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配合市委有关部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团和工会、妇女组织,使党建工作的领域延伸到企业,加大力度在会员企业中开展党群共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培训、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工商联的各项工作中。在连续3期会刊设置非公党建工作宣传专栏,推介市松德包装机械公司、联邦制药公司等会员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深入企业指导和协助企业党支部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实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及省、市工作重点,分别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企业品牌发展之路、构建和谐企业为每期会刊《中山商会》主题,宣传、教育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大局意识、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奉献与回馈社会,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做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在中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2006年,全市有9家企业的10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7家是工商联会员企业;有39家企业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其中32家企业是工商联会员企业。8月,在市政府表彰的10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中,会员企业分别占73%和60%。4月,市家具商会会长、市丰恒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黎伟良获得“中山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杨锦荣、马建军、何荣洪、欧阳结良4位企业家获得“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民营企业家”光荣称号。
【参政议政】 积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收集会员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通过信息向市委、市政府反映。2006年,会员参与提交人大建议39份;参与提交政协提案13份,这些建议和提案,与社会、经济、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代表性,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办理和落实当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在2006年“两会”期间,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商会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并作大会发言。
【商会建设】 加强指导基层商会业务,引导基层商会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商会自身的特点,在2005年完成镇区商会组建的基础上,强化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要求,调动企业家参与商会工作的积极性。在各基层商会建立会议制度、学习制度、会长轮值制度、理事会例会等工作制度,落实分工责任制,明确职责和任务。2006年,总结推广西区商会会长轮值制度的做法,提高会长参与商会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商会的团队精神。各基层商会积极筹建商会大厦,板芙镇商会筹资100万元,在板芙镇芙中二横路三号创建商会大楼,并将一、二层作商业出租,所得资金用于商会的发展和社会公益等事业。
各基层商会探索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全力促进商会组织工作迈上新台阶。饮食业商会通过中山第五届美食节,评选出中山“名菜名点”。小榄镇商会以“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专家指导、企业参与、商会自主”的模式发展,按行业特点设立七大行业联会,聘请11人组成专职商会工作人员队伍,主动争取政府把部分管理职能向商会转移;2006年,获小榄镇政府授权镇商会使用“小榄”、“菊城”、“小榄轻工”、“小榄五金”等商标的无形资产,使用几个主要路段的广告经营权,促进区域品牌经济的发展;6月8日,筹建锁具检测中心、小榄五金表面处理中心,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小榄技术研究院,为13家会员企业引荐教授专家解决技术难题和签定业务合作合同。东升镇商会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成立商会青年委员会、妇女委员会和家具行业联会。三角镇商会根据行业的特点,组建商会电镀行业协会。各基层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分行业进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横栏镇商会组织玻璃行业会员互访,促进玻璃灯饰行业的规范管理;小榄镇商会服装制鞋和锁业等行业联会,组织会员参观同行业先进企业;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企业共同进步。拓宽商会工作职能,协助制定行业标准,帮助会员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认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及中国、省、市名牌和著名商标,推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
【培训工作】 举行各种讲座和培训班,促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的管理水平。提高全市各级商会会长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7月,获市委市政府安排各级商会会长到北京中央党校参加为期5天的商会会长高级管理研修班;8月,邀请市地税局专家为商会会员讲授财税知识;9月邀请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会员企业讲授防范经济犯罪案件知识,举办企业风险管理专题研讨会等。
各基层商会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各种研讨会、论坛、专题培训等活动。石岐区商会举办企业创新取胜经验分享会、经理人能力与企业规范化管理研讨会,黄圃镇商会举办企业家法律知识培训班,坦洲镇商会举办企业管理高峰论坛,家具商会举办“MOT关键时刻,以服务促销售”培训班,南头镇商会举办工业设计与自主创新专题报告会,古镇镇商会举办欧盟ROHS指令培训班,南区商会、大涌镇商会还送商会会员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短期培训。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讲座和培训等活动,丰富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生活,提供相互交流、广交朋友、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质的渠道。全年工商联和各级商会共培训会员企业44场次3720人次。
