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8年,顺利实现CDMA网收购及承接运营,完成电话号码升八位工程,做好北京奥运等重大通信保障。在冰雪灾害和特大地震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发展“我的e家”超15万户,发展商务领航套餐用户2万多户,宽带用户净增9万多户,普通固话净增3万多户,年末用户总数达80万户,全年业务收入增长1.8%。电信中山分公司获广东公司先进绩效单位三等奖,2个镇区分公司及6个营销服务中心获得广东公司先进绩效奖,114号码百事通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城区分公司营业员梁赛美获中山市“十杰市民”称号。
【网络建设】 加强优势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光进铜退”工程,80%的用户电缆总长度在2公里以内,90%在2.5公里以内,用户电缆距离明显缩短。加快宽带网络节点下移工作,全年新增接入站点260个,在原有接入点数量的基础上翻一番。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发展,继2007年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后又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通视频”,全市自然村实现通2M宽带。全年新增宽带网络容量10万线,全部为宽频二代,总容量达52万线,其中宽频二代资源占92.3%。优化配线电缆的支撑流程,压缩资源提供时限,全面满足宽带、固话发展需求。推行新增配线资源利用率考核制度,加强投资效益后评估,提高管线资金利用率。加大对市场前端的支撑,完成“平安中山”等重点转型项目。开展ADSL线路升光纤工程,优化光纤业务开通流程,将资源外勘、光缆施工和设备安装整合为客户光缆业务开通流程,以工单形式实施,缩短业务开通时限,政企光纤业务端到端的开通时限保持在7个工作日以内。整治优化移动网络,全面清网排障,提高网络质量。
【市场运营】 坚持品牌经营,创新发展模式,在固话规模相对较小、宽带业务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对潜在市场分析,在第一季度推出60元包月低速宽带套餐,满足流动客户及低端客户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开展升级提速专项活动推广宽频二代(4M以上),提升客户对宽带速度感知,满足客户对信息化优质生活的要求。加大推广“我的e家”融合套餐的力度,将家庭宽带用户逐步纳入“我的e家”品牌管理体系。拓展商务领航业务,带动传统业务的发展。小灵通业务在品牌策略的带动下,用户数保持稳定。加快重点转型增值业务发展,号码百事通业务提出号百信息服务的理念,引进业务代理模式,成立专业化支撑团队。增值业务以彩铃、短信、互联网视听、IDC等产品为重点,整合套餐,扩大应用。创新全球眼业务发展模式,以出租屋、娱乐服务业等为目标市场,全年新增用户近1000户(不含“平安中山”项目)。开展“服务质量整改月”专题活动,实行目标管理,由总经理负总责,各部门分工协作,落实整改措施,用户投诉逐步下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根据国资委提出的“打造责任央企,实现更高、更快、更强”要求,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劳动竞赛活动,以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固定电话号码升八位】 至2007年底,中山本地电话用户总数达185万户,交换机总容量超过250万门。中国电信、网通和铁通已申请开通的万位局号数达507个,占本地电话可用万位局号总数的80.4%,已申请号码段的利用率为36%。达到信息产业部规定的本地网用户电话号码7位升8位的要求。2008年5月18日,正式实施全网升位,中山本地电话网号码从7位升位到8位,并采用冠头法,即在原首位为2、3字头前加拨“2”,其余字头前加拨“8”。在升位后2个月内对国内、国际长途来话7、8位号码并存服务并提供语音提示。与1994年6位升7位相比,本地电话网容量和用户数增加10倍以上,交换网络从单一交换机型发展到多种机型和多个系统;涉及的业务除语音服务外,还有预付费、后付费、彩铃、短信等。
【成功收购CDMA网】 开展CDMA网收购项目,做好资产清查,完成CDMA网络和资产接手、业务和服务承接工作,实现人员、网络和业务平稳过渡,全力保障客户权益。承接CDMA网后,从网络、渠道、服务等方面全面开展全业务运营准备,在全省率先推出天翼品牌以及189号段放号。优化原有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保障天翼品牌及189号段的通话质量。建立个人高端客户经理队伍,为重要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开展社会代理渠道建设,改造营业厅,逐步转变营销服务模式,推动营业厅由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的卖场转变。(黄秋英)
附:2008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领导名单
总 经 理:黄 劲
副总经理:关伟星 李泽林 郭益平 田 均 梁 剑 廖思同(10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