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经济(2001)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2 【成文日期】2001-12-01 【点击率】1887次


【简况】 2001年,全市有个体工商户8.49万户,从业人员25.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1.5%;私营企业7982户,从业人员17.57万人,分别增长25%和3.9%;注册资本80.15亿元,增长14.1%。实现产值20.33亿元,销售总额或营业收入31.3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1.28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9.4%。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发展特点】 2001年中山市个体私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全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530户,私营企业2546户。全市共有有限责任公司4998户,占私营企业总数(包括个人合伙、私营独资、个人独资企业)的62.6 %,建立现代化制度的私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日益明显,经济实力不断增长。2001年个体工商户开业户平均注册资金17万元,比上年增长110%;私营企业户平均注册资金达100万元,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有485家(其中100万元至500万元有300家,500万元至1000万元136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49家),私营企业集团公司有16家。镇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聚集构成从产品开发、原料购销到加工生产、市场营销一条龙的集约式经营纽带已产生规模效应,提高了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其中古镇灯饰、沙溪服装布匹、小榄五金家电、大涌红木家具、黄圃腊味等已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特色,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产业结构方面,第一、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其中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共7.05万户,占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的82.95%,从业人员15.94万人;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户数4041户,占全市总户数50.63%;新兴的科技信息行业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增幅为214 %和26%。


【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为发展经济搭桥铺路 2001年,个体劳动协会、私营企业协会(以下分别简称个协、私协),组织发动会员积极参与市政府举办或承办的2001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广东中山(成都)经贸洽谈会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蓉博会)、2001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第二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中山)菊花品种展览会暨中山市农业博览会、2001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首届红木家具发展研讨会暨大涌红木家具精品展览会等经济贸易活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蓉博会”上,有83家私营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40.9%。11月上旬,积极配合市政府召开金融机构与私营企业融资座谈会,加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共同商讨拓展中小型企业运筹资金的渠道。
为会员服务 坚持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建立和开通“中山光彩网站”,为个协、私协会员提供交流信息的平台,拓宽资讯空间。全年编辑15期《中山光彩通讯》,组织各分会来稿103篇,提供给会员和有关单位参考学习。受理会员的来信、来电、咨询、投诉共59件,做到件件有调查,事事有回音。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组织发动会员为中山市2001年慈善万人行活动捐款约100万元。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慰问中山市光荣院的革命老前辈,组织各镇区分会对本镇区特困户、特困商户、敬老院老人和学校老师开展节日慰问活动。组织妇代会慰问在“3·25”交通事故中英勇救助港澳同胞的女交警们。积极参与市政府开展的支援广西省河池贫困地区捐赠活动。组织各分会向广东省教育基金会捐赠30万元教育基金,资助陆河县上护镇中学兴建1幢“光彩教学楼”。12月份,与团市委联合在中山和澳门举办《青年孙中山》的大型画展。同月,以“尊师重教”为主题,开展光彩服务周活动,组织了480多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共1150多人参加,使社会上有7570多人次享受优惠服务。2001年,组织发动会员为社会扶贫、助学、赈灾、慰问等各项公益活动捐款捐物累计折合人民币780多万元,安置企业下岗职工1538人。
开展教育活动 组织会员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配合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活动,结合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年内分别邀请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为会员作赏识教育报告会;邀请了《A管理模式》的创起人刘光起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工商管理博士甘德安先生给员工讲授经济知识讲座。从7月开始,与中山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商界精英》电视节目23辑,邀请了23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交流勤劳创业的成功之道,进一步宣传个协、私协会员“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典型。通过开展“光彩之星”、“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对被评为国家、省两级“青年文明号”的企业进行复检。至年底,个协、私协系统共有1个会员企业获全国“光彩之星”称号,12个会员企业获省“光彩之星”称号;有1个单位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3个单位获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指导各分会做好党组织、行业分会、妇代会的组建和分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年内成立了5个党支部,有6个分会相继成立了妇代会,1个分会成立了汽配(修)行业分会,4个分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工作。加强协会专职人员队伍的建设,19个分会相继配备了年轻、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专职人员,为开展个协、私协工作提供了服务条件。坚持理事会会长工作会议,日常工作实行会长分片分工负责制度,不断完善了机构管理规范化。2001年,全市有个协、私协23个分会,理事会成员373人,会员9.3万人。基层分会成立行业分会组织9个,其中美容美发行业3个,饮食行业2个,包装印刷行业、五金塑电行业、汽配维修行业、百货行业各1个;同时成立了分会妇代会20个,基层工会2个,团支部组织1个,党组织有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36个。(张詠权)


附:2001年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正、副会长名单

会 长:钟伟泉

常务副会长:肖竹贤 简泽权

副会长:叶根松 廖兆安 陈云杰 郭华庭 阮志卿(女)

    苏石华 陈之敏 袁达光 伍汉云 麦长根 周 濂

    周文辉 肖侣中 何瑞冰(女) 方 敏(女) 陈联弟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个体私营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