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军分区党委班子和基层武装部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3月,利用近1000张《民兵入队誓词》、《民兵之歌》挂图进行战斗精神教育,开展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集训,进行3次形势战备教育。4月,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市委书记陈根楷在市会议中心为驻中山军警部队干部和全市专武干部500多人作专题报告。7月,结合庆祝建军80周年,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八一”歌咏比赛,25个基层武装部共1100人参加。
【民兵预备役】 加强遂行应急防卫作战能力,推进各项应急作战准备。修订完善“五个一”(一张重要目标全景图、一套重要目标基本情况图表资料、一段重要目标简要情况介绍录像、一份重要目标守卫行动计划、一张重要目标守卫行动计划图)应急防卫作战方案,获省军区首长肯定。突出应急防卫作战指挥训练,3月,首长机关带领专武干部组织封闭式集训1周。6月,组织市人防办、经济动员办、交通战备动员办、政治动员办的干部培训3天。7月,结合中山市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成果展示,邀请广州军区和省军区机关的教员培训参加展示活动的13个方队的骨干。围绕任务展开战法研讨,聘请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担任课题指导,其中《粤东地面防卫作战精确化动员问题研究》一文获省军区业务部门肯定。围绕地面防卫作战中反袭扰、重点目标守卫、反恐维稳、国防动员等问题,展开战法理论研究,撰写学术文章10篇。8月,中山接到保障部队演习任务后,军地领导高度重视,启动军警民联防指挥机制,协调各方力量,为参演部队提供宿营地和生活保障,安排200多名警力疏导交通秩序,市主要领导为参演部队送去慰问金和慰问物资10多万元。参加省军区2007年度民兵预备役防空部(分)队实弹战术综合演练,取得击落拖靶2个的好成绩。9月,组织580人参加军区组织演习和中山民兵作战与保障力量演练,中山民兵作战与保障力量得到实战化检验。2次接受省军区作战准备工作检查和作战能力评估,组织全市专武干部、基层民兵营长、对空观察哨哨员集训,提高素质。广东省基层武装部“四个基本”(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建设现场观摩会后,军分区党委进行研究和部署,对试点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加强自身建设,完成年度训练和保障任务,取得良好的国防和社会效益。
【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成果展示】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落实推进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实战能力。7月28日,在兴中体育场举行以“开创武装工作新局面,树立民兵预备役部队新形象”为主题的中山民兵预备役力量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展示13个方队分列式和擒敌拳、警棍盾牌操、刺杀操、民兵高炮城市防空、动力三角翼飞行、跳伞等7个军事科目。从筹划到展示,历时6个月,有24个镇区和11个市直单位共1170人参加展示活动。动用各种车辆60多辆、武器装备1500件,购置和发放各类军用品5300件(套)。活动组织规模大、参训人员多、训练时间长、施训科目全、展示效果好,为军分区组建以来之最。
【国防动员建设】 坚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应急防卫作战军事斗争的全局准备,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经济动员工作,完成中山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并建立数据库。拟制战时油料储备、食品定点加工及粮食等应急物资动员保障预案。推进人民防空建设,市中心城区有固定警报器80台,音响鸣响率和音响覆盖率100%。全市人防工程总面积7.29万平方米,人均0.22平方米。组建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通信、运输、消防、治安等7个防空专业队伍。完成运力潜力调查,形成以京珠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和105国道等为主体,西江水系为辅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络。
【双拥共建】 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军转干部、随军家属获妥善安置,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取得较好成效,加速推进军转干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驻中山军警部队开展扶贫助学、抢险救灾、“献爱心、送温暖”等拥政爱民活动,打造双拥共建的良好局面。2007年,中山市再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赵周彦)
附:2007年中山军分区领导名单
司 令 员:陈金胜
政治委员:成世汉(5月止) 张朝良(5月起)
副司令员:方九师
参 谋 长:彭雷斌(9月止) 陈 锋(9月起)
政治部主任:秦广良
后勤部部长:郑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