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信息化概况】 2012年,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简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核心任务,调结构,稳增长,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建设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29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7.38亿元,增长16.4%。全市31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从业人员104.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32.09亿元,增长15.5%;主营业务收入5110.84亿元,增长1.5%;利税总额359.46亿元,增长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6家(不含100亿元以上企业),超10亿元的企业有61家(不含50亿元以上企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设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4楼。
【经济效益提高】 2012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全省第五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63%,比上年提高9.6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82万元/人,增长19.89%。
【产业结构优化】 2012年,中山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和轻工业增速4.1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为57.47︰42.5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06.59亿元,增长23%,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7.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高于年度预期目标0.7个百分点。全市民营企业发展良好,实现工业增加值564.73亿元,增长15.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工业品内外销比例66.35︰33.65,内销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 2012年,中山市有风电、新能源、光电装备与产品制造等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3个。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或培育企业。中山市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广东北斗卫星导航(中山)产业化基地”称号,承担“北斗城市”试点工作。投资5亿元的北斗卫星物联网产业化项目和投资4亿元的北斗城市应用项目落户中山。全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有89个,年营业额180亿元。红星美凯龙家具、麦德隆超级市场等知名商业企业进驻中山。至年末,中山市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6家,其中省级58家、国家级1家。高端光刻设备创新科研团队和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团队首次入选广东省引进第三批创新科研团队,获省级5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支持。至年末,全市有265家企业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44个(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4件、中国名牌产品13个。
【产业转移】 2012年,中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双转移”的战略部署,高分通过2011年度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和现场考评。产业转移实现“四个转变”:转移园区由“发展洼地”向“产业高地”转变,产业结构层次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转移模式由“单个项目落户”向“集群抱团落户”转变,转移意愿由“被动转移”向“主动扩张”转变。全年,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4.5亿元在罗定市建立生产基地,小榄商会组织50位企业家赴湖北咸宁开展招商洽谈,开辟新的产业转移路径。至年末,中山市参与共建的产业转移园4个,已开发园区面积4.51万亩,签订正式协议项目463个,总投资额1285.1亿元。园区已开工建设项目400个,投资额918.3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321个,投资额616.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25亿元,解决就业人数16.64万人,其中本地就业10.91万人。全市转移或关停企业3500家,其平均投资强度仅44.7万元;新增企业近1400家,其平均投资强度近5400万元,新增企业投资强度提高120倍。
【节能降耗】 2012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32.7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7%;单位GDP能耗下降3.9%;单位GDP电耗下降10.9%,其中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5.02万吨标准煤,下降14.4%;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7.7万吨标准煤,下降2.1%。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中山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及考核、奖励方案,提高节能管理的科学性,增强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对全市31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日常节能监察工作,开展能耗限额、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公共机构和商贸酒店领域专项节能监察。组织企业参加2012年广东省节能宣传月暨第二届国际(广东)节能展,开展以“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展中山市低碳体验日活动,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发动企业参加自愿性清洁生产,全年通过省市两级验收企业31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动员近70家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备案,协助2家企业获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资质,5家企业获广东省节能服务单位资质。推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全年新增4家“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 2012年,中山市开展水泥、平板玻璃和印染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全年完成水泥10万吨、平板玻璃190万重量箱、印染1500万米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制定《中山市推进漂染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2012-2015年)》,提出利用差别电价和差别水价的经济调节手段,建立差别电价和水价基金,调整和优化漂染行业结构。全年转移或关停企业3500家,其平均投资强度只有44.7万元,新增企业近1400家,平均投资强度近5400万元,新增企业投资强度提高120倍。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2012年,中山市有序推进基于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和公共运营服务支持平台、武汉大学北斗产业研究院、北斗导航产业孵化基地及东方红卫星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其中中山市放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推广项目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3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中山市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产品在省特色产品信息化溯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山市家庭网放心农家超市项目和中山市横栏镇三沙花木信息化项目成为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
【政务信息化】 2012年,中山市完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相关实施细则,做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资金安排,全年完成技术评审项目44个,验收项目23个。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合作推进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开展全市机关单位和镇区的信息化现状调查,完成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调研、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和管理办法。改版市政府门户网站,并加强网站的实时更新维护。全年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发布信息65条,市政府法制信息网发布法制工作动态信息57条。
