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455次 | |||
【商贸业概况】 2013年,中山市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商贸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消费,促进全市商贸流通业稳健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01.56亿元,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8.99亿元,增长6%。
【市场体系建设】 2013年,中山市制定加快现代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物联网、电子商务、再生资源等多个专项规划。推动以兴中广场等重点商贸项目为首的特色商圈建设。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全市扩内需促消费活动,组织零售企业联手全市工业企业开展中山名优产品促销活动。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工作,推动家政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继续落实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通过省级屠宰资格审核的屠宰企业9家。在沙溪镇长禾肉联加工有限公司设立全市首个牛定点屠宰点,在沙溪镇圣狮村设立首个羊定点屠宰点。加大对肉品、酒品安全监管力度,开展“三打两建”(“三打”指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两建”指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活动,加强拍卖典当行业监管,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加强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做好零售行业管理,强化民爆物品、禁止化学武器等安全工作,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拍卖典当】 2013年,全市有拍卖企业26家,从业人员306人,其中具有拍卖从业证202人,拍卖师83人。全年举行拍卖423场次,成交额15.62亿元。全市有典当企业16家(不含1家分支机构),从业人员约100人。全年开展典当业务3.16万宗,典当总额9.96亿元,典当余额1.19亿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2013年,中山市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全市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补助资金263.2万元。至年末,全市6家承办企业共建立农家店488个,其中村级店423 个,镇级店65个;设置配送中心5个,初步形成以连锁配送中心为龙头、镇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覆盖全市农村的现代流通网络。
【电子商务】 2013年,中山市启动实施食品溯源、物流配送进社区等重点工程。中山市入选全国第四批15个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城市,并获得国家级扶持资金3000万元。7月15日,物流配送进社区工程运营。该工程以蔬菜配送为突破口,实施物流配送进社区,以市场化模式运作,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冷链运输、蔬菜种植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开展2013中山“双十一”(指11月11日)电子商务大赛,组织华帝燃具等18家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双十一”电子商务促销活动,“双十一”期间,全市企业在国内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销售总额超4亿元,约占当天全国网民消费额的1%。10月18—21日举办淘宝清仓中山专场活动。举行“广货网上行”系列活动之“广东电商大讲堂(中山站)”活动。广通物流、琪朗灯饰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