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2003)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4 【成文日期】2003-12-09 【点击率】1813次


【中山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2003年,以增创效益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改革力度,狠抓经营管理和经营效益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至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为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5%;贷款余额为95.84亿元,其中城乡工商业贷款余额81.7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8亿元,其他贷款余额10.26亿元,全年累计贷款投放14.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4.9亿元;不良贷款实现“双下降”。下辖23个农村信用社,1个联社营业部,255个营业网点,员工1888人。
  规范经营管理。建立信用社经营目标责任考核制,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促进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组建专职贷款审批委员会,规范信贷行为,提高信贷决策水平;改革稽核管理模式,对稽核员实行非隶属关系派驻制,长驻信用社工作站,稽核员分片包点,责任到人,重点做好管辖分社和储蓄所的稽核工作,不受基层社领导管理,直接受辖区稽核中队长管理,进一步增强稽核的权威性和独立性;9月份起,开展了以规范信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利用资源,在地理位置接近的信用社建立分中心库房,统一介钞和保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库房安全系数。
  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确立市场营销理念,各信用社相继成立市场营销部,加大存贷款营销力度,推行客户经理制,营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多渠道组织资金,为客户提供贴身优质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营销,积极支持市镇工业园区的开发和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发展,全年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123825万元。加大支农投放,及时发放春耕农业生产贷款,确保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全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8179.5万元。
  加强队伍建设。2003年,积极引进人才,从高等院校招聘62名经济、金融、计算机、法律等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充实到资金分析、财务分析、信贷管理、资产保全等经营管理综合部门。实行柜台业务员持证上岗和考试择岗制度,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组建学习型的企业”这主题,建立起学习制度,规定联社各部(室)、基层社各业务室每周学习至少一次;分社、储蓄所每周学习次数不能少于两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稽核部门不定期检查学习情况,督促学习制度贯彻落实。建立起联社领导对基层社领导,基层社领导对员工的上门走访制度,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网点的地理位置、储源情况、人均存款余额等指标综合考核,优化网点配置。全年共搬迁网点7个,撤并网点13个,撤销翠亨农村信用社,将其债权债务并入南朗农村信用社,有效地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网点竞争能力。(许嫦虹)


附:2003年中山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名单

主 任:郑建航(3月止) 杨仕晋(3月起)

副主任:高卫荣(7月止) 李友生 蔡宝琪 邱爱昌(7月止) 马英文(7月起)

上一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山市分行(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银行业简况(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