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774次 | |||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概况】 2015年,中国致公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简称“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全年发展新党员8人,转入党员1人,共有党员182人(其中女党员95人),平均年龄56.1岁,主要分布在教育、医卫、科技及经济等界别。党员任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常委1人、委员1人;任省政协委员1人;任市人大代表2人,其中人大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20人,其中政协副主席和常委各1人;任省、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各1人,市委督察员2人,特约检察员、监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各1人,市水务局、民政局、国资委、林业局、教体局、国土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地税局特约人员各1人。致公党中山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9楼。
【思想建设】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各级“两会”、中共中山市委及致公党中央、省委会等各项会议精神。举办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专家或由理论水平高的骨干党员作时政解读或专题辅导,增强党员的参政党意识。1月,市委委员陆小军为全体党员作题为《弘扬法制精神 凝聚法制力量》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义解读暨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建设若干思考的专题辅导;3月,市委委员庾江碧传达各级“两会”精神,通报市委会及市委会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在中山市“两会”期间参政议政的情况;11—12月,主委吴竹科分别在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专委会及支部总结会议详细解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市委会在参政议政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应当符合该发展理念。 党员余平发的理论研究成果《印尼华侨的抗日生涯》入选中国致公党理论研究选集(2015)。升级改造“中山致公”网站,调整增加提案荟萃、艺廊雅赏等栏目,加大网站的宣传作用,提高网站信息承载量;全年网站更新信息78篇,其中35篇被致公党中央采用,42篇被省委会采用,浏览量1.6万人次。
【组织建设】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7月,在第六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市委(扩大)会议上,届中选举增补刘宇宏、翁计传2位委员。全年共发展党员8名,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3人,有侨海关系的5 人,平均年龄41.6岁。建立信息员制度,创新信息工作方式,每个支部指定1—2名党员为信息员,负责收集、上报支部及党员的动态信息,同时作为后备干部队伍的动态管理,至12月共有信息员14人。加强骨干干部队伍培训,推荐选派7名党员参加致公党中央、省委会举办的对外联络、社会服务、中青年骨干、组工干部培训学习班;5月,与佛山市委会联合举办参政议政培训班,邀请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常委王竹立教授作参政议政专题讲座,整理编制《参政议政培训材料》,为党员提供参政议政的学习资料和范本;组织市委委员、支部负责人及骨干党员参加市政协、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智·汇讲坛”、十八届五中全会专题讲座等。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策划组织落实和日常的工作。完善制度体系,推动机关工作规范开展,至12月,市委会共有规章制度16项,涵盖组织发展、理论宣传、参政议政、海外联谊、社会服务、内部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配合致公党中央、省委会开展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收集录入全体党员的资料。
【参政议政】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着力参政议政,提高建言献策水平。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高层协商会、座谈会,就中山市重大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月,主委吴竹科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通报会上,提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关注环境执法、被动违规问题;8月,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暑期座谈会上,主委吴竹科在党务交流环节代表市委会作题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交流发言;12月,在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上,就中山正在起草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注重“三规合一”(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合一工作)和镇区发展不平衡2个短板、在旅游和公有企业改革上要有创新思维、要把安全中山作为发展规划中的一个环节等意见和建议。2月2—3日,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市委会19位政协委员共向大会提交建议29份,其中集体建议6份。《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被确定为市政协重点提案,由市领导督办。市委会2名人大代表参加市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提交建议4份;1名省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建议2份。市委会全年向致公党省委会和市委统战部提交信息20篇,“关于建立电梯风险评估机制的建议”被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采用、2位省委常委作肯定批示;12月,邓洁恒、梁红辉、胡小强3人受聘为中山统战工作特约信息员。 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和成果得到省委会肯定。年初,市委会向致公党省委会申报的《关于大力建设孵化育成体系,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建议》等3件参政议政课题获立项,并于年内完成课题调研,向省委会提交调研成果;市委会提案《关于加强区域协作,推进我市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建议》《关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工业再造的建议》获评为“致公党广东省2013—2015年度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余平发、冯宗周、梁红辉撰写的3项课题获评为“致公党广东省委会2014年参政议政优秀成果”。
