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成文日期】2021-04-02 【点击率】3339次 | |||
中山的许多宗祠,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承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耕读传家、忠厚传家”的价值追求在中山很多族姓的家风内涵中都能得到体现,传递着爱国敬业、孝悌礼让、诚信友善、勤劳俭朴、扶贫济困等道德风尚。
长洲古称烟洲,南宋时属香山县仁厚乡辖下的一个小海岛,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香山县境图已有“长洲山”的记载,素有“长洲烟雨”之美誉。明代诗人伍瑞隆赞曰:“烟雨蒙蒙溪水头,长洲莫即是瀛洲。凭君为拨群峰看,似有玲珑十二楼。”
![]() 长洲烟雨牌坊(供图:中山市西区街道办事处)
宋末,长洲黄氏一族迁至于此,繁衍生息。为纪念开村始祖黄敬斋及早期祖先,长洲黄姓子孙于明万历年间修建黄氏大宗祠。宗祠位于中山市西区长洲西上街8号,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开三进,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山墙与梁架混合,庄严肃穆;灰雕、木雕和砖雕精致优雅。中堂悬挂“致中堂”横匾,祠堂上厅供奉黄氏始祖敬斋牌位,一旁遒劲有力的“慎终追远”四字祖训,引戒黄氏后人谨慎从事,追念前贤。2008年,黄氏大宗祠被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有展览室,展示中山西区为革命捐驱的烈士事迹和长洲老一辈杰出人士的事迹以及西区发展成就,被认定为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洲醉龙的传承基地。
![]() 黄氏大宗祠正门(中山市档案馆藏)
黄氏大宗祠内景(中山市档案馆藏) 氏大宗祠中堂正中一块屏风上,雕刻着黄氏世代相传的祖训:
策马登程出异疆,任从到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
这首诗是黄峭作的“分家诗”。唐朝末年,社会动荡,灾荒不断,盗匪横行。年仅二十岁的黄峭见此,拿出财物赈济灾民,招募邻人组成义旅,平定动乱,社会得以安定。后勤王有功,授工部侍郎。黄峭感慨朝野难以匡正,三十五岁辞官归隐。八旬高龄的黄峭担心儿孙久居京城只知享福,不思进取,为劝勉儿孙后代相认,便作分家诗。据不完全统计,长洲黄氏早年离开中山开拓事业的后人已超过一万人,不少人成为了商界精英、科学家和文化名人。
![]() 黄氏大宗祠内,黄氏后人为学生讲述黄氏“分家诗”(中山市档案馆藏) 长洲黄氏历来勤学重教,离祠堂不远处的长洲社区石台街4号有一座烟洲书院,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乡绅黄虞臣等创建,2004年重修,因长洲雅称“烟洲”而得名,距今已有148年的历史,是中山保存最好的古老书院之一,素有“百年书院”的美誉。书院建立之初,由各祖赏划拨出禾田450亩和铺位10多间,所得租金作为书院经费,全乡黄姓子弟一律免费入学,此例延续到1953年。烟洲书院现为中山市全民修身学堂总堂。2000年11月29日,烟洲书院被确定为中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烟洲书院(供图:中山市西区街道办事处) 隆师道,端士品,家诗走天下。明清时期,长洲黄氏出了5位进士、12位举人。黄氏后人辈出教育界、文艺界名士,与其读书修德的家风祖训可谓一脉相承。在近现代,从“菊花状元”黄绍昌,到中国同盟会会员、著名报人黄冷观,再到我国著名美术家、书法家黄苗子,祖孙三代成就了香山家族史上“一门三杰”的文化佳话。
黄绍昌(1836—1895年),是清末举人,以经史、词章之学而著称,曾在张之洞创办的广州广雅书院(清末时期广东的最高学府)教授词章。黄绍昌是香山有名的“菊花状元”,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举办的小榄第二届菊花会诗赛赋诗5首,均登榜首。
黄绍昌儿子黄冷观(1883—1938年)为香山知名报人和小说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参与《香山旬报》的笔政,该报以“支持辛亥革命,宣扬民主共和,反对封建复辟”为宗旨。1912年,报纸改名为《香山纯报》,黄冷观担任编辑兼发行人。1916年后,黄冷观前往香港。期间担任《大光报》主编,兼主《香港晨报》笔政,同时还为多家报纸撰文。“九一八”事变,黄冷观针对时局写了《野火》《狼烟鹘泪》《黄海之血》等作品,壮怀激烈,同仇敌忾,爱国主义思想流于字里行间。
![]() 黄冷观(资料图片)
黄冷观对文化的热爱,让儿子黄苗子一生受益无穷。黄苗子(1913—2012年),当代著名漫画家、书法家、美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长期致力于中国美术史研究,先后任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黄苗子广泛吸收各种书法传统,将古篆字、石刻瓦当等传统文化艺术精华与绘画构成的形式巧妙结合,独成“苗子体”书法,以篆隶最为精彩。
![]() 著名美术家、书法家黄苗子(资料图片)
![]() 黄苗子为中山温泉所题“琼楼玉宇”(中山市档案馆藏)
制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山市西区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