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780次 | |||
【银行监管概况】 2018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简称“中山银保监分局”)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坚持“严监管,防风险,谋改革,促发展”主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履行银行保险监管职责,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年末,中山辖区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8家(其中法人机构4家),网点650个,从业人员11498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446.8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4036.4亿元;负债总额6283.87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864.4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0.48亿元,不良贷款率0.76%。中山银保监分局驻中山市东区起湾南道3号竹苑广场5楼。
【银行业风险监管】 2018年,中山银保监分局把握底线,提升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化解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稳健性。压降风险存量,指导辖内银行业机构处置不良贷款超25亿元。控制风险增量,开展风险排查,加强监测分析不良贷款,督促采取措施化解存量风险,改进授信管理,建立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台账制度,做好新增贷款风险防范工作。抓实贷款五级分类,推动法人银行业机构隐性不良贷款入账,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机构开展监管约谈。处置案件风险,巩固案防基础。针对2017年案件频发形势,开展案件风险百日大整治活动,遏制案件风险高发态势。妥善应对信访投诉,保护消费者权益,处理各类信访投诉咨询772件,比上年增长89.22%。紧盯重点领域,严防隐性风险。督促加强对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审查,建立全口径房地产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开展房地产风险排查,约谈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业机构,制定风险应急预案。联合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开展P2P网络借贷公司的清理、整治工作,持续监督在营网贷机构合规开展业务。
【银行业机构监管】 2018年,中山银保监分局坚持从严监管,促进银行业行稳致远、合规有序发展。年内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员工行为排查、案件风险百日大整治现场督查等现场项目近20个。检查发现问题226个,为2017年发现问题数的3.4倍。充分发挥现场检查管理系统和机构概览系统在日常非现场监管中的作用,自主监测房地产贷款、环保黑名单企业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多个领域问题,发出非现场监管提示单7份,提前研判提示风险。全年行政处罚4宗,处罚金额110万元,对1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2人予以警告。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 2018年,中山银保监分局推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工作见实效。完成国有僵尸企业市场出清105家,省属“僵尸”企业仅剩1家在辖区银行机构有贷款,投放中山地区外僵尸企业贷款由4.29亿元缩减至1.93亿元;辖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645.09亿元,比上年增加154.30亿元,较上年增幅放缓,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推进辖内6家试点企业组建联合授信委员会,压降“两高一剩”企业5家(“两高”指高污染、高能源的资源性行业,“一剩”指产能过剩行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帮扶工作。加强银政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服务质效,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配合政府推动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辖区金融行业为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深圳转移产业项目提供融资近72亿元,专利质押融资风险共担的“中山模式”为79家科创型企业获得融资3.22亿元,中山市科技保险为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41.34亿元。
【中山银保监分局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初,中山的金融业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中山中支负责。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分局分设,负责监管中山市银行业。2018年12月2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山监管分局改制为中山银保监分局,坚持“严监管、防风险、谋改革、促发展”主线,全面履行银行保险监管职责,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至2018年末,市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8家、保险公司6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446.8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4036.4亿元,较2005年末中山银监分局成立之初增长710.36%;负债总额6283.87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864.41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394.14%;不良贷款余额30.48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比2005年末下降19.79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40年,中山银保监机构力促辖区金融业合规、稳健、良性发展。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现场检查、监管约谈、行政处罚为抓手,开展“两加强、两遏制”(指加强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三违反”(指违法、违规、违章)、“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和“十乱象”(指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共10个方面市场乱象)等专项治理现场检查,严厉打击、遏制银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辖内银行机构合规经营。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提升,推进银行业回归本源,落实“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即通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户数、不良贷款率和利率、企业申贷获得率等指标考核银行机构)等监管要求,推进普惠金融扩面提质,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量稳步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辖内银行机构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合理安排信贷规模和投放节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同时鼓励辖内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2017年创设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山模式”为79家科创型企业获得3.22亿元融资;中山市科技保险为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41.34亿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