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05 【点击率】1988次


【简况】 2003年,中山市体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文件),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继续深化体育改革,体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市体育局荣获“广东省体育贡献奖”,被评为广东省“开展抗非典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同时,体育竞技取得好成绩,在组织参加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和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中,获冠军5个、亚军1个、季军5个。


【业余训练】 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先后组织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举重、游泳、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柔道、跆拳道、航模、软式排球以及传统学校等年度赛事,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竞赛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竞赛环境;下发《中山市第五届运动会总规程》以及有关成绩计算、项目设置和参赛年龄草案等文件,促使各镇区提前进入市运会的备战状态;同时与教育部门配合,对各镇区业余体校和传统项目学校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重新命名,促进课余训练工作的开展。规划并初步改造市体校的教学训练环境和生活设施,调整项目布局,充实教练员队伍,重新制发教练员训练输送奖励制度,为提高体校的业余训练水平和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市镇(区)联合开办业余训练项目,在火炬开发区开办击剑、在三乡镇开办摔跤、在沙溪镇开办自行车、在黄圃镇开办女子足球、在石岐区开办蹦床以及在市羽毛球协会开办羽毛球项目,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综合实力。抓好镇区业余体校和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使石岐区、南朗镇成为全市第14、15个成立业余体校的镇区,全市传统项目学校达到79所。
  2003年,组队参加全省青少年15个项目年度赛,获金牌101枚、银牌106枚、铜牌58枚、第四名51个、第五名48个、第六名45个、第七名38个、第八名39个。其中,获项目团体总分第一的有田径、游泳、体操、柔道、武术以及技巧,有2人破2项省年龄组纪录。在长沙第五届城运会上,冯琪获跳水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以及男子10米双人跳台第三名,吴碧楠获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女子4×100米自由泳第二名以及女子100米蛙泳第三名,陈潮坚、杨春民获男子4×100米接力第三名,张占捷获女子柔道70公斤级第三名。在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上,陈伟文获男子10岁组50米自由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并双双打破该组别全国纪录,为广东省和中山市赢得荣誉。


【群众体育】 先后组织举办第八届环南中国海中山站“中山火炬杯”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第四届“体育节”、“中顺洁柔杯”迎春长跑、广东省城乡“百万群众健身行(中山)”以及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51周年纪念活动等较大型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万份《中山家庭健身手册》分发到各镇区、各部门单位、学校、社区、家庭,有针对性地指导广大干部、职工、学生、群众科学健身,文明锻炼。经过培训考试,近200名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顺利取得资格证,充实基层体育骨干力量,促进基层体育工作的开展。“非典”期间,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小型、多样、户外、分散的原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各镇区、各部门单位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广大市民的健身、健康意识大大增强,参与健身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全市各体育健身场地每日都吸引大批群众参加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全民健身运动氛围十分浓厚。6~10月,全市组织举办第四届“体育节”。期间,先后举办了第五届机关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国税系统运动会,水利系统运动会,中山移动公司三人篮球赛,“完美杯”羽毛球赛,太极拳、木兰拳、健美操免费培训班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等较大型体育活动。老年人体协常年组织开展各种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同时举行市第十五届老年人运动会,40多个参赛单位近3000人次参加了大会开设的7大项目角逐,创历届参赛人数、大会规模之最;组队参加全省健身秧歌舞大赛,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均获金奖。残疾人体育协会亦组织举办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全市24个镇区均组队参赛,3天的角逐共产生300多个奖牌;组队参加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获16金6银,有1人破2项全国纪录,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
  全市继续开展“体育先进镇(区)”和“体育先进村”创建工作,从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经费投入、群体活动开展以及业余体校建立等方面,推动各镇区体育工作发展。南朗镇被命名为“中山市体育先进镇”,火炬开发区城东村,南区沙涌村,小榄镇西区村,沙溪镇涌边村、云汉村,黄圃镇马安村,东区长江村,大涌镇岚田社区,三乡镇塘敢村、平南村以及石岐区岐头社区等11个行政村(社区)被命名为“中山市体育先进村”。黄圃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中山一中建立“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雍景园住宅小区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住宅小区体育示范单位”。市体育局、石岐区荣获“广东省体育贡献奖”,市体育局、火炬开发区体委、小榄镇体委被评为全省“开展抗非典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马伯兴、刘玉明被评为先进个人。此外,市职工篮球队参加全省职工篮球联赛并勇夺冠军,打出中山精神和中山水平,延续了中山篮球运动的光荣历史。


