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9年初,市文联在中山市文艺家创作基地之一,位于五桂山区翠山路16号的泮庐文艺家创作基地召开七届五次全委会议,确定狠抓重点、攻克难点、创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转变思想观念,发挥优势,履行职能,推动文艺创作,攻艰文艺理论难点,打造文艺下基层的亮点,开展各类文艺活动。2009年,市文联获“广东省文联系统通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文艺活动】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山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咫尺千里”中山澳门书画联展,“风雨一吟”黄苗子作品展,两岸四地纪念孙中山诞辰143周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贺国庆中秋联欢晚会,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走进新农村(东升)”散文笔会,《幸福中山》全国文明城市风采摄影大赛等活动。各协会配合开展100多项文艺活动,基层文联致力于镇区文化普及工作,打造小榄镇书画艺术、沙溪镇的诗歌、古镇镇的曲艺以及民众镇水乡文化等文艺品牌。市文联承担中山申报上海世博会的前期申报和后期展览策划工作,协助云峰画苑和木雕博物馆落户南区,协助“十大文化名片”评选工作和“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的会务工作。与社会保障与基金管理局联合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暨医疗保险1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比赛,征集作品899件,经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出文学、书法、美术和摄影四类作品一等奖11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1名,优秀奖40名。与市总工会、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联合举办全市“企业文化节”书画作品大赛和“优生优育”征文活动。全年文联系统共举办活动300场。
【文艺创作】 2009年市文联重点抓文本创作,先后出版由丘树宏和胡波撰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英雄中国系列《和美之城:中山》,全书近18万字,分为沧海桑田、移民社会、地灵人杰、敢为人先、文化多元、民生经济、人间博爱及和美中山8个章节,全景式展现中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状况和风土民情。出版刘居上、胡三白等6位诗人创作的古诗词集《中山风物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反映中山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改革开放30年的新建设、新风尚。联合市老干局组织编写,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南下干部:口述中山60年》一书,采取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从14位老干部各自不相同的性格、阅历、经历、命运等方面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山的沧桑变化。同时,完成《香山人文》的编写工作。协会和会员出版《共和国之恋》、《半途碎影》、《流淌的岐江》、《还看香山——弘扬百年香山的大国民诗章》、《中山通俗文化史》、《黄金在天上舞蹈》、《龙舞在天·中山醉龙舞》、《罗欣荣剧作选》、《水上情歌·中山咸水歌》、《咀香园传奇》、《商会与商道》等文艺书籍。电视文艺片《中山影杰》,歌曲《金斗湾》、《沧海桑田》,报告文学《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分别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丘树宏的诗集《以生命的名义》,郑集思作词、崔臻和作曲的歌曲《沧海桑田》,朱东黎编创的舞蹈《选村官》,电视艺术片《中山影杰》等4件作品获得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市美术家协会刘春潮的漆画《中国莲》,肖伟的壁画《今夜我们怀念远方》,赵明的水彩《岁月如歌》,郑志强的水彩《藕意》,吴涛的水彩《远方的呼唤》,徐明的油画《红舞鞋》等6件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市书法家协会18人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中获奖或入选,近50人次入展全省性书法展览,100人次获得其他门类的奖项。
【文艺理论研究】 加强文艺理论对实践和创作的指导和提升作用,先后举办《孙中山伦敦蒙难》作品研讨会、“中山诗群”研讨会和阮章竞诗歌研讨会,成立“摄影与文学”沙龙联谊会。促进文艺创作成果的产业转化,完成《艺术品的市场化运作研究》和《提升中山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和报告撰写工作。组织文艺家和课题组成人员开展客家文化和民族文化调研,先后到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学习当地文化产业和艺术品市场化运作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到阜沙、南区、三乡、南朗、沙溪、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黄圃、民众、开发区、五桂山等镇区采风,了解各地文艺发展现状,积累艺术创作素材,探讨文艺作品转化产业的种类、模式、方法及对策。
