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1991-199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01 【点击率】1469次

 
【简况】 1991~1997年,是全市邮电通信发展的关键时期,投资近25亿元建成了程控电话交换网、长途电话交换网、移动电话交换网、无线寻呼覆盖网、计算机互联网、邮政通信网、邮政金融网、邮电营业综合网等。网络规模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处于全省、全国前列。1996年在全国邮电效益百强局中中山邮电局排名第六位,1997年被评为全国邮电二等一级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局现有职工30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93人,占总人数的29.33%;固定资产19.65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为40.58万元。全市26个镇区都设有邮电分支机构,共有区镇分支局28个,122个营业网点,城乡投递邮路296条,里程5354.2公里。1997年,邮电业务总量12.93亿元,业务收入12.42亿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11.8倍、21.5倍和16倍。

 
【加速发展通信能力】 在通信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三个领先的原则。坚持规划领先原则,依据市的规划,参考国家、部省的规划,制订局的发展规划,并以年计划滚动实施,7年间年均投资3亿多元。坚持领先于社会发展的原则,按超出社会需求1倍的比例安排发展速度及增幅。1994年提前一年半完成了部省提出的缓解通信供不应求的矛盾的要求,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网络布局和交换容量的能力。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在发展的过程中紧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大胆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电话改装一步到位,城乡一网到底,保证了网络制式先进整齐,现有各类通信网络的规模和水准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坚持管理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抓好企业组织框架和人才框架的建设。按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框架规范市局与各分支局的关系,按经济责任制办法来管理分支局人财物的分配和使用,调动各分支局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到1997年,年业务收入超千万元的分支局达到21个,其中小榄邮电局达1.6亿元。在生产作业组织上,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胆推行通信设备集中维护管理的方法,实现机房少人和无人值守。在对外服务方面则采用专业细分法,相继成立了移动、寻呼、数据、维护、储汇、邮运、特别服务、城区营业等分支机构。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从观念、制度、机构、考核等方面加强企业服务功能的建设和管理。“用户第一”的观念逐渐得到每个员工的认同,并制订了邮电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和服务监督检查按月通报制度,将考核和通报的情况与单位和个人奖金挂钩。1997年在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和创文明支局、班组、窗口、个人的活动中,向社会推出了电话报障、查询、邮件报送等十项承诺制度,使服务管理公开化。坚持管理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制订了通信建设管理办法,详细地规范了从立项、设计、开工、采购、审计、验收、固定资产建立、归档等作业流程。1996年制订并执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执法监察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审计制度、企业资金内部调拨使用制度、营业汇兑稽核制度、私车租用制度。在营销管理方面推行市场化,按照市场的规律,用市场占有率来指导竞争专业的主攻方向、方式和方法;对非竞争专业则假设对手鼓励抢占市场和快速发展,诸如全员揽装、揽储、现场报装、即报即装、优惠批装,发展社会代销代办员,建立代办点,创建电话镇,承办各类商业和公益广告宣传等。
 

【搞好企业文化】 在标识识别上导入CI,确立企业形象的品牌意识,统一装璜全市所有邮电局所、营业厅,统一营业员服装,统一了中午、节假日不间断营业时间。制订广告宣传徽志,在市局主楼竖起了高9米、长64米的名录标志霓虹牌。要求各分支局机构和职能部门主动参加地方的评先创优活动,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市邮电局于1994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局党委被评为先进党委,教育、车队、档案、保卫等部门被评为相关战线先进单位,26个分支局多次被评为市、区镇文明单位。开展各类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的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如举办政治时事专题报告会、年度职工运动会、单身职工中秋赏月和春节职工联谊活动、歌咏比赛、定期的文体郊游活动、演讲比赛、摄影、书法、时装表演等,积极参与慈善万人行、电信、邮政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
 

【全面普及程控电话】 全市现有程控电话交换局22个,具有交换功能的RSU6个,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3万门,长途交换容量9000线,在用长途电路7489线,电话用户29万多户。1995年,分阶段采取了低资费普及用户和服务农村的创建电话村镇等政策,缓解电话容量供大于求的矛盾。1997年止,先后创建了环城、沙溪、南头、南蓢、东升、大涌、五桂山、小榄、古镇、三乡、沙朗等11个电话达标区镇,这些区镇住宅电话占本区镇总户数的80%以上。程控电话在全市城乡得到普及,电话主线普及率为23%,其中住宅电话普及率城区为107%,乡镇为58%。报装电话基本做到即报即装,最迟不超过15天,分别比部省要求的装机时限提前2个月和1个月。
 

【移动通信突飞猛进】 1994年移动通信从珠海交换局分离出来,成立模拟交换局,投资规模、发展速度和服务水平都获得超常规的发展。1996年建立数字交换局投资达4.4亿元,拥有基站129个,交换容量达到18.6万门。移动电话放号由1994年起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前五名,1997年发展移动电话用户高达3.6万户,总户数达10万多户,普及率为8%。同时,以高科技定位提高改善服务水平。首先推出低柜台、特殊业务24小时不间断服务;在全省范围内首推移动电话即报即装、多媒体触摸选号及全市联网开户缴费,移动通信营业厅因此被评为省文明示范窗口。率先推出自动寻呼、高速寻呼等服务功能,1997年又推出“138万元回报客户抽奖大行动”,发展用户4.2万户,用户总数达到17.52万户,市场占有率高达62%。

