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762次 | |||
【科技工作概况】 2019年,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简称“市科技局”)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把中山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年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562家,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企业338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50家,获得市级创新券支持企业364家,核定兑现金额4023.74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现金2.75亿元。组织完成700家企业共2947个项目的研发费加计扣除技术鉴定。专利申请量3.92万件、授权量3.0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150件、授权量1401件;PCT专利申请量157件。全市有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市科技局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7楼。
【科技专项投入】 2019年,中山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额度33.33亿元,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8.1%。市级科技财政专项资金增至8.89亿元,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6.91亿元,其中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9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22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6500万元、科技创新券3000万元、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专项资金35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7亿元、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资金3500万元、引进高端科研机构创新专项资金1.6亿元、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翠亨新区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5500万元;安排产业扶持资金(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亿元;安排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社会公益科技研究资金)1100万元;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人才发展资金)2655万元;安排引进高端科研机构事业费5443万元,包括市级引进高端科研机构事业费1400万元和翠亨新区引进高端科研机构事业费3043万元。
【科技管理改革】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和提升科技治理能力。调整优化全市科技计划体系,设置重点研发计划、企业创新计划、创新环境计划、人才计划、公益与基础研究计划(事业费)五类科技计划,并制定《中山市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入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山市促进技术交易和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市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中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山市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市社会公益与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山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市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专项资金使用办法》9份规范性文件。牵头制定《中山市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和《中山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更新《中山市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汇编(2019年版)》等政策宣传材料。多渠道、多方式解读科技政策,同步在中山市科技局政务网发布解读文件,并在市科技局微信公众号“中山锐科技”开展图文专题解读政策。11—12月,在全市5个组团开展2019年科技创新政策巡回宣讲培训。
【科技项目管理】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开展重大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联合镇区引进第三方专业会计审计机构,对96个在研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全年发出项目到期通知11份,累计组织验收项目120个。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全年发出信用处理告知书25份,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报送失信名单64条,执行内部进行信用审查28次,执行外部进行信用审查6次;与市税务局、市环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部门联动审查企业9489家次,审查出失信企业48家次,涉及企业荣誉1项,涉及科技发展专项资金723.34万元。加强服务事项流程再造,推进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对13个事项进行流程梳理再造。
【科技企业培育】 2019年,中山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9家,共2562家。高新技术产品申报3483件,通过认定2444件。优化高企技术人才服务,有406名人员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积分加分要求,平均加分22分。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全年全市有1550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占领技术制高点。推荐14家企业申报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涵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高端医疗器械、激光与增材制造、新药创制等领域。通过2019年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承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在中山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转化,立项26个,安排扶持资金2000万元。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等技术领域技术攻关,“科技强企计划”立项项目28个,扶持资金总额1.34亿元。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2019年,中山市集聚高端资源,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引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挂牌成立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和中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复旦大学共建创新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在中山落地转化,全市创新平台总数增至8个。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建设,围绕健康美丽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至年底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8家、省级工程中心325家;推进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市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完善高端创新平台人才引进方式,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和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研究院获批准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2019年,中山市完善孵化育成体系,促进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育成体系链条。年内新增中山张企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1家。全市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6家);市级众创空间31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2家(其中国家级7家)。鼓励支持现有孵化器参加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评价工作,通过省级运营评价机制引导孵化器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孵化绩效;3家省级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获得A级评价。制定《中山市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专项资金使用办法》,鼓励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强与港澳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合作,遴选优质科技创新项目落户中山培育孵化。
