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1》 【成文日期】2010-12-04 【点击率】1882次 | |||
【概况】 2010年,市工商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形势发展需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突出重点,不断开拓工商联工作新领域。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思想和素质教育,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承载能力,转变中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市温州商会、大涌镇商会、黄圃镇商会、东凤镇商会和石岐商会等6个商会进行换届工作。 【参政议政】 2010年,市工商联深入基层和企业第一线开展调研,收集和掌握会员反映强烈及普遍性问题,通过调研报告和信息材料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1月,在市政协会议上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中山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发言报告。与暨南大学产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中山市2011~2015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8月,市委统战部、市委督查室、市工商联共同成立5个检查组到镇区检查文件落实情况,建立镇区党委﹑政府与商会领导的定期联系制度,商会与镇区有关部门座谈制度,形成商会与党委政府良性互动机制。2010年,各商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建设性意见和建议30份,其中5份被采纳或引起重视。 【商会组织建设】 2010年,市工商联按照2009年基层商会管理办法,考评全市32个基层商会工作情况,按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会务、宣传等四个部分进行量化评分。设立目标管理考评标准,鼓励基层商会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5月,板芙镇商会成立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为商会投身慈善事业提供人力保障;东凤镇商会组织会员开展向镇中学捐款等社会各项事务活动;坦洲镇政府预留4亩土地给商会作独立办公用地;三乡镇政府为商会成立会员服务中心开启“绿色通道”,邀请商会骨干参加经济转型战略系列高端培训班;板芙镇政府每年拨给商会日常经费和培训经费20万元,商会每月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为会员作培训。 【商会服务企业】 2010年,市工商联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推进产业结构与城市环境“双优化”、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4月,与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举办中山市台资、民营企业交流合作研讨会,50多位台商及民营企业代表围绕即将签订的“ECFA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两地企业的合作展开交流与探讨。6月18~21日,组织基层商会会长及部分优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等50多名企业家到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加深了解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提高应对危机能力和增强企业转型升级意识。8月,中山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在市工商联挂牌成立。10月28日,举办市工商联执委和基层商会会长培训班。全年接受投诉2次,并处理完毕。 【商会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10年,东区、沙溪镇、南朗镇、横栏镇、小榄镇、东风镇等商会为市慈善万人行和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捐款。阜沙镇商会会长胡泽洪企业兴达电路板集团有限公司捐资330万元、常务副会长骆建华企业亚黛化工制品有限公司捐资130万元,支持该镇浮虚山公园建设,常务副会长刘炜舜企业保时利塑胶实业制品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支持阜沙镇牛角小学建设。南朗镇商会常务副会长谭炳照企业敏捷集团向市博爱医院捐资800万元,作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发展资金。东升镇商会参与镇6000多家危房改造工程工作,筹集资金600多万元。三角镇商会节假日组织商会会员慰问全镇“特困户”和“五保户”,动员商会会员企业通过收购有关农产品等办法,解决农民农产品滞销或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困难。神湾镇商会成立“神湾镇慈善会”,筹得善款1700万元。2010年,全市各基层商会捐款8840多万元。 (梁光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