【文艺队伍建设】 倡导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加强以“德艺双馨”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文艺奖励机制。开展2007~2008年度“中山文艺奖”评选工作,经各协会初评、省专家总评和评奖委员会最后审定,文学、文艺评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美术、摄影等9个门类共9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5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43名。重视对年轻作者的培养,先后推荐10多名会员加入省级、国家级协会,郑集思、李容焕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全年协会个人会员有1976名,其中国家级会员65人,省级会员405人,会社成员5000人。2009年4月,乐力音乐协会挂靠市文联,至此协会有13个,文联分会16个,协会及镇区文联下属社团147个。
【文艺阵地】 在更新中山艺术网的基础上推出数字展示平台,通过网络推介文艺佳作,“咫尺千里”中山澳门书画联展首次实现实体展示与网上三维互动同步进行。与企业合作,宣传中山本土作家和企业文化,继续编印文联系统内部刊物《文化中山》,全年出版4期。恢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停办的机关内部信息刊物《文联通讯》,共出版6期。与《文艺报》、《诗刊》等国内媒体合作,发表“中山作家”专号和“中山诗群”专版。加强与华人礼服、泮庐、三宝斋、五桂坊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5个文艺家创作基地的联系,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华人礼服有限公司等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和文化产业的合作。落实文艺家活动中心的动迁地址,确定在富康路6号岐乐花园第4期的康体中心2~4楼。
【文艺下乡】 根据“中山大舞台、文艺进万家”工作设想,坚持文艺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进乡村、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的工作方针,以文化义工队,干部驻村工作为支点,联合各协会力量,推进文艺下乡工程。为东凤镇穗成村捐书2000册,从文联经费中拨出1万元协助建成农家书屋。组织刘居上、胡三白等6位诗人历时7个月,走遍全市24个区镇,创作近1000首反映中山历史名人古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改革开放成果的古体诗词。市作协联系各镇区的文学学会,为基层的文学建设提供指导,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中山作家书籍400多册。市诗歌学会派诗人赴汶川参加“中国诗人重建家园采访团”,在南头镇举办市首届“樱花节”诗会。市音协举办第三届“乐淘状元坊杯”青少年歌手大赛,乐力音乐协会开展音乐普及和教育工作,并举办“风雨兼程卅年”乐力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市舞协为基层群众举办各类舞蹈培训班。市美协举行“803原色”中山市大学生美术设计展。市书协与南头镇联合举办市“涛美杯”小学生书法邀请赛,与古镇联合举办市第七届临书展首展,与开发区联合举办市“国丹杯”书法展,到镇区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市曲协下属团体会员78个,个人会员458人,每个曲艺社在社区、乡镇平均每年演出近10场,全年演出约800场。市摄协将广东省的“摄影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引进开发区,开展展览、比赛、摄影器材检测和专家讲座等活动。市批协承办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走进新农村”(东升)散文笔会。
【“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 黄苗子,1913年生于广东中山,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和书法家,作品曾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收藏,其一生涉猎广泛,对书法、水墨、漫画、艺术理论以及诗歌、散文均有研究和创作。2月19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在中山美术馆举行,这是黄苗子作品继北京、太原和广州之后,首次回故乡展出。展品83件,除书法和彩墨作品外,还包括版画、壁毯、竹刻和木刻等作品。
【“咫尺千里”中山澳门书画联展】 7月25日,由市文联与澳门视觉艺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咫尺千里”中山澳门书画联展在澳门大炮台迴廊举行,展出澳门、石岐、珠海和香港四地100多名艺术家的120件作品,涵盖书画、油画、雕塑、版画等。8月22日,该展移至中山美术馆展出,并在中山艺术网上首次实现实体与网上三维互动同步展示。通过这次书画联展,进一步加强了中山与港澳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宁 全 陈国庆)
附:市文联领导名录
主 席:胡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