【联络工作】 发挥工商联组织的民间外交优势,通过联谊交往、经贸考察、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览会等形式,为企业寻找招商引资商机。组织会员参加墨西哥坎佩切州经贸投资推介会、郁南(中山)投资推介会、仁化县(中山)招商推介会等活动,为企业的发展搭建平台。各基层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种国际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帮助会员走出去开拓视野寻找商机。大涌镇商会组织会员参加北京精雕木工机械演示会、东凤镇商会组织会员参加香港春(秋)季电子展、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黄圃镇商会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俄地区合作研讨会暨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推介会;古镇镇商会组团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等。
随着商会会务的不断发展,商会间的联谊交往活动日益频繁,通过商会间的友好交往,互相交流商会工作经验和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006年,石岐区商会、东区商会、西区商会、南区商会、横栏镇商会、小榄镇商会、五桂山商会、三角镇商会、沙溪镇商会等组织相互间的联谊交往活动,参观企业,为会员企业间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搭建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平台,如石岐区、东区等商会邀请税务、海关、劳动与社保、环保、技监、公安等部门举办政企座谈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解决会员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企业文化】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会员的文化生活,提升商会的文化内涵。大涌商会与交警部门联合举办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文艺晚会;三角镇商会承办镇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商会杯”男子篮球赛;小榄镇商会成立高尔夫球友会,定期举行高尔夫球比赛;沙溪镇商会举办首届“沙溪商会杯”乒乓球邀请赛;坦洲镇商会举办拔河比赛和文艺汇演等。商会时刻体现对会员的关怀,温州商会为会员提供免费体检;西区商会制定会员生日慰问制度,寄送生日贺卡给会员,通过短信方式,提醒会员企业营业执照年审的时间;五桂山镇商会、南头镇商会、火炬开发区商会为会员免费订阅《中山日报》《人民日报》、《广东民企》等报刊杂志;金叶广场烟酒杂货业商会为会员办理社保、工商、组织代码证等证件,让会员减少麻烦及节约时间从事生产经营。
【光彩事业】 调动民营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参加光彩事业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七·一”前夕,组织民营企业家到板芙镇广福村慰问20多位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动会员企业捐款捐物,据统计,全市会员企业捐款总额达1000多万元。在2006年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各基层商会积极响应,西区商会捐款190万元,东升镇商会捐款193万元,南头镇商会捐款150万元。坦洲镇商会发动台资企业集资27万多元,购买20辆警用摩托车捐赠给坦洲镇公安分局,支持维护社会治安。在爱心助学活动中,东凤镇商会筹资1000多万元,支持建设镇中学新校区;响应“千场电影进乡村”活动,资助文化单位下乡播放20多场电影。西区商会捐款资助200多万元扩建西区医院。7月,小榄镇商会会长企业——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万,在河南新县合作兴建希望医院,帮助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五桂山区商会与12名贫困大学生签定《爱心助学意向书》,资助每位学生学费至大学毕业。中山温州商会举行2周年志庆暨捐资仪式,捐出10万元资助内市20名贫困大学生。火炬开发区商会举行1周年志庆,捐出10万元资助市内20名贫困大学生。
【筹备换届】 按照中央、省换届工作精神,于8月下旬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9月上旬,召开市工商联换届工作会议,传达省工商联换届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市工商联(总商会)换届和评选先进商会、优秀商会工作者、优秀商会会员工作。9月下旬,专门成立换届宣传工作小组,制订宣传方案。在换届前,连续7天在《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进行7个专题的工商联系列宣传报道,在中山网、中山统战网、中山海外联谊会网、中山政协网站发布工商联换届消息,在城区主要路口电子显示屏播放市工商联工作宣传标语,提高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
根据中山市非公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基层商会会员的规模,拟定出席本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和本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数,将会员代表和执委会委员名额分配给各个基层商会。在对新一届工商联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成员人选的酝酿、考察过程中,制定会员代表和执委人选的推选条件。在各镇区和市行业商会通过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运用民主和选举的方法推荐,推荐镇区商会执委人选后,委托镇区党委考察后上报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按时、按质、按量推选出席市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和执委人选,其中,市工商联常委以上人选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考察,正、副会长人选经报省委统战部考察后,由市委审定领导班子人选,确定领导班子候选人名单。在本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非公经济代表人士417人,党外人士352人,大专以上学历125人,分别占代表总数的96%、79%和28%。(梁光林)
附:2006年市工商联主要领导名单
党组书记:王广新
会 长:徐 闻
副会长:卢祖华 陆瑞芬(7月止) 陈 岚(7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