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是中山的特色产业之一,发展医药制造业是中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向。2003年,医药工业主要企业26个,从业人员5601人。总产值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16%,其中生物医药总产值23.29亿元。在火炬开发区成立市医药行业协会(英文缩写ZSMIA),标志中山医药行业进入了新的市场经济运行轨道。
将国家级健康基地发展成为中山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全市新兴产业发展龙头,将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成为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独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以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2002年开始,市财政将核拨给健康基地的科技创新基金从2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火炬开发区也每年配套投入1000万元,健康基地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每年总量为2000万元的科创基金支持了健康基地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
2003年1月,举办首届中国(中山)国际中西药、医疗器材与技术博览会,促成一批大型医药投资项目落户健康基地,为中山健康科技产业提供了贸易交流平台,加强了国内外医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西药朝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2003年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期间,健康基地签订7个项目合约,投资总额7880万美元。2003年投资健康基地的企业包括:中山普世医材有限公司投资额达3100万美元;台湾有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条全自动化安全注射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亿支;世界五大肽类药物生产商之一的辉凌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落户健康基地;台湾台裕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980万美元建造华裕药业(中山)有限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药品、保健食品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跨国公司sss international system投资2.4亿元建立其在中国的指挥中心——中山盛仕铭保健品有限公司;由日本JBC株式会社所属的世纪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主要研制生产经营生物制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功能食品的吉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至年底,健康基地健康医药生产企业已有40家,流通企业8家,中山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21个研究开发中心,在谈项目80多项;累计合同利用内外资1.6亿美元,实际利用内外资1.4亿美元。
完善市场网络服务,由中国最大的医药生产企业之一的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销售企业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建设的广东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占地面积300亩,首期经营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省内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医药物流配送网络。由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与医药进出口公司及7家医药零售与批发公司共同形成了集新药推广、连锁零售、大型批发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网络覆盖全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医药销售网络。
积极推动中山药品零售企业实施GSP认证工作,市药监局举行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实施GSP认证动员大会等相关会议,采取相关措施,推进企业开展GSP认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