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供销(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1294次

【商品供销概况】 2012年,中山市供销合作联社(简称“市供销社”)系统按照“三打两建”(指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统一部署,累计出动“三打”检查人员1180人次,查出“三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标准号证、农药登记证)过期农药、重量不足的化肥及过期大米一批,并协助市安全监管局摸排“三打”线索2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改革基层供销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开办烟花爆竹直营零售店、搭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平台、开通“中山市网上供销社”服务等新经营模式。2012年,市供销社有经营业务开展的下属公司4家:中山市供销企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山市烟花爆竹有限公司、中山市供销保康食配有限公司、中山市信宏典当行有限公司,镇区基层供销社24个(其中9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基层社被托管),全系统有各类工作人员170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10万元,比上年增长0.2%;商品销售总额4494万元,增长8.6%;实现利润560.6万元,增长3.5%;缴纳税费479.1万元。市供销社设在石岐区中山二路16号。


【烟花爆竹经营】 2012年,市供销社下属中山市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继1月在板芙镇开办首家直营专卖店,先后开办南区、横栏镇、火炬开发区3家直营店。该公司克服中山专业仓库尚未建成、节日集中配送压力大等困难,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560万元,比上年减少20%,其中直营店商品销售额51.3万元,实现利润9.9万元。


【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2012年,市供销社利用广东省工商局整顿农药经营门店的契机,依托市供销社直属的中山市供销保康食配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运营、统筹管理、联合发展、利益共享”的思路,联合中山市农药化工公司及黄圃、沙朗、民众、浪网4家供销社下属的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经营企业,共同搭建农资商品配送平台。在加盟农资店实行统一品牌、统一供货、统一管理的连锁经营,形成网络化经营格局,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侵入,实现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网络规范运营、转型升级的目标。举办培训班,组织全系统农药经营企业和门店90名负责人参加,邀请有关专家系统讲解农药经营法律法规和农药打假识假知识。201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门店110家,其中80家生产资料门店与保康公司签订经营管理合同,为下一步做大做强农资经营网络奠定基础。全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生产资料销售总额730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化肥销售2.08万吨,增长54.5%;农药销售1545吨,增长268%;其中沙朗供销社销售各类小型农机近500台。切实执行国家农机下乡补贴政策,初步实现布局合理、运营规范、服务便捷的为农服务目标。


【“农家店”、平价粮油店建设】 2012年,全系统新建粮油平价店10家,“万村千乡”农家店总数达70间,网点遍布市内18个镇区,经营面积近7000平方米,配送品种350种。全年实现销售总额3500万元,其中平价商店销售总额超654万元。平价店以产销对接方式,直接从南朗镇崖口村收购30吨优质稻谷,自主加工及设计包装,平价推向市场,获消费者广泛好评。坦背供销社开通“中山市网上供销社”,在网站设置粮油、土特产和日用品等特色销售专区,依托全系统各平价商店,开展网上销售。


【基层社改革发展】 2012年6月,市供销社下发《关于基层供销社托管工作的意见》,为各托管社开拓经营业务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全系统联合发展力度。横栏供销社依托南美白对虾合作社,上门走访养殖户50余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各类养殖问题600个。港口供销社平价粮油店打造“心供销、馨服务”的经营理念,开业3个月实现营业收入9万元;神湾供销社利用邮政发行网络开展广告宣传举办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巩固和发展烟花爆竹经营及课本配送业务,全年利润比上年增长60%。


(王红宾)

 

 

 

上一篇: 粮食储备管理(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烟草专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