【体育市场】 2003年,市体育、计划发展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关于加快发展中山市体育产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初步对全市体育产业进行近、中、远期规划。全市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快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体育经营项目,全年完成增加值1.25亿元,超额实现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共审批体育经营单位118家,经营项目18个,投资总额5000多万元,经营面积约27万平方米,新增从业人员近500人。先后举办2期游泳救生员和1期溜冰专业人员培训班,130多名体育项目经营从业人员经考试合格,领取了资格证书。在全省率先将体育经营企业资料并入省网,实现电脑查档、电脑收取数字、电脑出证。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对全市各体育经营单位尤其是游泳、棋牌等进行执法检查,打击违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组织力量,认真实施,按时完成全市首次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体育彩票销售在逆境中超额完成任务。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拓展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方式,电脑型彩票实现销售总额81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4%,超额完成省任务的12.6%,在全省销售排名中列第九位,共筹集公益金3645万元,增长17%。
  体育场馆经营在整合中再上台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资产,拓展经营,加强管养,安全生产。在配合各项目体育队伍完成训练比赛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3·28”经贸招商洽谈会、房地产展销会等10多个大型会展活动的场地布置工作,以及市全民健身广场、兴中场副场塑胶跑道、兴中场电子显示屏的建设改造工程,完成了承接市机关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近10场次较大型赛事演出活动的场地布置任务,引进近10个项目进驻租赁经营,各项目场地举办的赛事活动和出租率亦较上年有较大提高,全年创收超过410万元,实现年度经济创收目标。


【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设施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园林体育”工程、“三边”工程和“一村一场一苑”工程,即绿地建设保留一定比例的用地用以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简易全民健身场地。投资100多万元先后在岐江公园、兴中园、华柏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山电台休闲苑、博爱路街心公园以及石岐区文化体育公园等10多处修建了一批健身路径,安装各种健身器械。投资40多万元帮扶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社区或行政村购置篮球架、乒乓球台以及健身器械等,使全市绝大多数社区或行政村都拥有不同规模的体育设施,初步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与小相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网络,实现了体育进社区。
  为抓紧做好全省首批五个“全民健身广场”工程建设试点市之一工作,2003年投资近2000万元,在市体育馆后面黄金地段兴建了一个规模较大、功能较全、档次较高、面向大众的综合性全民健身广场。在近10万平方米的广场内,各种健身项目场地、健身器械、音响设备、比赛训练照明灯光等基本设施,直饮水、休息亭、环保卫生间等辅助设施一应俱全。自广场建成向市民免费开放以来,每日吸引数以千计的市民参加健身锻炼。
  制定鼓励政策,3月发布《中山市各镇(区)“全民健身广场”建设补贴暂行办法》,规定凡建设综合性全民健身广场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项目投资不少于100万元(不含征地费)的,均可获得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20万元的体育设施或经费,掀起建设全民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的热潮。其中,火炬开发区投资3500万元,在新城区中心位置建成一个占地135亩、学校学生与社会群众综合使用的全民健身广场;石岐区投资1500万元从外商手中回购土地,建成一个占地30亩的集文化、体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体育公园;小榄镇在原体育馆广场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全民健身设施,建成一个占地40亩的体育广场;三乡镇不仅在文化广场增加大量全民健身设施,而且投入50万元在小琅环郊野公园开辟一个大型的全民健身园,使郊野公园的内涵得到提升;黄圃镇在镇中心位置的居民别墅区附近,投入3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50亩的全民健身广场;南头镇投入400多万元把旧戏院改造成室内体育场,翻新和增建了篮球场,并拆迁旧厂房,建成一个占地13亩的全民健身广场;古镇镇将位于商业旺区的旧政府所在地改造成一个文化体育中心,镇政府为此少收近1亿元;港口镇刚建成一个休闲健身公园,又规划一个占地80亩的全民健身广场。此外,沙溪、南朗、坦洲、南区、东区以及西区等镇区都在原有体育场地的基础上,加建篮球场、羽毛球场,添置室外乒乓球台以及各种健身器材,神湾、五桂山镇的全民健身广场正在建设中,东升、三角、板芙等镇区正在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广场。不少社区和行政村也积极规划建设健身广场或健身苑,如小榄镇永宁村、古镇镇曹一村建设了全民健身广场,东升镇高沙社区、黄圃镇马新村、三角镇高平村建设了文化健身广场。


