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846次 | |||
【工业概况】 2014年,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简称“市经信局”)稳中求进,突出改革创新,注重提质增效,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23.3亿元,比上年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2.4亿元,增长10%;工业投资239.8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2.3亿元,增长66.1%;工业税收284.3亿元,增长13.5%。市经信局设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4楼。
【工业技术改造】 2014年,中山市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7.4个百分点。至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市企业共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名标515个(件)。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实施意见》和《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实施细则》,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实行省市镇三级联动,举办省市技术改造政策宣讲会20场,共有2000家企业逾3000人次参与。与媒体合作对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等近50家“技改之星”开展系列报道。选取53个项目纳入重点技术改造跟踪库,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遴选一批优质技术改造项目,其中8个被确认为市技术改造各专项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6208万元支持28个技术改造项目,市政府安排106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26个优质技术改造项目;推荐欧帝尔电器照明等19家企业申报2014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9家进入现场考察阶段。
引导和支持企业应用各类先进管理模式、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生产装备、先进信息化系统,开展改产品、改技术、改装备、改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加快业务流程改造与再造、科学化管理和“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诺斯贝尔(中山)无纺日化有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节员增效示范企业。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5.0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1.48%。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和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被评为2014年首批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 2014年,中山市“3·28”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签约引进项目共184个,投资总额(不含市内)49.74亿美元。APC项目(基于北斗导航的天然气管道检测项目)完成中山公司的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到位注册资金1020万元。地效翼船项目合作双方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与翠亨新区签订三方合作备忘录。加快落实健康医药产业“旋风计划”招商项目,实施引进健康医药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翠亨(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君益康制药、和博制药、腾飞基因、凯博思植物胶囊、粤尔康制药、瑞福科新、天士力中医药研发生产物流基地等14个落地条件成熟的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投资总额61.55亿元。市经信局组织企业参加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健康医药产业高层次专题论坛,与天津天士力、浙江金华尖峰等企业洽谈。
【总部经济】 2014年,中山市全面修订总部经济政策,组建后备总部企业库,推动优质企业申报市总部企业。年内新认定总部企业7家,全市总部企业增至46家。落实总部企业经营贡献奖和“三高”人才奖(即高管、高职、高技人才奖)共6907万元。其中,完美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总部企业经营贡献奖共5978万元,乐百氏等27家企业获得“三高”人才奖励共929万元。落实2014年总部企业认定奖、总部办公用房补助和总部企业人才入户、入学政策。2014年,全市32家工业总部企业实现产值88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5%。
【企业兼并重组】 2014年,市经信局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建兼并重组项目库,举办企业兼并重组知识讲座,推广企业兼并重组的经验和做法。对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项目采取一对一帮扶,指导达华智能、大洋电机、永发纸业等6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重组标的14.4亿元。中山市给予重组资助961万元,促进一批强优企业做大做强,如大洋电机并购北京佩特来电器,并购额7.6亿元,并购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30亿元,净利润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新三百”计划】 2014年,“新三百”(即力争到2016年底前培育出超10家百亿级企业,100家十亿级企业,10个百亿级乃至若干个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24.3亿元,占规模拟上工业总产值的47.6%。其中,百亿级企业实现产值1689.2亿元,十亿级企业实现产值1235.1亿元。中山市对“新三百”培育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对培育企业实际控制的国内分支机构和关联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鼓励其进行总部统筹。加大对“新三百”企业堤围防护费等奖励力度,奖励明阳风电等116家“新三百”企业堤围防护费共2615万元。对“新三百”培育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新增17家十亿级培育企业,共有155家骨干企业和13个产业集群列为“新三百”企业培育对象。全市新增TCL空调和蒂森电梯2家百亿级企业,百亿级企业数量增至9家,十亿级企业超过100家,分别比2012年底增加3家和30家;百亿级产业集群10个,其中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指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产业集群)。
【“小升规”培育工程】 2014年,中山市实施“小升规”培育工程。制定推进企业“上规上限”(指工业企业达到国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商贸企业达到国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标准,服务业企业达到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标准纳入国家统计范围)工程的实施意见、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简称“助保贷”政策),助推中小企业增资扩产、上规上限。建立上规上限培育企业名录库,全年共有12批1143家(个)培育企业(含新建项目)入库。召开“助保贷”政策解读会,帮助上规上限培育企业了解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全市新增规上限上企业626家,净增规上限上企业377家。至年底,中国银行等8家合作银行共向全市219家企业办理349笔“助保贷”业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6.6亿元。
