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201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813次

【文化事业概况】 2019年,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坦洲镇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项目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1月12日,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建成并对外试运行。1月18日,中山市根据《中山市机构改革工作方案》,整合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文化、广播电视管理职责和中山市旅游局的行政职能,组建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简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并于1月23日在石岐区悦来南路12号挂牌。

 

【公共文化服务】 2019年,中山市整合全市文化资源,成立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联盟,依托联盟开展“文化关爱 筑梦中山”三进(进工业园区、进异地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进残障人士服务点)活动,举办公益演出及展览等各类活动105场。制定《中山市文广旅局资助业余文艺团队实施办法》,资助52支业余文艺团队开展公益演出342场、79个社会组织开展“绿色暑假 缤纷文化”公益项目60个。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实行错时开放,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超2万场次,通过“你点我送”文化惠民通平台向基层配送公共文化活动1532场。启动公益性艺术普及行动,遴选童声合唱队员50人,成立中山童声合唱团。实施“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普及高雅艺术,举办“剧场体验日”活动8场。中山合唱团二团(中山教师合唱团)举办音乐会、专家工作坊4场,参加培训交流活动2场,参加“和美之声”2019中山市新年合唱音乐会、“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艺术周开幕式暨梦想之声主题音乐会等交流演出活动6场;组织参加广东省第13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获银奖。

    年内,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制订《中山市住宅小区“邻里文化家”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山市共享文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山市共享阅读空间建设试点方案》《2019年中山市镇区级图书馆技术升级改造实施方案》《2019年中山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及资金扶持办法,组织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完善《中山市文广旅局资助业余文艺团队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2019年度中山市“博爱100”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公益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试行)》《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和反馈意见有效对接的实施办法(暂行)》等规范性文件和制度。

 

【重点公共文化设施】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位于南朗镇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区,设置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及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等对外开放展区。2019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核心保护区全面保护开放项目、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基本陈列及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项目、杨殷纪念展示区展示项目。接收捐赠藏品10批次共173件(套),包括谭延闿致朱卓文函、杨心如家书等。征购藏品3批次共681件(套),包括孙乾与苏仲英结婚证书,孙中山照片,清至民国档案、明信片、火花、邮票印样、孙中山相关货币钱币等藏品。完成569件(套)藏品的鉴选工作,新建重点藏品档案400件,开展馆藏63件(套)纸质藏品及4件织绣类藏品的仿制工作。举办“孙中山与马来西亚”、“孙中山、留学生与辛亥革命”、程君海故居复原陈列、孙秋绮故居复原陈列原创展览4个,引进“国之瑰宝——宋庆龄文物图片展”“孙中山文化十周年图片展”“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图片史料展”等展览9个,展览外展66个。开展港澳青少年参观交流活动31场,策划社会主义教育活动68项230场次,全年接待观众212万人次。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3805批次,游客满意度100%。文化创意产品销售额141万元,比上年增长6%。

   中山市博物馆 成立于1984年9月28日,隶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是中山市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址为1934年建成的侨立中山公医院,位于石岐区孙文中路197号,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中山美术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中山漫画馆4个分馆。2019年,市博物馆及下属分馆举办展览49场,接待观众127.76万人次,举办社会主义教育活动93场,送展下乡40场。完成市博物馆群项目基坑支护结构工程、地下室土方开挖及外运、正负零结构层等建设工程。

   中山市文化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类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广东省“十佳文化馆”,馆址位于东区博爱五路2号。2019年,举办或承办各类文艺演出95场、公益展览105场、公益培训班183个及公益讲座15个,馆内服务30万人次,馆外服务40万人次,线上服务200万人次。全年联合分馆举办及配送公益惠民演出17场、公益惠民展览32场、公益讲座10场。由市文化馆编导,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溪凉茶为素材的街舞《邻里》获2019年中国街舞盛典优秀街舞作品,广场舞《鼓乐岭南》获“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广东省广场舞展演活动“十佳团队”,独舞《小薇》获2019“我最OK”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总决赛银奖。各分馆举办公益惠民演出342场、公益惠民展览189场、公益培训482班次、公益讲座112场。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位于东区兴中道73号,占地面积6.86万平方米,由演艺大楼和培训大楼两部分组成。其中,演艺大楼设有大剧场、多功能小剧场、展览厅、文化广场等;培训大楼设有公益艺术培训室、综合展览厅、电影城、文化艺术商廊等。2019年,策划完成高雅演出71场、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48场,吸引观众6万人次。开展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与市内大中小学校及艺术培训学校合作、组织艺术家走进校园辅导学生、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剧场欣赏高雅演出等方式,提升青少年艺术素质,7月,该计划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19年,中山市有不可移动文物558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66处。4月,中山市启动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评选工作,至11月15日,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月山公园旧址、公理堂旧址等1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9月2日,陈锡洪、吴容妹等6人被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年底,中山市有纳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39个,其中纳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个;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人。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全市有省级非遗传承基地4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24个;有市级非遗传习所25个、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有非遗展示馆7个。年内,指导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小榄商会分别设立咀香园杏仁饼、粤绣(小榄刺绣)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进岐澳古道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制订《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工作方案》,开发并推出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华人华侨文化游径、岐澳古驿道游径3条文化遗产游径。

 
2019年中山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表

序号

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镇(区)

