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 7年来,充分发挥桥梁和助手作用,做好非公有制代表人士的“团结、帮助、引导、服务”工作,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把组建基层商会工作放在首位,7年间先后组建了15个基层商会,发展非公有制会员1083人,至1997年底共有基层商会16个、会员1548人。1993年10月和1997年7月,分别完成了两次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和第十届的领导班子。到1997年底,会员中有15人为市第十届人大代表,19人为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1991~1997年基层商会发展情况
年份 |
组建基层商会名称
|
会员数
|
基层商会数累计
|
会员人数累计
|
备注
|
1991
|
中山市饮食业商会
|
114
|
3
|
651
|
1991年以前有原工商业者、私营企业商会及国营单位企业会员共465名
|
中山市黄圃烧腊商会
|
72
|
1992
|
中山市私营企业商会小榄分会
|
22
|
4
|
673
|
1993
|
中山市纺织印染制衣业商会
|
25
|
5
|
698
|
1994
|
中山市大涌镇商会
|
100
|
7
|
850
|
中山市沙朗镇商会
|
52
|
1995
|
中山市东凤镇商会
|
142
|
9
|
1078
|
中山市古镇镇商会
|
86
|
1996
|
中山市古镇镇海洲灯饰电器业商会
|
206
|
13
|
1417
|
中山市电脑业商会
|
28
|
中山市沙朗金叶广场烟酒杂货业商会
|
41
|
中山市北区商会
|
64
|
1997
|
中山市大涌商会红木家具同业会
|
30
|
16
|
1548
|
中山市大涌商会制衣纺织同业会
|
40
|
中山市家具商会
|
61
|
【为会员服务】 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作用,积极为会员服务。针对各基层商会存在的问题,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邀请中山海关、商检局、公安局、劳动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为会员辅导各种政策和法规;聘请律师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沙朗商会、大涌商会、古镇商会解决了实际问题。1997年成立法律事务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业务交流、经贸考察、商品展销等活动,先后组织或协助基层商会参加了中山—乐山贸易洽谈会、澳门第四届工业展览会、澳门欧共体贸易洽谈会、日本株式会社中山贸易洽谈会、意大利米兰家私节、泰国国际电子电器产品展、凭祥中越边境柬埔寨国际商业城商品交易会、中越边境国际商品交易会、香港亚洲饮食展览、日本大阪国际食品业博览会、澳门中山名优产品展、组团往山东和江西等地进行经贸洽谈等经贸活动。开展私营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先后组织了10家会员企业参加广东省私营企业质量管理学习班,1997年协同市技监局推荐了7家私营企业参加首届广东省私营企业质量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帮助会员办理出国(境)商贸考察手续285人次,为私营企业中195人办理会计师、工程师、助师和会计员等职称报批手续,为会员企业出具产地证,便于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推动光彩事业的开展】 1995年12月21日成立了市光彩事业推动委员会,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韩泽生及原副市长傅嘉志担任顾问,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卓荣裕任主任,由市工商联负责具体工作。1996年初,发动基层商会和企业家捐款近2万元帮助宁夏山区打窖29个,解决其饮水和灌溉困难;先后3次组织私营企业家及港澳工商界人士前往中山扶贫点河源市东源县考察。1996年、1997年间,先后组织私营企业家到宁夏、内蒙、甘肃、青海、江西等地考察和洽谈商务。至1997年底,基层商会和私营企业投入扶贫项目的投资及捐赠共7000万元,捐赠社会公益事业740万元。
【对外联络工作】 充分利用中山人文地理的优势,发展与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的友好关系,不断开拓联谊工作,积极为全市的“三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工作服务。至1997年止,与79个港澳及海外工商社团保持友好往来,有63名港澳及海外地区人士被聘为市总商会名誉会长和名誉顾问,有5位港澳地区知名人士被选为副会长及常务执委或执委;先后与香港佛山工商联会、澳门厂商联合会、香港深水埗工商联会、香港黄大仙工商联会缔结为友好商会。7年共接待来访的港澳工商社团及工商界人士52批1780人次。(林文居 黄衍增)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会 长:傅嘉志(1989.10~1997.6)
何志伟(1997.7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