【“中山美居”工程】 2014年,中山市修订中山美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中山美居产业园准入办法,成立中山美居产业联盟。至年底,位于富湾南路富湾工业区的中山美居产业园完成改造面积5.3万平方米,一期招商引入逾100家工业设计、家居设计、展示体验和电子商务类企业进驻。7月,中山美居产业园参加由省政府组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办的2014年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产业组产业设计奖。建设中山美居3D模型库及支撑系统、基于互联网的3D DIY体验和实体体验酒店两大平台,搭建苹果咖啡多功能孵化中心等服务配套平台。与慧聪网签订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中山美居产业带”电子商务平台。7月,举办第二届中山美居展、第七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山分赛暨2014中山美居创意工业设计大赛。中山美居产业子平台灯都古镇会议展览中心投入使用,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主体建筑进展顺利。
【服务企业】 2014年,市经信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设立中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款用于扶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合作项目等。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及其配套专场活动。拓宽“87218”(数字谐音义为“帮企业一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丰富其网络信息资源,提升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百度合作,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网络推广服务。举办商标战略研讨会、财税优惠政策宣讲会、劳动管理解决方案培训等,参与人数超1000人次。联手广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进行线上推广融资服务,线下举办融资产品介绍会,促成银行和企业对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85万元、省扶持资金480万元。古镇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小榄商会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第三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实现中山市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零的突破。中山市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广东长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第三批重点创新帮扶高成长中小企业。
【对口帮扶潮州工作】 2014年,中山市和潮州市共同推广两市品牌,联手开拓国内外市场。将潮州陶瓷、刺绣、不锈钢等与家居有关的产品纳入“中山美居”范畴,充实“中山美居”产品库,邀请潮州企业和产品参加“中山美居”巡回展。市经信局与市有关部门、镇区以及行业协会、商会、企业代表等赴潮州考察交流,推动两市行业协会、企业开展对接活动。牵头组织中国电子政务云的专家团队,与潮州市围绕网络安全、网上办事大厅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推动中山潮州两市在云平台资源共享、系统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深度对接。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和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与潮州共享产业项目跟踪服务系统,推动潮州的产业项目实现信息化管理跟踪服务。鼓励中山各类对口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潮州企业开放公共服务资源和到潮州设立分支机构,为两市企业提供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87218”(帮企业一把)公共服务平台在潮州建立分支机构。设立中山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产业转移(淘汰落后产能)专项,鼓励中山市产业项目落户潮州园区。
【实施电机效能提升计划】 2014年,中山市实施电机能效提升(2013-2015)计划,安排产业资金重点资助淘汰低效电机和实施电机、注塑机节能技改等任务。市经信局召开电机能效提升工作动员会和培训会,宣传电机能效提升政策,推广高效电机应用与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公开遴选中山市淘汰电机定点回收单位和第三方核查机构。开展电机能效提升专项监察,对未按省要求淘汰低效电机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省内外节能服务机构参与中山市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全年全市完成电机能效提升任务25.42万千瓦。
【节能降耗】 2014年,中山市通过省政府2013年度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含淘汰落后产能考核),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完成淘汰造纸行业落后产能3.5万吨,淘汰洗水(染整)行业落后产能1.32亿米任务。组织11家漂染企业申报国家印染企业准入公告。开展节能宣传、节能培训、研讨会、节能优秀企业评选等活动。发动企业申报省、市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新增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3家、中山市清洁生产企业2家。至年底,全市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共97家,其中省清洁生产企业83家、市清洁生产企业14家。
【电力能源保障】 2014年,全市供电量233.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45%;全市用电量237.64亿千瓦时,增长9.46%。全市工业用电量157.7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39%,增长8.18%,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28个百分点。中山电网最高负荷453.7万千瓦(7月24日),为全年第十二次创新高,比上年最高负荷增长11.8%;日供电量8887万千瓦时,为全年第八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全市全年共有加油站132座,其中在经营加油站129座,停运3座,供应柴油加油站127座。全市全年成品油销量91.06万吨,增长8.8%。其中汽油61.53吨,增长10.29%;柴油29.54吨,增长5.76%。市经信局编制“新三百”培育企业供电保障方案、10千伏供电线路错峰轮休方案及事故限电拉闸序位表,加强对“新三百”培育企业和重点用户的保障工作。推动天乙铜业、皆利士、依顿电子等企业开展省直购电资格认定。开展省差别电价电费收入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和资金管理自查。严格成品油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推广使用国V车用燃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