 
【数据通信开辟新天地】 1993年起,紧跟世界通信先进科技,积极引入新的通信方式,在全市新建了公用数字数据网(DDN)、公用分组交换网、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广东中文计算机互联网(视聆通),借助这些网络,参与组建了中山各大银行金融网和股票交易网以及厂企管理网和政府、社会信息管理网。1997年加大建设投资,使DDN节点达到2500个,视聆通240路,建成CHINANET中山节点,基本建成窄带多媒体网,DDN、分组交换和帧中继用户1635户,INTERNET、视聆通及E-MAIL(电子信箱)用户1976户。
 

【邮政通信逐步走向现代化】 7年来,对邮政通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全面改造邮政运营设施。1997年止,全市共有邮电局(所)122间,设置邮政信筒信箱660个,新建邮政生产楼1.9万平方米。所有局所都统一了标识、营业厅装璜及安装空调,报刊收订、邮政储蓄、汇兑、邮运制单、特快专递跟踪查询等工作已采用微机代替手工,广泛应用挂号登单机、过戳机、电子秤等邮政设备。现有邮运车辆23台,基本做到了当天信函次日投、市内信函当日投、主要报刊当日投。(谢利华) 

 

1991~1997年中山市邮电主要经济指标

年 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年均增长(%)
固定资产(万元)
24346.6
30329.7
60066.1
91875.64
150062
183691.2
196516.8
41.37
员工人数(人)
1646
1860
2119
2526
3013
3078
3045
10.6
业务总量(万元)
14958.27
21580.5
32973.38
48291.02
74554.4
98702.63
129288.6
45.31
人均业务总量(万元)
9.5
12.31
16.57
20.79
26.92
32.41
42.23
30.02
业务收入(万元)
13949.79
20922.98
34980.36
54649
81359.3
100439.7
124224.6
48.93
人均业务收入(万元)
8.86
11.94
17.58
23.53
29.38
32.98
40.58
33.25
交换机容量(门)
110400
130100
199800
302972
401943
416236
431578
26.39
市话(门)
35500
52400
90500
101500
151435
135460
137460
24.29
农话(门)
74900
77700
109300
201472
250508
280776
294118
27.47
本地电话用户(户)
72126
94657
130336
177694
228006
260901
293424
26.5
市话(户)
33145
40079
54251
70279
79483
85708
92337
19.09
农话(户)
38981
54578
76085
107415
148523
175193
201087
31.59
主线普及率(线/百人)
6
8
11
14
18
21
23
24.52
市话(线/百人)
17
20
27
34
37
39
41
15.72
农话(线/百人)
4
5
8
10
14
17
19
29.87
电话机总数(部)
84537
115521
155466
205897
266872
300892
340385
25.85
市话(部)
39667
51855
67326
85310
97265
104713
113209
18.33
农话(部)
44870
63666
88140
120587
169607
196179
227176
31.6
电话普及率(部/百人)
7
10
13
17
21
24
27
23.88
市话(部/百人)
21
26
33
41
45
47
50
14.98
农话(部/百人)
5
6
9
12
16
19
22
29.88
移动电话用户(户)
1642
3641
7862
19496
40953
70332
105532
107.05
无线寻呼用户(户)
23746
48308
62779
102126
141060
158966
175202
45.14
长话出口量(万张)
1323.4
2096.6
4136.6
5807.6
8095.9
10927.28
14015.47
42.8
国际港澳台(万张)
424
601
828.6
1044.41
1214.3
1308.44
1471.92
25.55
长话电路(路)
1266
2006
3372
3412
4816
6785
7489
34.19
国际港澳台(路)
220
245
530
420
510
510
570
19.69
帧中继用户(户)
0
0
0
0
0
0
138
------
分组交换用户(户)
0
0
0
12
21
45
52
------
DDN用户(户)
0
0
0
0
262
847
1445
------
电子信箱用户(户)
0
0
0
0
4
34
59
------
INTERNET用户(户)
0
0
0
0
0
283
1025
------
函件(万件)
1097.32
1578.18
2320.8
3013.48
3238.09
3493.99
3338.68
19.9
包件(万件)
15.58
19.71
25.07
34.52
42.66
48.16
3642.67
117.7
汇票(万件)
68.49
116.46
170.09
213.1
215.87
209.27
234
25.32
邮政快件(万件)
16.75
41.23
92.8
160.95
186.81
173.3
157.17
137.55
特快专递(万件)
4.68
6.23
6.89
11.84
17.36
22.04
25.67
40.14
机要文件(万件)
0.23
0.26
0.22
0.25
0.27
0.26
0.22
0.56
订销报纸(万份)
2117.92
2408.44
2792.09
3117.71
3334.72
4177.58
4369.89
145.03
订销杂志(万份)
88.76
116.95
127.69
146.47
150.69
150.93
139
9.28
集邮(万枚)
131.3
141.85
189.06
139.15
168.29
173.45
178.77
3.07
邮储平均余额(万元)
1965.66
3574.4
5019.94
5702.15
9053.05
21229.92
30927.32
63.18

注:一、业务总量以1990年不变单价计算;二、年均增长率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黄桂兴(1991.9~1996.5)

        文北海(1996.5起,兼任党委书记)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邮政(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