【专题调研】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共收到课题申报书21份,立项课题14件,其中《全面推进诚信法治,共建和美名城中山》《加大对我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被确定为市委会重点课题。全年完成14项课题的调研报告,并经过审议、论证,转化为市政协或市人大建议提交“两会”。
【社会服务】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加强社会服务资源整合,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方法。加大对市委会社会服务基地——三民学校的服务力度,全年资助贫困学生34人;连续第4年到校为高年级学生举办青春期健康讲座;结合学校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组织专家党员指导开展科技、体育、音乐、美术、心理等社会服务项目,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参与“同心·公益周末”活动,组织医卫界党员参加启动现场专家义诊;联合市侨联开展奉献爱心为侨服务和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到企业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三民学校全体教师举办团辅活动。连续第19年赴光荣院义诊慰问;5月,与市外事侨务局、市农业局在民众镇新建村联合开展“万侨助万村”义诊活动;第4支部和第11支部连续多年到幼儿园为男童检查生殖器发育情况等。市委委员陈炳喜当选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致福公益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获评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王志玲当选致公党广东省委会致福公益促进会副会长,获评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
【海外联谊】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顺应海外侨情的变化,拓宽对外联络渠道。6月,与致公党海南省委会对外联络专委会围绕“探索新时期对外联络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展专题研讨;与市侨联、中山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文化同根·中华同梦——2015年华人华侨(中山)征文系列比赛”,参与活动组织策划,发动党员及所联系的华人华侨投稿,并派出党员参加颁奖晚会的节目演出。9月,接待加拿大渥太华洪门民治党主委、渥太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王辉、渥太华洪门民治党成员王大卫,王辉向孙中山故居博物馆捐赠1942年在美国丹佛首次发行的外国元首(孙中山和罗斯福)邮票像实寄封,与中山纪念中学就合作开办国际班事宜进行探讨,并前往南区寻根。鼓励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个人本职工作、出访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与海外侨团及人士加强联络和沟通。7月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生领导力课题组、北京益公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学生领导力协会)承办的“中美高中生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论坛”在市华侨中学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欧阳洁作《老建筑保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刘嘉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获美国国际教育学会(APEC)邀请出席波士顿年会并发表研究报告,其撰写的《文理学院教师学术发展的中美比较分析》获第60届世界比较教育学会(CIES)年会接受,将于加拿大温哥华发表。梁静雯受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和圣朱利安学校的邀请前往授课,为当地学生讲授并示范中国画艺术,开展文化交流;刘宇宏发挥本职工作优势,利用外访机会,联系海外侨团,尤其是与分布在北美、中南美洲、东南亚,跟本党有渊源的侨团,向对方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9月,邓洁恒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雪兰莪暨联邦直辖区中山同乡会86周年会庆系列活动暨轮值主办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2015年度常年代表大会,并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11月,钟海燕在台湾同胞台胞亲属第九次代表会议上,当选连任市台湾同胞台胞亲属联谊会副会长。
【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 2015年,结合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举办“我与致公”征文和“精彩一刻”摄影活动,评选出征文作品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9月,在中山市会计大厦7楼报告厅召开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大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到会致贺词,来自不同界别、不同年龄、不同党龄的5位党员代表分享加入致公党的心得体会;现场展示中国致公党历史图片及市委会党务活动和党员的摄影作品。参加致公党中央和省委会纪念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的相关活动,其中谭桓楷、曾海静、梁红辉的征文被致公党中央和省委会采用,刊登在网站和《广东致公》期刊;黄丽云、欧阳洁、陈影洁的事迹选入致公党省委会编纂出版的《致公风采 南粤致公党员的爱国奉献情怀》;谭垣楷、吴靖衡、陈绰如的书法作品入选致公党中央和省委会的书画册。
【创先争优】 2015年,致公党中山市委会以“创建先进基层组织 争当优秀致公党员”为主题,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制定《关于开展“创建先进基层组织 争当优秀致公党员”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市委会领导参加支部活动8次,与党员面对面交心谈心,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了解基层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基层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支部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工作委员会开展组织建设专题调研4次,推动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市委会特邀致公党原中央副主席、中央党务理论研究会主任王宋大,为全市致公党员作党史知识专题讲座;各支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致公党、入党以后做了什么、创先争优学什么”开展致公党员的政治责任专题讨论;开展支部结对活动5次,加强支部间的横向联系,增强支部活动的多样性和主题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