,累计实施“三个五”工程项目83个,集体物业达80万平方米,人均物业25平方米。年内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194人次,农村就业率98%。全年投资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经费7000万元,其中建成阳关泵站有效缓解洪水期河涌内涝。2005年,农业总产值6179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300元,比上年增长9.2%。 城乡建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面建设东河食品、鲤鱼装备、健康基地二期等专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各项工程。大力开发东部,临海工业园路基填土石方1100万立方米,建成路基48公里,修筑水泥道路23公里,喷沙造地1.1万亩,基本完成沿路水电配套工程,建成近万亩招商用地。南朗镇东南绿色工业园控制性详规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征地、修筑道路和筹集资金。2005年,全区架设路灯660支,清疏下水道4.5万米,新增绿化面积60公顷,总绿化面积达460公顷,绿地率34.49%,绿化覆盖率35.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7平方米。 商贸流通与服务业 年销售汽车5450辆,销售额9.08亿元;销售商品房45万平方米,销售额15.7亿元。举办2005第五届包装印刷展览会、国际红木古典家具展览会、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05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首届国际电脑通讯节、首届中国(中山)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等8个展览会,主办各类论坛13个。区内有货柜运输、生物医药、装饰材料、包装印刷等50多家物流企业,建成集贸市场29个。中山港年吞吐量73.72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525.25万吨。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税收收入6.26亿元,增长65.6%。 民营个体经济 全区有民营企业(含内资、合资、三资企业)531户、私营企业958家、个体工商户5784户,主要有电器、通讯设备、医药、塑料制品、饮食、房地产等行业。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共同制定《广东省焙烤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成为全省焙烤食品行业首个GMP生产规范。该公司通过焙烤食品GMP认证、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率先通过三项权威认证的企业。 财税金融 2005年,税收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1%,其中国税收入12.6亿元(含历年免抵未调库返还收入2.4亿元)、地税收入6.45亿元、农业税收5588万元。区级可支配财政收入9.72亿元,增长28.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59亿元;财政总支出10.59亿元,增长17.28%。全年政府采购120宗,金额3030万元,节约资金265万元。年末全区银行存款余额52.62亿元,增长32.3%;贷款余额34.3亿元,增长22.18%。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7255元,比上年增长8.9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300元,增长9.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13亿元,增长24.88%。年末程控电话(含小灵通)用户9.0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2.28万户。全区参加社保人数10.44万人,征收社保基金2.42亿元。全区3.04万农民全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 有小学8间、普通中学3间、职业中学1间,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为9329人、5071人、100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0.28%、13.93%、1.82%。制定《开发区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开发区一中和张家边幼儿园通过省一级学校(幼儿园)评估,累计拥有省一级学校(幼儿园)4家和市一级学校10家,区公办学校(幼儿园)的等级率达90%,小学教育布局均衡。2005年,濠头中学高考本科上线74人,比上年增加22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800人,生源来自广东、湖南、福建、广西等7个省区。 科技 全年投入科技创新经费1720万元,各级科技计划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市级16项、区科创基金4项,获经费资助1043万元。中山市南方新元食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醇(DATEM)项目和格兰特工程玻璃(中山)有限公司的低辐射镀膜玻璃获国家火炬计划立项。24家企业申报市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由此带动企业技术投资3.5亿元。“美味鲜”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腾骏动物药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获扶持资金20万元;理科虫草、富洲粘胶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各获扶持资金50万元。全年申请专利160项,增长56%。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4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51家。2005年,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火炬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火炬区继广州、深圳后被立项为广东科技人才(中山)基地。 文化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建先进性教育网站。区艺术团在全市巡回演出“永远的先进”——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文艺晚会。举办“大家乐”群众交谊舞晚会、歌王擂台争霸赛、开发区首届主持人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张家边、窈窕、东镇3个曲艺社演出30多场。区电视台开办《周一看点》、《法律生活》、《开心资讯》等栏目,摄制大型文化专题片《永远的咸水歌》12集,在广东卫视和中山综合频道播出。全年编发电视新闻1060条,市电视台用稿232条,制作各类电视专题18辑,出版期刊《今日火炬》12期。 体育 参加市第五届运动会获金牌、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举办开发区第四届运动会、“六五”环区跑、农村篮球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区老人代表队参加全国老年人健身舞比赛,表演长阳巴山舞。 医疗卫生 全区有医疗病床23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03人,其中医生137人。区医院从3月上旬起率先在市内开设廉价门诊、廉价病房,给经济条件差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和会诊制度的基本医疗服务,收费较普通病房低20~30%;廉价门诊全年门诊9.84万人次。开设精神病康复门诊,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服务。全年门诊61.29万人次。 社会福利 各自然村建立老人中心,建有星光老人之家10个。