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2116次 | |||
【城市建设概况】 2011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市住建局”)负责组织实施的市财政投资工程60项,完工11项。至年底,累计完成投资额7.33亿元(含征地拆迁等费用)。新建、改造道路总长12.7公里,新建绿地面积19.74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污水、排水主干管29.5公里。其中,已完工的工程有城区绿道一期工程、西河涌覆盖整治工程、环城至中嘉污水主干管铺设工程、中山市中心城区主干道(部分路段)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中山三路隧道工程、岐江河一河两岸滨水景观工程、岐头涌整治工程、悦来南延长段工程、南区兴南路工程、体校综合训练馆工程、体育馆修缮项目等。进入验收阶段的工程有中山市公安消防特勤中队基地(二期)车库工程、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五桂山服务点修缮一、二期工程。在建工程有市工人文化宫修缮工程、市人民来访接待厅项目、博爱路悦来南路下穿隧道工程、白石涌外排泵站工程。位于孙中山纪念堂内的中山市城市原点项目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准备施工。市住建局驻中山四路1号。 【博爱路悦来南路下穿隧道】 博爱路是中山市东西方向的城市主干道, 东连广珠高速公路,西连105国道。2005年,市政府改造兴中道至逸仙公路路段,并在兴中道、起湾道、长江北路交叉口分别设置3座双向6车道的车行下穿隧道,满足直行车辆快速通过的交通需求,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度。随车流量的增多,博爱路兴中道至105国道段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悦来南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成为博爱路的“瓶颈”,需进行路口改造。经多次方案论证,市政府决定在博爱路与悦来南路路口建设下穿隧道,以解决该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博爱路与悦来南路下穿隧道总长758米,下穿部分366米,按双向6车道设置,道路总宽40米至59米,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总投资约6500万元。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计划2012年1月试通车。 【中心城区绿道】 2011年,中山市全面开展中心城区绿道网建设工作,建设市级和社区两级绿道建设,打造遍布城乡的“绿道网”。中心城区绿道分3期建设,总长度76.6公里。其中,近期39公里于6月30日前完成,中期26公里年内完成,2期绿道工程概算约6000万元。远期11.6公里结合相关道路改造工程统一实施。中心城区绿道分别以兴中道与中山路两侧的绿道建设为轴线,周边辅以其他道路的绿道,在外围由石岐河两侧滨河带—长江路—博爱路围合而成,并在有条件路段进行绿化景观的优化完善。中心城区绿道建设完成后,中山北站和中山站2个轻轨站场可经由绿道到达,城区的主要公园被绿道串联成网,主要中小学、大型居民区、商场、医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大多数在城区绿道网覆盖范围内,方便市民休闲和出行。 【岐头涌整治工程】 岐头涌位于石岐区北部,通过宏基涌的联通作用与莲兴涌、大窖涌连成一个系统排入石岐河。工程主要是整治和覆盖岐头涌康华路以北段,覆盖河涌长558米,宽5米,在崩山涌出口处增设闸门,建设总长250米的污水管截流污水,利用覆盖区域地块进行环境绿化工程,设置城区绿道游径。工程总投资600万元,于2010年10月开工,主体工程于2011年11月完工。 【白石涌外排泵站工程】 白石涌外排泵站工程位于石岐区白石涌与石岐河汇合处,是以排涝为主的大型排水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新建外排泵站、水闸及交通桥。白石涌水系集雨面积32.97平方公里,包括金钟水库集雨面积4.24平方公里和石榴坑水库集雨面积3.28平方公里,工程洪峰时段集雨面积26.35平方公里。新建水闸工程主要任务为自排白石涌积水面积的涝水,并可关闸蓄高白石涌水位,水闸设计流量为每秒250立方米,为Ⅲ等中型工程,水闸级别为3级。