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1年,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学习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学习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山两个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宣传工作】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在思想上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业务上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唱响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和省广播电视局《关于违纪违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警告制度》,坚持“三级审稿”制度,建立监听监看制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好新闻报道关,有效地保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全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政治事故。建立健全播出稿件月评、季评制度,提高新闻采编播和制作水平。注重抓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加大新闻报道的改革力度,为创造宣传精品奠定良好基础。结合实际增设专栏节目,注重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可听性。全年播发各类稿件4.8万篇,其中自己采编播的2.85万篇;上送省广播电台300篇,省电视台235篇。全市广播电视作品获省以上奖项40个,其中国家级奖5个、省级奖35个。市电视台翟汉球获高级编辑职称,是全市新闻界的最高职称。
【事业建设】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网络改造,加速实现宽带双向传输,提高广播电视网在信息产业中的竞争力。发挥“一网两平台、一线多功能”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采取建设、改造、开发、应用相结合的方针,拓展网络业务。向广大客户提供以教育和股市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快达小灵通”和以转播卫星电视及家庭影院节目为主要内容的有线数字电视(DVB—C)等业务。加大网络改造力度,提高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全年各镇区台、站共发展线路403公里,架设光纤130公里,新增用户1.2万户。至2001年底止,全市镇区主干线架设光缆730.7公里,占应架设光缆的88%;改造电视用户18.45万户,占应改造用户的73%。同时,各台站加大资金投入,更新采、编、播设备,提高节目的制作能力和传输播出质量,确保安全优质播出节目。市广播电视局对全市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单位和影视制作单位实行年检审核管理。加强对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管理,依法规范管理广播电视市场。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占地面积4463.6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共有57名员工。将新闻专辑改版为《新闻资讯半小时》,内容涵盖全市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闻及国内、省内要闻和体育新闻。在新闻专题节中增设《记者观察》栏目,增加电台新闻报道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新闻直通车》发挥名牌栏目效应,邀请领导嘉宾制作直播节目。举办历时半年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闻大赛,收到参赛稿件90多篇。组织“党旗下的辉煌”系列报道,共播出30多篇作品,重点报道中山革命老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和中山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策划播放《部门领导访谈录》,报道有关部门接受人大监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情况。采用现场直播、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经济报道的力度。投资300万元按照现代电子传媒的构思改造广播大楼,投资250万元购置先进的编播设备。全年广告营业额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常规广告增幅率达35%。全年播出稿件2.07万篇,比上年增加19%;其中记者自采稿件4756篇,比上年增加31%。电台被评为广东省技术维护先进台,录音作品分别获广东省和全国二等奖。广播电视作品获省以上奖项共22个。
【中山电视台】 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员工183名。2001年,中山电视台加快技术创新,确保安全播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宽带网B平台建设,改造HFC网双向工程。投资700多万元购置6套“思科”的头端设备。整改城区后山、起湾、老富头、大小鳌溪等村4000多户电视用户旧网,在城区铺设广播电视管道30多公里,铺设光缆67.1公里,增加光节点26个。投资700万元装配1台6讯道数字电视转播车,投资800万元专业装修600平方米的演播厅,投资270万元更新调整部分关键性的采编播设备。5月18日,推出以播放卫星电视、家庭影院节目为主要内容的DVB-C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建立中山电视台网站,在网上实现中山电视新闻视像浏览。全年电视新闻总发稿量8300篇,比上年增加1800篇;其中电视台自采编播稿件5625篇,被省台采用稿件235篇。全年创收超1亿元,比上年增长20%。档案管理顺利通过了省特级的考核验收,成为市广播电视系统惟一的档案管理省特级单位。(梁小鹏)
附:2001年市文化局正、副局长名单
局 长:郑集思
副局长:纪光明 陈巧章 张 铁
2001年市广播电视局正、副局长名单
局 长:麦汝祥
副局长:张全集 吴焯棠
2001年中山日报社正、副社长及总编辑名单
社 长:陈洪棣
副社长:陈 惠
总编辑:陈洪棣(兼)
副总编辑:谭文卿
2001年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名单
副局长:钟少城(主持工作) 梁炳权
2001年中山市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名录
获奖作品
|
获奖项目及等级
|
获奖单位
|
“申奥有我”——中山青年陈锋万里传鸿支持北京申奥
|
全国第十五届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一等奖、广东新闻奖二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类)二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夕阳这边独好
|
全国第十五届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三等奖、广东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孙中山长孙孙治平圆了半个世纪的回乡梦
|
全国第十五届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耿海鹰
|
全国第十五届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播音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直击中山电台新闻互动节目
|
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刊优秀稿件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来自中山医改第一线的报告
|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中山农民用鼠标“耕田”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短消息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建造环保平台,上演经济好戏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知识人生,书香家园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把“老乡”生意做大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粤韵夜话”——“子喉王”谭佩仪特辑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广播音乐、戏曲、曲艺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奥地利音乐之旅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广播音乐、戏曲、曲艺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殷飚的吉他魅力
|
第七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奖(广播主持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永恒的爱
|
第六届广东省广播剧奖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鬼”话连篇
|
第六届广东省广播剧奖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远离邪教
|
广东省第八届广告优秀作品暨第五届广播广告优秀作品(商业类)公益类金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沙溪镇第一家私营企业成立党支部
|
广东省纪念建党80周年宣传报道好新闻一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浅谈广播热线节目的观念更新问题——关于中山电台《新闻直通车》节目的思考
|
第七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奖(论文类)三等奖
|
中山人民广播电台
|
乡镇民营企业多了“洋打工”
|
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一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人大代表——陈若
|
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制度好新闻 一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万里传鸿“申奥有我”
|
广东新闻奖二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珠江怒潮
|
广东新闻奖二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类)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赤子情深
|
广东省首届侨务新闻奖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美丽人生
|
广东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中山医疗改革经验成为全国样板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透视中山“技术中心热”
|
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阳光快车之歌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音乐电视类)二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欢乐中国年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音乐电视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粤曲须改革,吸引青少年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电视文艺专题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第三届中山电视小司仪大赛
|
第八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文艺奖(电视综艺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简明新闻
|
第七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奖(电视播音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旅游真好玩——日本魅力之旅
|
第七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奖(电视主持类)三等奖
|
中山电视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