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9年,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有理事40人,常务理事32人,单位会员数40个,个人会员100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珠三角发展纲要》,做好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挖掘、继承、收集、整理、利用和研究史料,在地方文史研究、香山买办、中山商业文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丰富香山文化内涵,为“三个适宜”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服务。
【学术研究活动】 挖掘中山历史人文资源,深入研究香山文化,服务于中山文化名城建设。应邀参与广东省联、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买办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纪念虎门销烟170周年学术研讨会,广府文化研究研讨会,广东省社科联等单位组织的“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市社科联与上海市社科院举办的“中山人在上海”学术座谈会等海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拓展香山文化研究范围,促进与海内外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先后接待配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澳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学者,并配合其调研工作,进行友好学术交流。
【香山买办研究】 会长胡波致力于香山文化研究,系统研究“香山买办”,出版了《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并获2009年中山社科优秀论著、首届中山市“五个一”精神文明成果奖一等奖。4月,会长胡波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买办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其论文《买办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以香山买办为例》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买办与近代中国》中发表。11月8~9日,在中山市香格里拉酒店召开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政协中山市文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协办的“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广州、中山、珠海等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收录论文30多篇,全书30万多字,收入《被误读的群体》一书,被广东人民出版社纳入2010年出版计划。本次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简讯分别在《学术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团结报》、《广东社科规划》等刊物上发表。
【地方文史研究】 以地方文史研究为特色,深化香山文化研究。会长胡波、副会长刘居上等参与《百年中山文史丛书》编辑和撰稿工作,副会长李汉超与中山电视台联合制作《中山故事》。会长胡波出版《商会与商道》、《和美之城:中山》(合著),撰写完成《中国慈善蓝皮书(2009)》“现代慈善的开端”部分,参与《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心灵的丰碑:华侨与中山改革开放30年》、《南下干部:口述中山六十年》、《中山风物咏》等书的编写,副会长刘居上出版《中山通俗文化史》、《薪火相传话纪中》、《学海之光》等著作,会员肖飞、虞天识出版《人民之子——邓小平》一书。(陈国庆)
附:市香山文化研究会领导名录
会 长:胡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