【科技人才建设】 2019年,中山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组织认定广东省外籍高层次人才5人,入选“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2人;有省级团队7支,推荐申报省级青年拔尖人才16人。至年底有省、市级创新创业科研团队42支,立项总金额3.05亿元。全年审批到中山工作的外国专家1661人次,至年底,持有有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人员1044人。制定《中山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暂行办法》,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完成中山市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认定申报系统开发。
【科技金融结合】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组织企业申报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成材料初审及专家论证工作,整合5只科创基金,其中3只科创基金完成项目并退出。全年科创基金共投资55个项目,投资金额6.44亿元,其中投资中山项目27个,投资金额3.9亿元。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资金池规模增至3亿元,采用多梯度、多层次风险补偿的方式,撬动科技银行20倍科技信贷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股权、不动产、信用等担保融资。全市有科技银行12家,科技贷款入池企业2361家,累计审批贷款超78亿元,贴息6220.64万元。全市有具备科技保险资质的保险公司10家,科技保险专管专营机构1个。全年向197家购买科技保险的企业发放科技保险补助845.88万元。试点推广全国首创的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分散企业科技创新风险。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全年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项目5个,立项总金额6500万元,其中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高性能长耐久一体化电驱动系统集成及其产业化”,立项金额3000万元。推进市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修订印发《中山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下设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配套、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专题,最高资助1000万元;安排市重大科技项目38个,立项资金1.43亿元,其中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分别获扶持资金1000万元;向获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的5个项目发放资金1223.38万元。承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在中山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转化,安排2019年省科技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项目2个,立项资金800万元。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印发《中山市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完善科技企业支持政策。建立创新标杆企业评选机制,开展首批创新标杆企业认定评选,组织110家企业申报市级标杆企业。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质量,联合镇区开展现场核实,全年核实企业500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力度,举办高企培育及认定管理工作培训会9场,参训企业超3000家,培训人员近4000人次。认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全市有104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89家获通过认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56.7%;至年底,有高新技术企业2562家,纳入高企培育名单企业338家。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收过亿元企业410家,比上年增长11.1%;实现营业收入2594.81亿元,增长14.9%;工业总产值2317.62亿元,增长9.7%;出口额781.13亿元,增长14.8%;利润总额154.2亿元,增长25.7%。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全年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50家,获得市级创新券支持企业364家,核定兑现金额4023.74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75亿元。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券专项资金企业94家,资助金额410.66万元,全市有28家服务机构被纳入省级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库。
【民生科技发展】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开展中山市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医疗卫生项目立项111个,扶持资金515万元;高校、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立项84个,扶持资金592万元,涵盖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科技、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其中食品安全领域立项2个、应急消防领域立项2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2019年省科技专项资金,扶持“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创新”专题项目7个,扶持资金185万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技术、水污染防治及治理技术、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技术等方面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年内43家涉农企业单位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4家获支持经费515.9万元。拓宽农业科技融资渠道。4家农业类科技型企业获贷款1800万元,1家科技型农业企业购买科技保险。
【科技服务业】 2019年,中山市科技局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强与高端科技服务资源对接,引入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2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集聚基地。集聚基地各入驻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技术转移、信用管理、知识产权、体系认证、管理咨询等服务,服务企业超2000家。印发《中山市促进技术交易和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对技术交易的买方、卖方、促成方按实际技术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20项,合同总额首次突破3亿元,涉及金额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3%,技术交易额3.5亿元,增长25.47%。年内,中山市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协同创新平台(中山协同创新网)服务企业2960家,平台线上签订技术交易合同46项,合同金额2230.46万元。开展专利情报信息利用推广。全年利用专利数据库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家电等专利情报分析预警简报31期,微信推送专利信息89篇。帮助中山市企事业单位进行专利检索2342次,分析超8亿条全球专利。制定《中山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光刻系统开发和应用”和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的“一体化批序式沉淀A2/O生物反应器”2项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创业大赛】 2019年6—12月,中山市科技局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中山赛区)暨第四届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共217家企业报名参赛,评选出中山赛思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君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分获市赛成长组、初创组一等奖,并产生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胜奖12名。33家中山企业晋级省决赛,其中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参赛企业数及获奖总数均位列广东赛区第二名。大赛期间,市科技局组织开展大赛宣讲培训活动,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生物医药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决赛,并配合赛事开展政策宣讲、科技金融暖企、现场参观等活动。
【中山市人工智能发展论坛】 2019年3月27日,由中山市科技局主办,中山市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山市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中山英诺创新空间举行,约200人参加。论坛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山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分为人工智能发展主题演讲和人工智能项目路演活动两大环节。论坛探讨中山市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创新,详解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场景与实施路径,并组织“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系统”“红外终端赋能”等9个项目进行路演。 (黄奋敏 吴家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