【召开广东省社区群众健身活动现场会】 7月22~23日,全省社区群众健身活动现场会在中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分别通过电话对会议和全省全民健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副省长许德立在会上对进一步推动全省全民健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广东特别是中山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群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市长陈根楷在会上介绍了中山社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与会代表先后参观中山全民健身广场、岐江公园健身苑、小榄镇体育设施、火炬开发区全民健身广场等体育场地设施。国家体育总局、省政府、省体育局以及各兄弟市、省直有关单位、新闻媒介均对中山出色的组织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


【举办市第五届机关运动会】 10月18~29日,中山市第五届机关运动会隆重举行,来自市直机关的72个代表团共2313名运动员参加大会开设的田径、游泳、三人篮球、乒乓球、五人足球、羽毛球、保龄球、中国象棋、投篮、跳绳、拔河和入场式评比等12个大项107个小项的竞赛。大会规模、项目设置及参赛人数均超过历届。市公安局以502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市邮政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委办、市电信局、市地税局依次获得团体总分二至八名。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办、市公安局、市府办、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委统战部、市政协办、中级法院、市地税局、市教育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中山日报社、市经贸局等18个单位以及黄伟健等22位同志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承办第八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 12月29日,在火炬开发区举行第八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山站),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香港、澳门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75名自行车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本次大赛为80公里绕圈赛,参赛的运动员围绕火炬开发区会展中心附近的马路绕行22个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俄罗斯选手格斯坚获本届大赛中山站的冠军,而大热门香港选手黄金宝排在第八名之外。但经过七个赛站的比赛,黄金宝总积分排在第二,俄罗斯的格斯坚居总积分第一。


【承办2003年广东省“华鸿·水云轩杯”少年跆拳道锦标赛】 8月2~4日,2003年广东省“华鸿·水云轩杯”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在市篮球训练馆举行,来自广州、深圳、珠海、惠州、汕尾、中山、湛江、潮州等8支代表队共8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3天紧张的角逐,中山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优秀运动员简介】 吴碧楠,女,15岁,板芙镇人,中山市优秀游泳运动员.10月,参加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获得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女子4×100米混合接力铜牌和女子100米蛙泳铜牌。
  陈伟文,男,10岁,港口镇人,中山市优秀游泳运动员。10月,参加天津举行的全国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获得男子10岁组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并分别以27″50和1′01″03的成绩创全国少年儿童纪录,他同时还获得自由泳个人全能第二名。(梁健强 郑 章)

附:2003年市体育局领导名单

局 长:黄有泉

副局长:孙国维 方子明 苏润祥 何励芳
 

2003年中山市运动员获全国赛冠军名录

姓名

性别

项目

日期

地点

运动会名称

冯琪

男子跳水(团体)男子3跳板(双人)

2003.10.27

湖南长沙

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

吴碧楠

50自由泳

2003.10

湖南长沙

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

陈伟文

50自由泳 100自由泳

2003.10

天津

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

 

2003年中山市输送省体工队运动员名单

姓名

性别

项目

徐蕾

田径

陈添华

田径

张靓

田径

李京师

技巧

上一篇: 体育(200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体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