新建白石涌外排泵站的主要任务为电排白石涌积水面积的涝水,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135立方米,为Ⅱ等大(2)型工程,泵站级别为2级,泵站建筑项目包括一栋高12.9米共3层、建筑面积为1854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新建交通桥属于白石涌外排泵站配套工程,桥梁中心线与白石涌河道正交,桥梁为3跨预应力砼简支梁桥,桥梁跨径分别为15.68米、15.42米、15.68米,全桥长47.62米,桥面行车道净宽15米、两侧人行道标准宽度4.5米,为城市道路次干道。工程总造价6647万元,于8月11日开工,合同工期为1年。 【岐江河滨水景观工程】 岐江河滨水景观工程位于岐江河城区段,改造范围北起员峰桥,南至南外环桥,河段总长度约4.5公里,两岸全长约9公里。工程分为天字码头段、故园忆旧段、中恳天桥—东方海悦段、蓝波湾码头段、游子园段、艺术公园段、菊影绿堤段、兴中广场BC段、蓝波湾广场段、孙文西广场段、生态水处理公园段、幸福中山段,装饰和改造员峰桥、光明桥、岐江桥、中恳人行天桥、中山一桥、中山二桥,以及全段绿化、灯光、水景及整饰工程。工程通过改造两岸景观效果,打造出“夜游灯都”的城市名片,使河段沿岸兼具景观步行、灯饰产业展示和航行游览功能。同时,在岐江两岸布置大面积灯光,营造两岸灯火辉煌的景象。工程于5月开工,10月7日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投资额7.4亿元。 【兴中园主题雕塑周边环境配套工程】 配合“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主题雕塑建设,将兴中道旁广场原来的中间绿化地改造为大型雕塑平台,全面改造地面、花基、树池等,适当增加硬地面积,扩宽群众休憩空间,增加休息的座位。加强晚上活动期间的照明,返新改造原有的路灯(庭院灯)景观照明效果。改造原有老化的电线、电箱,增强公园用地的安全性。改造公园周边人行道,改变以前不平整坑坑洼洼的状况。兴中园侧广场增设音响设施,供群众晚上跳舞使用。兴中园主题雕塑周边环境配套工程总投资980万元,改造面积2.06万平方米,2011年8月底开工,12月底完工。 【孙文纪念公园名人雕塑周边配套工程】 孙文纪念公园名人雕塑周边配套工程包括陈天觉等11位中山籍名人雕塑基座制作、安装和灯光设置,雕塑分布在孙文公园孙中山铜像南侧大草坪范围,雕塑基座设计各不相同,尺寸、石材选用等各具特色。工程于9月26日开工,10月5日完工,总投资40万元。 【中心城区主干道部分路段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 中心城区主干道部分路段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工程是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提升城市形象而部署的具体工作任务之一,是市政府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工程以银通街为界,范围为银通街以西方向部分路段,从西区富华道(富华酒店)—孙文西路(步行街)—孙文中路(部分)—孙中山纪念堂—民生路—中山二路(部分)—中山三路(部分)(银通街);银通街以东方向路段,从起湾道(香格里拉酒店)—中山四路—中山三路(部分)(银通街)—兴中道—博爱路。改造工程包括:清洗整改部分建筑雨渍,重新设计广告牌,在商铺外增加钢结构骨架外挂石材柱和横梁雨篷,统一增加遮挡广告牌,以大型广告牌或种植树木遮挡破旧厂房和民宅,将破损建筑外墙批挡后粉刷处理,个别没有骑楼的建筑物增加单层骑楼,对部分结构存在隐患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工程于6月立项,9月30日全面完成。 【镇村建设】 2011年,市住建局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营造“争先创优”的创建氛围。5月,坦洲镇坦洲村社区、东区夏洋社区、东区花苑社区居民委员会、南朗镇南朗社区、石岐区东明社区获“2010年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6月28日,市政府在南头镇召开创建幸福和美中山(宜居镇、村)现场会,推广南头镇、小榄镇、三乡镇和黄圃镇文明村、古镇镇古一村等创建宜居城乡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幸福和美宜居城市试点市的工作。11月,古镇镇、三乡镇、小榄镇、坦洲镇、沙溪镇获第一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称号,古镇镇古一村、沙溪镇龙瑞村、东升镇高沙社区、南朗镇崖口村、小榄镇永宁社区、黄圃镇马安村、东凤镇小沥村获第一批“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称号。12月,南头镇等4个镇成为中山市第二批“宜居示范城镇”,翠亨村等28个村(社区)成为中山市第二批“宜居示范村庄”。 (罗 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