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310次 | |||
【市级储备粮】 2013年,市粮食局完成省、市下达的储备粮储备和轮换任务。全年累计轮出旧粮4.1万吨,轮入新粮4.1万吨,12个月月末实际库存总量平均占储备任务的101.4%。全年共对市级储备粮质量卫生情况抽检样品102个,其中42个检查汞、铅、砷、镉等4项重金属含量,52个检查镉单项重金属含量,8个检查粮食宜存情况,经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中山)检测,所检样品全部合格。完成药库改造工程并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仓间罩棚建造工程前期工作,投入约360万元完成中心粮库一期仓房修整改造工程,改善仓房屋面的防水、隔热功能。
【成品粮油储备】 2013年,市粮食局加强责任到人的月度检查、复查、抽查,组织成品粮油库存检查500人次以上。7月,成品粮油应急安全信息化项目完成设备部署和安装调试工程。工程试运行3个月后,通过广东省计算中心第三方测评、市政务信息化专家评审以及市经信局综合验收。加强成品粮油质量检查,全年为成品粮油承储企业提供成品粮重金属镉检验免费服务200多批次。
【粮食流通管理】 2013年,全市粮食产量7.3万吨,城镇居民调查消费量约52.3万吨;常见消费品种(如马坝粘、丝苗、小农粘等)的大米价格全年上涨1.3%,低于CPI涨幅0.3个百分点。节日期间全市粮食流通顺畅、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无供应紧缺、断销脱档、群众抢购等现象发生。市粮食局组织市粮食企业前往江西省吉安市和安徽省安庆、滁州等产区考察联络,组织市内19家粮食企业参加广西优质粮油产品推介暨桂粤粮油购销洽谈会。制定《中山市粮油市场监测实施细则(试行)》,完善粮油商品价格监测周报工作。开展粮油加工重点行业产能专项调查,对粮油加工产能过剩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显示2013年1-9月稻谷加工开工2.2万小时,使用稻谷达12.35万吨,产出大米10.12万吨,全市粮油加工重点行业企业无产能过剩的情况。全年全市粮食建设项目总投资2721万元,比上年增加1431万元;新建仓容增加1.22万吨,维修改造仓容增加6.48万吨,仓房容量增幅16.3%,油罐罐容增长5.19%。推进南区粮油应急加工、配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该项目被纳入省级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粮食应急管理】 2013年,中山市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的社区每3万人至少设立1个应急供应点”的要求,共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23家,并由镇区与企业签订协议、统一挂牌,认定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15家、粮食应急运输定点企业16家。8月,组织市储备粮公司、成品粮承储企业、粮食应急加工和运输企业参与粮食应急演练,检验粮食应急预案应用效果,强化粮油应急保障能力。
【军粮供应】 2013年,市粮食局部署推动全市军粮供应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军粮质量管理,对军粮原料和成品的重金属含量检验7个批次,经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中山)检测,所检样品全部合格。实行军粮质量“一季一抽检”制度、军粮供应“四统一”制度、军粮加工生产“一批一检”制度,提高军供管理工作和军供服务质量。开展军粮供应体制研究,赴珠海、江门等市调研,提出中山军粮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开展“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提倡部队餐桌节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