【电力工业】 2012年,中山社会用电量206.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全市总供电量203.65亿千瓦时,累计增长4.37%。省电网供电量142.45亿千瓦时,增长16.42%,其中省调电厂电量52.17亿千瓦时,下降17.41%;市调电厂电量9.03亿千瓦时,下降3.67%。全市工业用电量136.63亿千瓦时,累计增长3.11%,占全社会用电量66.17%,下降0.57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用电量29.21亿千瓦时,增长8.18%,占全社会用电量14.15%,上升0.55个百分点。中山电网日平均供电量5564.11万千瓦时,日最高供电量7407.61万千瓦时(8月29日),日最高负荷402.2万千瓦(8月28日),增长11.33%。产业与居民用电结构为84.74:15.26,三大产业用电结构为3.5:79.81:16.69。全年全市在建输变电工程13项,计划投资18.17亿元,完成投入13.2亿元。在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8项,共架设110千伏线路42.3公里,计划总投入6.28亿元,完成投入3.23亿元;在建神湾锦绣站、南朗翠亨站和东升胜龙站3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共架设线路49.88公里,计划总投入8.38亿元,已完成投入6.85亿元;在建狮洋至五邑线和中山浪网至迪光线2项500千伏省输电线路,共架设线路71.4公里,计划总投入3.5亿元,已完成投入3.17亿元。2012年,全市有市电力调度中心调度机组19.75万千瓦,可调出力13万千瓦,其中燃煤机组17.95万千瓦,可调出力10万千瓦;垃圾电厂4.8万千瓦,可调出力3万千瓦。全市有省电力调度中心调度地方燃气机组157万千瓦,可调出力为115万千瓦。
【总部经济】 2012年,中山市出台《关于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中山市总部企业认定暂行办法》、《中山市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山市总部企业经营贡献奖励暂行办法》和《总部企业自建办公用房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成功签约苏宁电器中山地区管理总部等10个总部企业项目,认定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为首批总部企业,并给予其中10家企业总部企业认定奖励。启动编制“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概念规划,协调汇力基金启动总部集聚区建设,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进驻。
【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2年,中山市以中山新诺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直写光刻机),吸引产业链上游的超精密光学(纳米精度)玻璃模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器产业化项目及产业链下游的一体化触控(OGS)触摸屏生产试验线和量子技术研究院,初步形成光电装备产业较完整产业链。成功申报中山光电装备与产品制造产业基地为2012年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强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合作,筹划建设中国电子中山软件基地。以“北斗城市”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与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公司等企业合作,推进在南区建设中国航天物联网北斗产业基地。建立市装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行业名录库,做好中船集团中山船舶工业基地、中铁南方装备制造基地、蒂森电梯、立信纺织染整机械等15个装备业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内资百强企业】 2012年,中山市建立内资百强企业成长运行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内资百强企业发展情况,全年淘汰中山市港联华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补充中山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新内资百强企业。全市内资百强企业中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企业有46家,85%企业拥有自主品牌,90%企业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内资百强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名标120件,其中国家级名牌名标32件。至年末,内资百强企业中实现境内外上市的企业有13家。
【增强企业竞争力】 2012年,中山市实施《关于促进民营企业重组的实施意见》,统筹安排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及产业组织联盟。扶持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和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兼并重组项目,资助扶持资金401万元。制定促进企业节员增效实施意见,发挥产业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运用信息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实用技术,改造和再造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减少企业对员工依赖,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工人数减少近7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9.89%。
【发展工业设计】 2012年,中山市实施《关于促进我市工业设计发展的实施意见》,协助市工业设计协会与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等合作建设中山市工业设计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国家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培训,培育工业设计人才。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建设工业设计推广服务平台。举办市工业设计大赛,并被纳入第六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范围,共征集作品632份,获奖企业及个人超30个。推动中山市工业设计产业园建设,首批入驻的设计企业超4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中小企业服务年】 2012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省中小企业局开展2012年中小企业服务年·中山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围绕政策咨询、投资融资、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管理提升、舆论宣传六大服务重点,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日、局长服务日、服务小微企业镇区行、节能技术推广服务月、融资产品推介会、扶持小微企业政策解读会、工业设计等活动32场,参与服务机构60家,服务企业超4500家,参加活动人数超4800人。
2012年中山市获中国驰名商标及其企业名录
辖区 |
商标名称 |
商标注册人或所有人 |
类别 |
使用商品或服务项目 |
认定时间 |
东凤镇 |
顶固 |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6 |
金属锁(非电),金属滑轮(非机器用) |
4月27日 |
小榄镇 |
MANGO及图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 |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智能卡(集成电器卡) |
4月27日 |
小榄镇 |
冠雅GUANYA |
中山市光阳电器有限公司 |
11 |
照明器械及装置,照明器,灯 |
4月27日 |
南头镇 |
Haotaitai |
中山市好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11 |
厨房用抽油烟机,燃气炉 |
4月27日 |
横栏镇 |
皇冠GROWN及图 |
中山市皇冠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16 |
办公或家用胶带,文具用胶布,不干胶纸 |
4月27日 |
石岐区 |
世宇科技 |
中山市世宇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
28 |
游戏机 |
4月27日 |
港口镇 |
劲霸jinba |
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29 |
鸡汁 |
4月27日 |
阜沙镇 |
沙漠绿洲DESER OASIS及图 |
中山市丽莎涂料有限公司 |
2 |
涂料,油漆 |
12月31日 |
古镇镇 |
澳克士KES及图 |
中山市澳克士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11 |
灯 |
12月31日 |
南头镇 |
固莱尔GOODLIFE及图 |
中山固莱尔阳光板有限公司 |
19 |
非金属建筑材料(非金属板) |
12月31日 |
(罗海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