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851次 |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山市委员会【民建中山市委会概况】 2014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山市委员会(简称“民建中山市委会”)有支部9个,小组1个,专门工作委员会4个。全年发展新会员11人,会员共188人(其中女会员48人),平均年龄51岁。任新一届市特约监督员8人,分别为市海洋与渔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林业局、国资委、教体局、地税局各1人;任其他部门特邀职务16人;享受国家级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会员各1人;担任民建广东省委常委、委员各1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18人,其中常委4人。民建中山市委会获评为民建广东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民建广东省理论研究工作优秀组织奖。民建中山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8楼。 【思想建设】 2014年,民建中山市委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会员政治素质。通过定期召开委员(扩大)会议、支部生活会和全体会员大会,派员出席民建全国市级组织建设研讨会,举办理论宣传骨干培训班和新会员学习班,组织参加市统战系统“智·汇”论坛和市政协学习会议等形式,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学习全国、省、市“两会”精神和民建全国市级组织建设研讨会精神。邀请民建会员、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教授莫万友作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在支部和专委会主题活动中进行宣讲教育、座谈研讨,发动会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推动政治学习成果内化为会员自觉行动,凝聚政治共识,提高全会思想认识水平。发挥民建中山市委会网站、博客、会刊媒介作用,报道时政要闻和会务动态,会员撰稿投稿100多篇登载在民建中央、省委会和市委会的网站或刊物及其他媒体。 加强理论研究,民建中山市委会的《创新组织发展和管理方式发挥民主党派成员的作用》和《探索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之路》分别获民建广东省委会理论研究一等奖、二等奖,民建中山市委会获民建广东省理论研究工作优秀组织奖。 【组织建设】 2014年,民建中山市委会坚持政治标准和“三个为主”(指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人士为主)原则,注重新会员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稳妥推进组织建设。全年发展新会员11人,平均年龄40.8岁,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5人,企业法人5人,女会员3人。在12月召开的民建中山市第十届二十次委员会议上,徐小莉当选新一任主委。培养、举荐优秀会员,协助市经信局、工商联推荐会员龚俊强、校荣保担任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推荐莫小刚、潘文杰等会员担任市水务局、地税局等8个政府部门的特约监督员;选派会员万伟平赴对口联系单位——市国资委跟班学习;推荐胡泽洪、徐克伟等会员入选省委会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副主委陈月荣参加民建中央举办的市级组织专职副主委培训班;罗炜强等多名后备干部参加在厦门大学开办的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提高后备干部政治素质和会务工作能力。 【参政议政】 2014年,民建中山市委会推行会内课题招标制度成效显著,连续3年中标省委会立项课题,两度作省政协大会发言,连续7年获评市政协重点提案。微调课题招标方式,将重点课题移到课题结题后由专家集体投票评审决定,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全年立项15个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支部负责共同推进课题研究,并吸纳所在支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调研、报告撰写和成果转化。改变以往由本地会内专家评审的做法,全权委托省委会专家组进行结题评审,保障重点课题评审的公平、公正性。并在会后邀请省委会专家组莅会作参政议政专题辅导,对课题进行逐项点评,提高参政议政骨干成员的课题研究水平。此做法被誉为全省首创。 民建中山市委会善用参政议政平台,力促提案办理出实效。在2014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徐小莉为珠三角非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问题和中药中医药材安全问题疾呼;省政协委员徐克伟、胡泽洪为异地商会的法律定位和珠江西岸的发展“发声”。在市“两会”上,民建中山市委会提交政协集体提案4份和委员个人领衔提案22份;大会发言《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获评市政协重点提案,提案中的部分建议得到落实,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开建,电子商务协会成立,“中山美居”品牌效应渐显;副主委陈月荣领衔的《关于加快我市市镇两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的议案》被列为市人大一号议案。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新成绩。民建中山市委会连续第四年获评民建广东省参政议政先进集体,陈月荣、蔡先全、邓冠中获评先进个人。会员蔡先全的《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获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万伟平、梁庆偕、魏亚敏等5名会员的参政议政材料获选送民建中央春、秋成果材料集,其中2篇在民建省委期刊《初探》上刊载。 【专题调研】 2014年,民建中山市委会立项支部课题15个,通过会内招标立项《关于我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策略研究》等重点课题4个,资助《从政策和社会资本入手提升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研究》等支部课题11个。6—11月为社会调研和课题研究期;8月,开展中标立项课题中期检查;12月初15项课题结题,并全部转化为提案建议等形式的参政议政材料,提供给省、市职能部门决策参考。8月20日,中山民建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就重点课题《创新驱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我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前往甘肃、青海调研,对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进行实地考察。12月,中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赴广西调研,参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保税港区、东兴口岸等。 【社会服务】 2014年,民建中山市委会响应民建省委“助力粤东西北、共建幸福广东”号召,发动在职支部以认养方式,连续3年捐助阳江市阳春永宁民族学校10名贫困学生共6万元,其中2014年捐助2万元;分别由工商支部认养3名,科技支部认养2名,城建支部、机关支部、综合支部、职院支部和文教卫支部各认养1名,市委会及会员代表赴阳春市希望学校向受助学生发放助学善款。各支部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职院支部利用人才优势,为辖区内企业提供职场形象礼仪培训等专业服务;机关支部利用会计、法律等中介人才密集的特点,开展社会咨询服务;文教卫支部开展智力扶贫,支援经济欠发达镇区的教育工作。城建支部继续资助东区4名贫困学子,工商支部捐助市实验高中10名困难学生,会员马建军延续爱心善举,捐资100万元慰问全市低保家庭,苏石华、文穗玲、邓和广、刘松钦、海春伟、黄健儿等会员长期捐助贫困学生,树立民建良好社会形象。 |
|||
|
|||
|