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中山市委会(2002)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3 【成文日期】2002-12-05 【点击率】1721次


【简况】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主要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是从事医药卫生以及科技、教育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下设6个基层组织,分别是人民医院支部、中医院支部、博爱医院支部、医卫教育支部、小榄支部、退休支部。至年底,全市共有党员107人。


【思想政治建设】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和农工党十三大会议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贯彻全国、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组织理论学习会和形势辅导报告会,每月召开一次市委会,统一党员对国内外问题的看法。9月,市委委员和支部主委8人参加市民主党派骨干学习班,提高了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开展纪念中共成立81周年活动,组织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前往韶山参观学习。12月,举办新党员学习班,16名近两年发展的新党员参加学习。办好《中山农工》刊物,抓好农工党中央刊物《前进论坛》的征订工作,被农工党中央办公厅授予“党刊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组织建设】 2002年,基层组织换届改选,市统战部予以指导和帮助,6个支部换届改选顺利完成,一批政治素质好的新人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原基层组织负责人主动为接班人创造工作条件,退下后仍兢兢业业做好党派工作。举办学习班培训新党员和骨干分子。各级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党员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发挥作用。机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6月,主委黄华裕、市委委员路铭参加农工党广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12月,主委黄华裕、博爱医院支部主委施玉麒参加农工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至年底,发展党员2名,外地转入党员1人。


【参政议政】 市委会领导多次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和市政府的情况通报会、市长座谈会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暑期座谈会,围绕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健全调研工作班子,建立信息员队伍,开展“一人一议”活动,形成多层次调查研究工作体系,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在政协中山市第八届第五次会议上市委委员路铭代表市委会作题为《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健康素质》的大会发言;市委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我市中小学校服管理的建议》、《建议升中电脑派位应以成绩为主要依据》、《关于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的建议》、《建议搞好城市规划,做好旧城区道路改建工作》等提案10件。被聘担任各级部门特约“四员”5人,对中山的审计、监察、教育、检察工作提出许多积极建议。市委会加强与市卫生局、计划生育局的对口联系和沟通,就农村合作医疗、医院体制改革、行风建设、计划生育等问题开展交流与研讨。


【社会服务】 党员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发挥智力优势,到农村、社区、学校、福利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5月,博爱医院支部在星期六休息日为南区竹秀园小学280名学生义务体检。11月,市委会给福利院的小朋友送上一批玩具。12月,市委会到市益智儿童托养院义诊,为该院140名幼儿体检。开展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就读,其中博爱医院支部资助市纪念中学2名家庭困难学生,医卫教育支部资助市一中1名贫困家庭学生。医卫界党员重视行风建设,以身作则,文明行医,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


【接待工作】 3月,接待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广东省委副主委董兆英。7月,参与接待重庆市渝中区各民主党派考察团。9月,接待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委主委王宁生。11月,接待农工党省委副主委王智琼。(彭荣锋)


附:2002年农工党中山市委会领导名单

主 委:黄华裕

副主委:白宝敏 麦建章

上一篇: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2008)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