地址

建筑年代

类别

1

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

石岐

石岐区莲兴社区莲塘路8号

193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

月山公园旧址

石岐

石岐区太平社区孙文中路扒沙街

193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

公理堂旧址

石岐

石岐区桂园社区民生路250号

193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4

侨立中山公医院旧址

石岐

石岐区民族社区孙文中路197号

193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5

中山县工人文化宫旧楼

石岐

石岐区太平社区孙文西路44号

195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6

来青亭

石岐

石岐区太平社区西山上

191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7

黄健故居

西区

西区后山社区后山大街74号

中华民国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8

海洲欧氏宗祠

古镇

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北海东隔圹街40号

古建筑

9

桥西郑公祠

三乡

三乡镇桥头村南宁街10号

古建筑

10

澜海郑公祠

三乡

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19号

古建筑

11

东轩郑公祠

三乡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雍陌上街52号对面

古建筑

12

山门坳殉难同胞纪念坟场

南朗

南朗镇翠亨村岐关公路旁

194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3

杨启文旧宅

南朗

南朗镇翠亨村中亨街9号

古建筑

14

杨维学故居

南朗

南朗镇翠亨村中亨街二巷2号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5

杨日韶杨日暲烈士故居

南朗

南朗镇翠亨村中亨街一巷1号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6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南朗

南朗镇南朗村南岐公路亨美山路段东侧

194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7

双壮孙公祠

南朗

南朗镇左步村南薰里巷18号

古建筑

 
2019年中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情况表

序号

项目

项目名称

镇区

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传统舞蹈

龙舞(六坊云龙舞)

古镇

陈锡洪

34

2

传统音乐

中山咸水歌

坦洲

吴容妹

61

3

中山咸水歌

坦洲

吴连友

67

4

白口莲山歌

五桂山

毛章娣

59

5

传统美术

粤绣(小榄刺绣)

小榄

陈逸芸

65

6

传统技艺

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

小榄

何湛泉

56

 

【文化交流】 2019年,中山市策划“绚彩大湾区”演出专题,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优秀演艺节目14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组织文化团队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举办“中国岭南文化之夜——庆祝中密建交30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演出交流活动4场次;组织孙中山文化展览赴加拿大、马来西亚展出,邀请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中山举办“无限江山笔底收: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图片展;市青少年宫组织青少年参加第17届“唱响莫斯科”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等文化活动10场。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唱响经典”优秀华人歌唱家音乐会、话剧《白鹿原》等系列文化艺术活动。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之一——中山市原创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演出。该组歌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主创并兼任总编导、总撰稿,广东知名作曲家刘长安、杜鸣等作曲,结合大型交响乐和大型叙事长诗体裁,以独唱、合唱、四重唱、诗朗诵为表现形式,分《翠亨村》《敢为天下先》《中山魂》《世界潮流》等10个篇章展现孙中山的革命生涯。

 

【文化旅游市场】 2019年,中山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410家,比上年增加16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完成850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统计并上报省和国家文旅部门。加大力度支持中小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成立中山市文化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文化旅游企业授信4亿元。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简称“红博城”)、港口游戏游艺产业城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完成游戏游艺产业城示范区验收和红博城申报示范区评审,中山市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园被认定为2019年省级文化示范园区。10月,举办广东(中山)第七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市博览中心举办2019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400余家海内外游乐、文旅品牌企业参加活动,12家企业的12个产品获评为年度“金鼎奖”。组团参加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9个、银奖11个、铜奖10个。

 

【文化市场监管】 2019年,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提升执法能力,举办执法业务培训班3场次;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与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开展对口交流协作。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使用移动执法系统、“双随机”抽查系统和网吧监管平台开展文化市场执法。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经验在全省推广。强化依法行政能力,修订行政执法权责清单,新增《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自由裁量标准,推广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处罚案件,提升办案质量。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巡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单位9500家次、文物单位280处,巡查网站8300个次,实地检查营业性演出活动70场次、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40场次。严查违法经营行为,处理举报投诉119件,取缔无证场所57家,办理处罚案件101件。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6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场所8100家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73处。开展“阳光娱乐场所”创建活动,62家文化娱乐行业经营单位被授予“阳光娱乐场所”称号。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联合公安机关侦破古镇镇《世界照明》非法报纸案及东凤镇“9·27”非法经营出版物案,查缴报纸500份、图书19.2万册、音像制品2.4万张。深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18个,移送涉黑恶线索2条。落实禁毒工作责任,组织开展娱乐场所超时经营专项检查和禁毒宣传活动,对口联系大涌镇督导禁毒工作,参加涉毒场所“一案一评”。

 

【文化审批服务】 2019年,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保留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原旅游局的行政许可事项共18大项,其中委托镇区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有2大项4小项,并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全年完成行政许可审批987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业务100件、娱乐场所业务124件、演出经纪机构设立审批8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22件、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许可8件、接收境内卫星电视节目许可1件、营业性演出业务61件、旅游业务230件,委托镇区实施的行政许可审批139件,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和网上全流程办理率分别为100%和89.29%。

 

【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 2019年11月12日,中山纪念图书馆举行开馆试运行启动仪式。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山市有关领导以及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出席活动并为馆内孙中山铜像揭幕。中山纪念图书馆是中山市“十二五”时期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该馆以“城市会客厅、市民大书房、文化休闲驿站”为定位,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馆藏容量320万册(件),阅览座位2000个,是集公共阅读、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馆内壁画、雕塑及玻璃画等均由中央美术学院唐晖教授牵头设计,其中《香山星座》集26位香山先贤于一图,高42.6米,宽4.4米,总面积189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马赛克壁画。馆内收藏全球唯一的法国雕塑师朗多夫斯基所作的小尺寸完整版孙中山铜像。

(梁 羽)

上一篇: 档案·地方志(201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文艺创作(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