孤老人每月最低生活保障由250元提高至300元。发放保障金100万元给应保对象420户1022人,优抚款项66.37万元,发放救济款65万元救济困难群众3503人次。在2005年“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募集善款380万元。12月14日,成立区老年人协会,获市老龄人工作委员会捐款3万元,珊洲籍港商林志强现场捐款2万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年立各类刑事案件756宗破284宗;立经济犯罪案件16宗破9宗,涉案总价值198.14万元;破“两抢一盗”案件95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人。依法受理劳动争议746宗,涉及1281人次,调解结案715宗,为1242名员工追回工资342.5万元。城管执法分局立案查处各种案件1870宗,全部结案,罚款13.47万元。2005年,火炬区被中央综治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信访工作 坚持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实施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大案要案处理制度。建立信访联络员队伍,全区5个行政村(社区)配备联络员35人,把农村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12宗,其中来信26宗,来访86批216人次,与上年相比信访总量、来访人数、批数均大幅度下降。
【市第八届房地产展销会暨迎春汽车展】 2004年12月30日至2005年1月3日,在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78家企业参展,其中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企业65家,汽车及相关企业13家。展会期间举办住房公积金知识讲座、二手楼咨询等活动,到场参观5万人次,成交商品房1000多套,成交额3.5亿元。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 全区农村(社区)40个党组织于3月换届选举,其中党总支部7个,党支部33个,选举产生支部委员150人,由于两级支部的交叉任职,实际当选人数为126人,连任当选90人,占71.4%。当选支委平均年龄31.7岁,最年轻的25岁,最年长的56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占85.7%,大专及以上学历34人;39个党组织基本配有1名女干部、1名大专学历支委。村(居)委会于4~7月换届选举,选民登记34720人,其中村选民23658人、社区选民11062人。全区下辖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设村(居)委员会职数35个。
【第五届包装印刷展览会】 6月3~5日,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05第五届中国(中山)包装印刷工业展览会暨机床模具、五金机械及塑料工业展览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于珍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客商2000多名嘉宾出席开幕式。以“把握CEPA商机,促进产业合作与发展”为主题,加强包装印刷产业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广东省尤其是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的发展。副市长韩泽生,省经贸委员会副主任温国辉就包装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前景作主题演讲。300多家包装企业参展,接待各地客商超3.5万多人次,现场成交额7800多万元,意向成交超9000万元。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从9月开始在全区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区财政一次性支付8640万元,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和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农民缴交300元档次所需的保险费用,各股份经济联合社增加缴费基数,使参保农民达到500元保险档次。
【2005中国(中山)国际红木古典家具展览会】 10月18~21日,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是中山首次承办的红木古典家具展览会。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明式家具学会、广东省商业联合会联合举办,展出面积1.5万平方米,来自市内的大涌镇、三乡镇、古镇镇和福建省、河北省及香港等地的100多家红木家具生产、销售、收藏和红木雕刻等企业参展,成为国内展出面积最大的红木古典家具专业展览会,2万多人次进场参观。展会现场成交额4500万元,订货金额8980万元,意向成交2.2亿元。
【2005中国(中山)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10月28日,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珠三角地区、山东、浙江、港台地区和日本的210家装备制造企业参展,其中日本三菱电机、广东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台森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均以强大阵容参展。设500个展位,展品有机床、模具、塑胶机械、包装、印刷机械及材料、工业控制自动化、液压、轴承、气动设备等,成为中山在提出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后首次举办的以装备制造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大型专业展览会。展会期间2.5万人次进场参观,现场成交额7800万元,意向成交1.3亿元。
【2005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12月3~5日,在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05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首届国际电脑通讯节、首届中国(中山)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省政协秘书长杨懂,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徐志彪,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和网络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胡世辉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副市长、组委会副主任冯煜荣主持开幕式,市长陈根楷、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张景安在开幕式上致辞,当日举行22个项目签约仪式,投资总额5.12亿美元。展会期间约18万人次进场参观,投资贸易成交额63.8亿元。
【敬老之星欧阳欣华】 欧阳欣华,61岁,火炬区六和行政村、大岭自然村人,大岭村老年人协会会长。在每年的重阳节自费宴请全村长者,并给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派发祝寿金150元,其他老人每人派发祝寿金100元。近几年每月支付500元供养大岭村一位老人。2005年,在火炬区“慈善万人行”活动中与其子欧阳结良共同捐资218万元,其中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当年被评为市首届“十大敬老之星”。(郭 柳)
附:2005年火炬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名单
副书记:谢力健 阮汉文 葛志斌 刘锐濠 何锦池(8月起,12月止) 周小川(12月起) 主 任:谢力健 副主任:阮汉文 葛志斌 刘锐濠 徐小莉 沈素勤 王庆义 崔宝潮(4月起) 周小川(8月起) 彭伟贤(1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